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523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车架为由槽钢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框架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框架的上表面设有花纹板,下表面的槽钢与纵连杆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的安装板,限位板上开有通孔A,通孔A两侧设有筋板,车轮组的每个车轮中间有一根轴,在轴的两端套有轮缘,轮缘两端开有通孔B,通孔A与通孔B采用紧固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强度高,适于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具体的说是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
技术介绍
在轨道内行驶的车体,车轮必须与轨道匹配才能正常行驶,普通车体的车架与车轮在进行安装时,会出现匹配不精准,且特别是在运输钢材等重物时,车轮强度往往会不够,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结构简单, 分布合理,强度高,适于推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其特征在于车架为由槽钢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框架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框架的上表面设有盖板,下表面的槽钢与纵连杆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的安装板,限位板上开有通孔A,车轮组与通孔A采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花纹板。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车轮组的每个车轮中间有一根轴,在轴的两端套有轮缘,轮缘两端开有通孔B。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通孔A两侧设有筋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车架的通孔A与车轮组的通孔B对应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准确定位,是车轮组在轨道内行驶通畅,车架整体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筋板加强,防止变形压弯,强度高,适于推广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车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车架为由槽钢I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10,框架10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2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3 ;框架10的上表面设有花纹板4,下表面的槽钢I与纵连杆2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5的安装板6,限位板6上开有通孔A7,通孔A7两侧设有筋板8,车轮组的每个车轮41中间有一根轴42,在轴42的两端套有轮缘43,轮缘43两端开有通孔B44,通孔A7与通孔B44采用紧固螺栓连接。将车架的通孔A7与车轮组的通孔B44对应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准确定位,是车 轮组在轨道内行驶通畅,车架整体结构简单,分布合理,使用筋板加强,防止变形压弯,强度高,适于推广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其特征在于车架为由槽钢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框架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框架的上表面设有盖板,下表面的槽钢与纵连杆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的安装板,限位板上开有通孔A,车轮组与通孔A采用紧固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花纹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车轮组的每个车轮中间有一根轴,在轴的两端套有轮缘,轮缘两端开有通孔B。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其特征在于通孔A两侧设有筋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车架为由槽钢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框架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框架的上表面设有花纹板,下表面的槽钢与纵连杆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的安装板,限位板上开有通孔A,通孔A两侧设有筋板,车轮组的每个车轮中间有一根轴,在轴的两端套有轮缘,轮缘两端开有通孔B,通孔A与通孔B采用紧固螺栓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分布合理,强度高,适于推广。文档编号B61D3/00GK202541532SQ20122002669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万小兵, 严维宇, 江园春, 江志新, 胡凯 申请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用平板列车车体,包括车架与车轮组,其特征在于:车架为由槽钢搭建而成的矩形框架,框架内间隔设有两根纵连杆且框架中部设有横连杆;框架的上表面设有盖板,下表面的槽钢与纵连杆上对应装有带限位块的安装板,限位板上开有通孔A,车轮组与通孔A采用紧固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维宇江园春万小兵胡凯江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