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所述捞渣机包括具有壳体(50)的上槽体,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导轮(10)、安装轴(20)和轴承(30),所述安装轴(20)穿过所述壳体(50)而延伸到所述上槽体中,所述导轮(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中的部分上,所述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外的部分通过所述轴承(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50)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捞渣机。将轴承设置在捞渣机的上槽体外部能够有效地防止上槽体中的灰水腐蚀轴承,确保捞渣机的运行,提高捞渣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轴承位于捞渣机的上槽体的外部也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和包括该悬臂轮安装结构的捞渣机。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火力发电机组大多采用刮板式捞渣机作为陆地排渣设备。捞渣机同时又兼作炉底密封设备,炉膛炉渣落入捞渣机上槽体内的水中后粒化,经链条刮板拉出后上仓或进碎渣机处理。刮板式捞渣机的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件为悬臂轮(前后共四个),该悬臂轮起到引导链条刮板从张紧处进入上槽体水面下刮渣,从斜升段将渣拖出水面的关键作用,确保链条刮板在上槽体水下的刮渣运动。图I中所示的是一种传统的悬臂轮组件,该悬臂轮组件包括导轮10、安装轴20、轴承30和密封组件40,安装轴20固定在捞渣机的上槽体的壳体50上,以使安装轴20的一端位于捞渣机上槽体的内部,另一端位于上槽体的外部,轴承30套装在安装轴20位于上槽体内部的一端,导轮10通过轴承30安装在安装轴20上,密封组件40分别设置在导轮10的两个端面上,以防止捞渣机上槽体中的灰水进入轴承室。但是,由于轴承30浸泡在上槽体中的灰水内,灰水还是会沿转动的导轮10和安装轴20之间的间隙会渗入轴承内,卡涩轴承30,使导轮10无法转动,从而使链条和导轮10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导致链条磨损。因此,如何防止灰水进入捞渣机的悬臂轮组件的轴承室中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和一种包括该悬臂轮安装结构的捞渣机,捞渣机的上槽体中的灰水不易进入悬臂轮安装结构的轴承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所述捞渣机包括具有壳体的上槽体,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导轮、安装轴和轴承,所述安装轴穿过所述壳体而延伸到所述上槽体中,其中,所述导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的位于所述上槽体中的部分上,所述安装轴的位于所述上槽体外的部分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优选地,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密封组件,该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上,并位于所述导轮和所述轴承之间,以将所述通孔的壁和所述安装轴之间的缝隙密封。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和盘根,所述第一密封套和所述第二密封套套在所述安装轴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二密封套和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共同围成封闭空间,所述盘根填充在所述封闭空间内。优选地,该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第二密封组件,该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该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内表面和所述安装轴外表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套筒,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套筒内。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肋板,该肋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肋板为一对,该一对肋板沿所述套筒的径向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优选地,该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轮朝向所述轴承的端面上的第三密封组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捞渣机,该捞渣机包括悬臂轮安装结构,其中,该悬臂轮安装结构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将轴承设置在捞渣机的上槽体外部能够有效地防止上槽体中的灰水腐蚀轴承,确保捞渣机的运行,提高捞渣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轴承位于捞渣机的上槽体的外部也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悬臂轮结构;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悬臂轮结构。附图标记说明10 导轮20 安装轴30 轴承40 密封件50 壳体61 盘根62 第一密封套63 第二密封套64 密封圈 70 套筒80 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所述捞渣机包括具有壳体50的上槽体,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导轮10、安装轴20和轴承30,安装轴20穿过壳体50而延伸到上槽体中,导轮10固定安装在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中的部分上,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外的部分通过轴承30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50上。在本技术中,可以直接将轴承30安装在壳体50上的孔内。可以通过例如键连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导轮固定安装在安装轴20上。由于轴承30位于上槽体的外部,所有灰水不会随着导轮10在上槽体内的转动而进入轴承30中,从而能够确保轴承30不会被灰水腐蚀,从而确保捞渣机的运行,提高捞渣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进一步防止上槽体内的灰水进入轴承30内部,优选地,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密封组件,该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安装轴20的外表面上,并位于导轮10和轴承30之间,以将所述通孔的壁和所述安装轴20之间的缝隙密封。第一密封组件将通孔与安装轴20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上槽体内的灰水沿安装轴的外表面进入轴承30内部。通常,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可以是普通的密封圈。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优选地,第一密封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套62、第二密封套63和盘根61,所述第一密封套62和所述第二密封套63套在所述安装轴20上,且所述第一密封套62、所述第二密封套63和所述安装轴20的外表面共同围成封闭空间,盘根61填充在所述封闭空间内。 为了便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维修,优选地,第一密封套62与第二密封套63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一密封套62、第二密封套63或盘根61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发生损坏时,可将第一密封组件拆开,并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为了便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优选地,可将第一密封套62或第二密封套63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50上。例如,如图2中所示,第一密封套62与壳体50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密封套62朝向第二密封套63的一端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槽,并且在第二密封套63朝向第一密封套62的一端的内表面上也开设有密封槽。第一密封套62和第二密封套63通过螺钉可拆地连接。第一密封套62、第二密封套63的密封槽相通,并且被安装轴20的外表面封闭,形成封闭空间,盘根61设置在该封闭空间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的密封性能,优选地,该悬臂轮安装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二密封组件,该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64,该密封圈64设置在第一密封套62的内表面和所述安装轴20外表面之间。例如,可以在安装轴20的外表面或第一密封套62的内表面上加工密封槽,将密封圈6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从而达到密封的作用。为了便于安装轴承30,优选地,壳体50上可以形成有套筒70,所述通孔形成在套筒70内。为了使导轮10转动更平稳,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多个轴承30(例如,图2中所示的,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一对圆锥辊子轴承和一个圆柱辊子轴承)。为了满足安装多个轴承30,如图2中所示,可以适当地延长套筒70的长度。并且,第一密封组件的第一密封套62也可以可拆卸第安装在套筒70的一端。套筒70既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与壳体50形成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50上。为了使套筒70牢固地固定在壳体50上,优选地,套筒70的外表面上设置可以有肋板80,该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捞渣机的悬臂轮安装结构,所述捞渣机包括具有壳体(50)的上槽体,所述悬臂轮安装结构包括导轮(10)、安装轴(20)和轴承(30),所述安装轴(20)穿过所述壳体(50)而延伸到所述上槽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10)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中的部分上,所述安装轴(20)的位于所述上槽体外的部分通过所述轴承(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5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伟,娄广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