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控搭接内浇口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如何在制造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是业界的努力目标,现有的浇铸方式容易使金属液离开型壁或者冲向内浇口对面的型壁或者型芯,造成冲砂、飞溅、吸气及氧化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控搭接内浇口的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有控搭接内浇口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模具;B、熔炼金属液;C、浇铸;浇铸温度范围为1260°C 1300°C,内浇口出口截面高度等于内浇口与型腔上部的搭接长度,浇注口的厚度小于30mm,浇铸时注意挡渣,型砂的浇注口部应捣实,浇注口不带倾斜度,防止冲砂,注意控制金属液的流量;D、取下磨具,检查质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此工艺加工的铸件,能够控制金属液进入型腔的流向、流态、内浇口局部过热的问题,解决了浇铸过程中冲砂、飞溅、吸气及氧化等现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控搭接内浇口的操作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准备模具,然后将金属熔炼成金属液,金属液溶解后进行浇铸,浇铸温度范围为1260°C 1300°C,内浇口出口截面高度等于内浇口与型腔上部的搭接长度,内浇口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个数,可分散设置,浇注口的厚度小于30_,浇铸时注意挡渣,型砂的浇注口部应捣实,浇注口不带倾斜度,防止冲砂,注意控制金属液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控搭接内浇口的浇铸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模具;B、熔炼金属液;C、浇铸;浇铸温度范围为1260℃~1300℃,内浇口出口截面高度等于内浇口与型腔上部的搭接长度,浇注口的厚度小于30mm,浇铸时注意挡渣,型砂的浇注口部应捣实,浇注口不带倾斜度,防止冲砂,注意控制金属液的流量;D、取下磨具,检查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