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活塞体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活塞承压面,活塞体的侧壁为与料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环形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活塞体的后端为活塞杆连接端,活塞体设置有从该活塞体的承压面通向该活塞体的环形外壁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在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工作时,料筒的膏体通过导流孔进入两个密封圈之间,将膏体的压力分配给后一密封圈,使两个密封圈共同承担膏体的压力,有效改变前一密封圈承受前面膏体全部压力的状况,同时膏体的润滑作用使活塞运转更加自如,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灌装化妆品、食品的溶液、料体或膏状物的灌装装置的活塞。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食品、化妆品行业使用的活塞式灌装装置通常包括料筒、活塞、活塞杆以及活塞驱动装置,活塞设置于料筒内,活塞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活塞环),活塞的侧壁通过上述密封圈与料筒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活塞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承压面,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活塞的后端,活塞杆与活塞驱动装置连接。工作时,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活塞在料筒内作往复运动,从而抽出挤压物料,完成灌装。 然而,在现有的灌装装置中,由于活塞与料筒之间没有润滑机制,在工作过程中,密封圈一直处于干磨状态,而且活塞与料筒之间的压力越大密封圈的磨损就越严重,这使得密封圈过快磨损,大大缩短了活塞及灌装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合理的分压润滑机制的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该自动分压润滑活塞能够有效延长活塞及灌装装置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承压面,所述活塞体的侧壁为与料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所述环形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体的后端为活塞杆连接端,所述活塞体设置有从该活塞体的承压面通向该活塞体的环形外壁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在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安装槽、第二密封圈安装槽和第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导流通孔于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槽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中,当活塞向物料运动加压时,料筒内的膏体通过活塞的导流孔进入两个密封圈之间,膏体填满两个密封圈之间的空隙,给后一密封圈施加压力,将膏体的压力分配给后一密封圈,将现有技术中的只有前一密封圈承担前面膏体全部压力的情形改变为两个密封圈共同承担膏体的压力,有效减少前一密封圈承受的压力,减少了前一密封圈的磨损,同时膏体在两个密封圈之间起到了润滑作用,使灌装装置运转自如,避免了干磨,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自动分压润滑活塞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灌装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1-活塞体;2_承压面;3_环形外壁;4_第一密封圈安装槽;5_第二密封圈安装槽;6_第三密封圈安装槽;7_导流通孔;在图2中8_密封圈;9-活塞;10_料筒;11-活塞杆;12-垂直自动导正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1,活塞体I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承压面2,活塞体I的侧壁为与料筒10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3,环形外壁3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活塞体I的后端为活塞杆11连接端,活塞体I设置有从该活塞体I的承压面2通向该活塞体I的环形外壁3的导流通孔7,导流通孔7在活塞体I的环形外壁3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活塞体I的环形外壁3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和第三密封圈安装槽6,导流通孔7于活塞体I的环形外壁3上的出口位于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与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之间。如图2所示,一种灌装装置,包括料筒10、活塞杆11活塞驱动装置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活塞9,活塞9设置于料筒10内,活塞9的侧壁设置有三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8,活塞9的侧壁通过上述密封圈与料筒10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活塞9通过活塞杆11与活塞驱动装置连接,垂直自动导正装置12连接于活塞9的后端部并套设于活塞杆11上。工作时,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活塞9在料筒10内作往复运动,从而抽出挤压物料,完成灌装。如图2所示,活塞9对物料做抽出挤压动作时,小部分物料经导流通孔7从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与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之间的出口渗出,填满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与缸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使得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的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的密封圈8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同时第一密封圈安装槽4的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安装槽5的密封圈8也得到了物料润滑,使灌装装置的活塞运转更加自如,进而延长了灌装装置及其活塞9的使用寿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承压面,所述活塞体的侧壁为与料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所述环形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体的后端为活塞杆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设置有从该活塞体的承压面通向该活塞体的环形外壁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在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安装槽、第二密封圈安装槽和第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导流通孔于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槽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活塞体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活塞承压面,活塞体的侧壁为与料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环形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活塞体的后端为活塞杆连接端,活塞体设置有从该活塞体的承压面通向该活塞体的环形外壁的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在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工作时,料筒的膏体通过导流孔进入两个密封圈之间,将膏体的压力分配给后一密封圈,使两个密封圈共同承担膏体的压力,有效改变前一密封圈承受前面膏体全部压力的状况,同时膏体的润滑作用使活塞运转更加自如,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5B37/06GK102795364SQ201210327170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张朝群 申请人:张朝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装置的自动分压润滑活塞,包括圆柱状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为与灌装物料接触的承压面,所述活塞体的侧壁为与料筒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环形外壁,所述环形外壁设置有至少两个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活塞体的后端为活塞杆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设置有从该活塞体的承压面通向该活塞体的环形外壁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在所述活塞体的环形外壁上的出口位于两个相邻的密封圈安装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群,
申请(专利权)人:张朝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