一种陶瓷基微晶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58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基微晶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利用特定配方的微晶颗粒料为饰面层,特定要求的陶瓷基坯为基体层,采用“晶粒”布料技术,通过晶化烧结窑炉按特定的温度制度控制把微晶颗粒料和陶瓷基体烧结晶化成为一体的生产工艺,生产陶瓷基微晶复合板。微晶颗粒料配方中包括石英砂(或粉)、白云石砂(粉)、碳酸钙(或粉)、工业氧化铝、工业纯碱、工业碳酸钡、着色剂、氧化剂及澄清剂,其主要生产工艺是将上述原料混拌均匀,放入熔化窑炉内经1450~1580℃熔化成玻璃液,再经循环水淬成0~6mm颗粒,然后烘干筛分,通过采用“晶粒”布料技术工艺,均布于特定的陶瓷基体之上,装入模具后放入晶化烧结窑炉内按特定温度制度在1110~1180℃范围内晶化烧结,晶化保温时间10~100分钟,然后退火出窑,经脱模、研磨、抛光、切割等加工处理、包装后即得陶瓷基微晶复合板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晶粒”布料技术工艺,布上一层3~5mm的特定配方的微晶颗粒料,放入晶化烧结窑炉中按特定的温度制度工艺烧结晶化而成的由陶瓷基体和微晶颗粒料组成的复合板材,再经磨抛切工艺,经检验后,包装即为成品,生产陶瓷基微晶复合板,颜色可以根据特定配方中的微晶颗粒料添加着色剂进行调整,适宜自动化批量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晶化烧结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节省能源,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建材行业,材质属硅酸盐,是一种利用陶瓷基板和微晶颗粒料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复合在一起的陶瓷基微晶复合板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I、我国建筑陶瓷的背景和现况远在商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用陶管作建筑物地下排水道,西周初期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制作精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秦砖汉瓦”一直流传沿用至今。北魏已开始生产的建筑装饰用琉璃,到了今天,仍然是一种令人喜爱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我国按用途划分,把用于建筑工程结构、建筑装饰的陶瓷制品归为一类,称为建筑 陶瓷。国标GB 9195-88中定义建筑陶瓷为用于建筑物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近年来,人们家居空间的装饰走向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健康化、尊贵化,同时让整个市场不断发生巅覆性变化。材料环保、无辐射、易洁、抗菌、抗污防腐,绿色环保是人们的不断追求,而建筑陶瓷的环保健康化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的觉醒,不断推动产品的环保性、健康性方面发生质的飞跃,这类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高级住宅、别墅、星级酒店的装修装饰中,对一些普通民宅肯定亦是理想的上上首选。目前我国不仅是建筑陶瓷的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基微晶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特定组成的微晶颗粒料制备①.混合原料:将原料按下列粒度、重量百分比混合在一起,混拌均匀:其中所说的着色剂包括Cr2O3、CoO、CuO、氧化镍、氧化亚镍、氧化铁、氧化锰、镉红、镉黄、硒粉等等对微晶板材具有着色效果的原料;②.高温熔化:将上述混合好原料投入玻璃熔化炉内熔化成玻璃液,熔化温度1450~1580℃;③.水淬:由高温熔化炉流出的料柱直接用循环冷水淬成直径0~6mm的颗粒料;④.烘干筛分:颗粒料经烘干线烘干后,直接筛分成一定颗粒度的微晶颗粒料备用。2)、特定陶瓷基坯的选用原则①.陶瓷基坯的膨胀系数要与微晶颗粒料膨胀系数保持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华陈国华梁东成陈海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钰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赵保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