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2488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彩膜层以及平坦保护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TFT开关元件以及相应的电极线和扫描线以及绝缘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第一液晶配向层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第二液晶配向层,其中,所述彩膜基板中的平坦保护层中的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一凹槽;并且所述阵列基板的绝缘层中的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二凹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采用了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日趋普及的平板显示器,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 TFT-LCD)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主要部件之一。液晶面板由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对盒而成的,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即形成液晶盒,液晶盒内填充有液晶材料。如图I所不,在液晶面板中包括有效显示区域4和外围区域5。一般的,彩膜基板中包括第一基板I、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I上的黑矩阵12、彩膜层13和平坦保护层14等多层结构,阵列基板中包括第二基板 2、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TFT开关元件以及相应的电极线和扫描线以及绝缘层22等多层结构。为了使液晶分子能在外界电压的驱动下按特定的方向排列,一般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液晶配向层,即在彩膜基板的保护层14上设置第一液晶配向层15,在阵列基板的绝缘层22上设置第二液晶配向层23 ;同时,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边缘的缝隙中,为将液晶材料固定密封在液晶面板中,还需要在液晶面板的外围区域5涂覆并固化封框胶3。液晶盒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的配向层控制液晶分子的初始排列状态。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液晶配向层15和第二液晶配向层23通过喷墨(inkjet)式工艺分别制作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第一液晶配向层15和第二液晶配向层23采用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制成。在喷墨工艺中,先将聚酰亚胺液通过喷墨的方式涂覆在基板上,涂覆在基板上的聚酰亚胺液通过一定时间的自由扩散-加热固化即可获得均匀厚度的液晶配向层。但是,由于聚酰亚胺液的液体表面张力以及液体黏性的限制,可能使最终获得的液晶配向层的边缘出现不均匀的区域,如图2所示为采用现有技术中制成的第一液晶配向层15(或第二液晶配向层23)在外围区域5中的局部放大图,对应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可清楚地看出液晶配向层的边缘出现厚度不均匀的区域,该配向层不均匀区域会对液晶盒中的液晶失去控制,从而导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出现异常。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保障有效显示区4的正常显示,一般是采取使第一液晶配向层15和第二液晶配向层23的厚度不均匀区域被隔离在有效显示区4以外的手段,但是,该手段也同时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必然出现冗余外围区域,例如,图2中现有技术中液晶配向层的边缘到离其较近的显示区4的一侧的距离一般需要达到为4. 5_,导致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周边设计尺寸无法达到最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液晶配向层的不均匀区域、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设计尺寸实现最小化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彩膜层以及平坦保护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第一液晶配向层,其中,所述彩膜基板中的平坦保护层中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一凹槽。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TFT开关元件以及相应的电极线和扫描线以及绝缘层,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第二液晶配向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绝缘层中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二凹槽。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彩膜基板采用上述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采用上述的阵列基板。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的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一侧与该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第二凹槽的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一侧与该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为6000A-8000A,宽度为 lmm-1. 5mm。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液晶配向层在所述平坦保护层上的厚度为800A -1000A;所述第二液晶配向层在所述绝缘层上的厚度为800A-1000A。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液晶配向层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厚度为3000A-4000A;所述第二液晶配向层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厚度为3000A-4000A。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液晶配向层的一端终止在第一凹槽内。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液晶配向层的一端终止在第二凹槽内。—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了用于制作液晶配向层的聚酰亚胺液体的特性,在液晶显示面板外围区域中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液晶配向层的外围区域开设凹槽,使得聚酰亚胺液体流入凹槽内,通过凹槽释放表面张力,有效地减小(甚至消除)液晶配向层中的聚酰亚胺液体在自由扩散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和黏性的影响导致的外围区域不均匀的不足,从而可缩小液晶配向层在外围区域厚度不均匀的范围,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周边设计尺寸最小化。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技术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I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I-第一基板;12-黑矩阵;13-彩膜层;14_平坦保护层;15_第一液晶配向层;16-第一凹槽;2_第二基板;22_绝缘层;23_第二液晶配向层;24_第二凹槽;3_封框胶;4-有效显示区域;5_外围区域;6_周边尺寸。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 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彩膜层以及平坦保护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第一液晶配向层,其中,所述彩膜基板中的平坦保护层中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一凹槽。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TFT开关元件以及相应的电极线和扫描线以及绝缘层,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第二液晶配向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的绝缘层中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二凹槽。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彩膜基板采用上述的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采用上述的阵列基板。实施例I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其中较明显地示出了液晶显示面板中外围区域的结构,所述外围区域5中,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可能只包含有效显示区域4中的部分功能层。如图3所示,在外围区域5中,彩膜基板中包括第一基板I、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I上的黑矩阵12、彩膜层13和平坦保护层14,阵列基板中包括第二基板2、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统称绝缘层22)。同时,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液晶配向层,即在彩膜基板的平坦保护层14上设置第一液晶配向层15,在阵列基板的绝缘层22上设置第二液晶配向层23 ;同时,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边缘的缝隙中,为将液晶材料固定密封在液晶面板中,还需要在液晶面板的外围区域5涂覆并固化封框胶3。如图3所示,所述彩膜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黑矩阵、彩膜层以及平坦保护层,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第一液晶配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中的平坦保护层中靠近边缘处开有第一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林王丹邵喜斌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