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213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渣分离装置,包括传输管、设置在所述的传输管内的蛟龙和可驱动所述的蛟龙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传输管倾斜设置且在其下方的侧壁面开设有密集通孔,所述的传输管下端的上方与粗炼桶排料管上下对应处设置有进料口,上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螺旋转片,所述的电机与传动杆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渣分离装置,与炼油桶直接连接,排出后直接进入到油渣分离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在进行油渣分离的同时将油脂和油渣分别存储,节省人工和工时,且在传输过程中,螺旋转片对油渣的压榨效果,提高了出油率,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渣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将粗炼后的油渣中包含的油脂在传输过程中挤压出来的油渣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动物油、如鸸鹋油脂进行提纯加工时,一般分粗炼和精炼两步骤,在油脂经炼油锅粗炼后产生大量固态油渣,所剩下的油渣还含有一部分油,如果将油渣直接丢弃或者进行其他加工,包含在油渣中的油脂就被白白浪费掉,造成出油率的低下。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压油机将油渣在高压下将油脂压出,压油机的购买增大了企业投资,且将油渣取出,运输至压油机、然后将压出油脂的油渣再次取出等过程复杂,占据了大量的人力和工时,使得油渣的压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宁肯将油渣倒掉,导 致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能方便地将油渣中的油脂挤出的油渣分离>J-U ρ α装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方便地将油渣中的油脂挤出的油渣分离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油渣分离装置,包括传输管、设置在所述的传输管内的绞笼和可驱动所述的绞笼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传输管倾斜设置且在其下方的侧壁面开设有密集通孔,所述的传输管下端的上方与粗炼桶排料管上下对应处设置有进料口,上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螺旋转片,所述的电机与传动杆可传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密集通孔形成在整个传输管的下半圆周面上。优选地,在所述的螺旋转片上设置可允许油脂向下流动的通孔。优选地,在与所述的传输管通孔对应处的外侧与之固定连接地设置有接油盒。本技术的油渣分离装置,与炼油桶直接连接,借助搅拌叶片的搅动可将油脂和油渣一同排出,排出后直接进入到油渣分离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在进行油渣分离的同时将油脂和油渣分别存储,节省人工和工时,且在传输过程中,螺旋转片对油渣的压榨效果,提高了出油率,避免油渣浪费,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油渣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粗炼装置包括粗炼桶11,油渣分离装置、储油桶13和储渣桶1,所述的粗炼桶11腔体内设置有搅拌叶片12,在所述的粗炼桶11的侧下部设置有排出管。所述的搅拌叶片可在驱动下旋转,提高粗炼时受热均匀性,同时在排油时也可搅动油渣辅助其自排出管排出。所述的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传输管2,设置在传输管2下端的上方进料口 3,设置在传输管2上端下方的出料口 8,在所述的传输管内设置有绞笼,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4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或一体形成的螺旋转片5。电机6固定设置在传输管2上端部并与所述的传动杆4经皮带7可传动连接。工作时,电机6带动绞笼转动,绞笼的螺旋转片可将自进料口进入的油渣固体部 分逐步传输至上方的出料口,并排至下方的储渣桶I内。夹杂在油渣中的油脂部分因为螺旋上升时并从油渣中挤出并在其重力下往下方汇集,在所述的传输管2下端的下侧壁面上形成有通孔14,油脂即可自通孔14内流出流入设置在其下方的储油桶13中。进一步地,为提高油脂和油渣的分离效果,在所述的螺旋转片上也可设置可允许油脂向下流动的通孔,可使得油渣中的油脂传动螺旋转片向下流动。更近一步地,在所述的传输管的侧壁面的下半圆周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密集的通孔,油脂在传输管内向上传输过程中均可流出传输管之外以避免进一步随油渣向上运动,为避免流出传输管之外的油脂随处滴落,在与所述的传输管通孔对应处与传输管固定连接地设置有接油盒,所述的接油盒汇集各处滴落的油脂将其汇聚至底部的储油桶内,提高油渣分离效果。本技术的油渣分离装置,与炼油桶直接连接,借助搅拌叶片的搅动可将油脂和油渣一同排出,排出后直接进入到油渣分离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在进行油渣分离的同时将油脂和油渣分别存储,节省人工和工时,且在传输过程中,螺旋转片对油渣的压榨效果,提高了出油率,避免油渣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管、设置在所述的传输管内的绞笼和可驱动所述的绞笼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传输管倾斜设置且在其下方的侧壁面开设有密集通孔,所述的传输管下端的上方与粗炼桶排料管上下对应处设置有进料口,上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螺旋转片,所述的电机与传动杆可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集通孔形成在整个传输管的下半圆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螺旋转片上设置可允许油脂向下流动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的传输管通孔对应处的外侧与之固定连接地设置有接油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渣分离装置,包括传输管、设置在所述的传输管内的蛟龙和可驱动所述的蛟龙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传输管倾斜设置且在其下方的侧壁面开设有密集通孔,所述的传输管下端的上方与粗炼桶排料管上下对应处设置有进料口,上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螺旋转片,所述的电机与传动杆可传动连接。本技术的油渣分离装置,与炼油桶直接连接,排出后直接进入到油渣分离装置,油渣分离装置在进行油渣分离的同时将油脂和油渣分别存储,节省人工和工时,且在传输过程中,螺旋转片对油渣的压榨效果,提高了出油率,提高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01D21/00GK202538425SQ20122010349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奕俊, 李志新, 杨之明, 邵凤琦 申请人:天津炫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管、设置在所述的传输管内的绞笼和可驱动所述的绞笼转动的电机,所述的传输管倾斜设置且在其下方的侧壁面开设有密集通孔,所述的传输管下端的上方与粗炼桶排料管上下对应处设置有进料口,上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绞笼包括两端与传输管上下两端面可旋转固定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所述的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螺旋转片,所述的电机与传动杆可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之明刘奕俊邵凤琦李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炫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