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931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降低发电单元之间的电阻的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具有多个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具有正极层、负极层、配置于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相连的正极集电体以及与负极层相连的负极集电体,多个发电单元被卷绕或折叠,包含在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在与一个发电单元相邻的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在卷绕或折叠前后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直接或间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制作多个发电单元的工序;将包含于在制成的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于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连接工序;和在连接工序之后卷绕或折叠多个发电单元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具有相互连接的两个以上的集电体的。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于其它二次电池、能在高电压下动作的特征。因此,作为容易实现小型轻量化的二次电池用于便携电话等信息设备,近年来,作为电动车、混合机动车用等大型动力用的需求高涨。作为涉及这样的电池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电池具有电池元件,该电池元件具有在正极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整体具有正极导线部的正极、在负极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整体具有负极导线部的负极、以及夹设于正极和负极之间 的固体电解质层,正极导线部和负极导线部在遍及各电极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与外部电连接。而且,专利文献I还公开了在正极基板和负极基板的长度方向卷绕或折叠电池元件的方式、使正极导线部和负极导线部层积一体化后直接连接一方电池元件所具有的正极导线部和另一方电池元件所具有的负极导线部的方式。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第I形成步骤,形成由平板状的正极和负极经由分隔件层积而成的电极所构成的单元;以及第2形成步骤,在由该第I形成步骤形成的单元的电极的端部,以重叠极性与该单元的电极端部的极性不同的电极端部的方式,形成由层积的电极构成的其它的单元。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3 - 1877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4 - 2471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技术中,电池兀件中的正极露出部和负极露出部设置在正极基板和负极基板的整个宽度方向,所以,认为可能会降低电阻。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单元的连接部分中,正极的端部和负极的端部相连,所以,无需用于连接多个单元的部件,认为可能会降低单元的连接部处的电阻。但是,在这些技术中,在连接相邻的单元(发电单元)的集电体彼此时,经过仅使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在集电体卷绕或折叠的情况下,是与卷绕或折叠之前的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相当的部位)接触的过程,连接集电体。因此,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在连接集电体彼此时,需要将多个集电体集中到一个部位。集电体在集中到一个部位而使之一体化时易于破损、断裂,所以,在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降低电阻的效果不充分之虞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提供能降低发电单元之间的电阻的作为课题。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手段。gp,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是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具有正极层、负极层、配置于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相连的正极集电体以及与负极层相连的负极集电体,多个发电单元被卷绕或折叠,包含在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在与该一个发电单元相邻的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在发电单元被卷绕或折叠前后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直接或间接相连。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从而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可以相连。在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从而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相连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已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优选经由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也可以经由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接触的导电体而连接。另外,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经由导电体连接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也可以是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导电体嵌合,且已弯曲的导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是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发电单元制作工序,制作多个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具有正极层、负极层、配置于正极层和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与正极层相连的正极集电体以及与负极层相连的负极集电体;连接工序,将包含于在发电单元制作工序中制作的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于在发电单元制作工序中制作的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直接或间接相连;和卷绕折叠工序,在连接工序之后卷绕或折叠多个上述发电单元。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连接工序可以是通过使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而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工序。在具有通过使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而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连接工序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进而优选,在卷绕折叠工序之后还具有固定工序,在该固定工序中,采用固定部件来固定已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可以是在连接工序中弯曲的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也可以是在连接工序之前已预先弯曲的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连接工序可以是经由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接触的导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工序。另外,在具有经由导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方式的连接工序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连接工序还可以是如下工序通过使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导电体嵌合且使已弯曲的导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已弯曲的导电体”可以是在连接工序中弯曲的导电体,也可以是在连接工序之前已预先弯曲的导电体。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在发电单元被卷绕或折叠前后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包含在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在与该一个发电单元相邻的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相连。通过采用该方式,可以提供无需以往那样的集电体的一体化的方式的电池,所以,能够防止集电体一体化时的集电体的破损、断裂。另夕卜,通过采用该方式,即使在进行以往那样的集电体的一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破损、断裂。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能够提供可降低发电单元之间的电阻的电池。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通过嵌合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能够使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连接部的厚度变得 比以往的厚。因此,通过采用该方式,即使在进行集电体的一体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集电体的破损、断裂。在通过嵌合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通过经由固定部件来固定已连接的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容易降低发电单元之间的电阻。在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通过经由与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接触的导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无需在发电单元的卷绕或折叠之后进行集电体的一体化。因此,通过采用该方式,能够防止集电体一体化时的集电体的破损、断裂。在经由导电体来连接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中,即使已弯曲的正极集电体、已弯曲的导电体和已弯曲的负极集电体嵌合,也无需在发电单元的卷绕或折叠之后进行集电体的一体化。因此,即使是该方式,也能够防止集电体一体化时的集电体的破损、断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在包含在一个发电单元内的正极集电体和包含在与该一个发电单元相邻的其它发电单元内的负极集电体在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的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连接之后,卷绕或折叠发电单元。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中,可以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的电池。因此,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本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