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及储料池(7),工作台(1)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混合桶体(3),工作台(1)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3)联动,混合桶体(3)呈“V”字形,混合桶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处设有盖子(5),混合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料口(6),储料池(7)上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内,进料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4)的上方,进料管(8)上设有压力泵(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使加料操作更方便,药粉混合更均匀,效率更高,耗能相对更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药粉混合领域,具体是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
技术介绍
在制药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药粉的混合,而药粉混合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药的质量。目前,药粉混合器有很多种,但其原理不外乎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粉均匀混合起来。传统的混合桶体为圆柱形,桶体转动使药粉不断混合,最终实现药粉的均匀混合。但是,药粉在这种圆柱形的桶体内不能很好地运动开来,导致药粉的混合不充分,同时混合效率不高,导致耗时较长,进而增加了能耗。同时,一般混合器的进料口位置相对较高,加料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解决了药粉在混合过程中,容易导致药粉混合不充分,混合效率相对较低,耗时较长,进而增加能耗,同时加料位置相对较高,导致加料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包括工作台、支撑台及储料池,所述工作台和支撑台之间设有混合桶体,工作台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联动,所述混合桶体呈“V”字形,混合桶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盖子,混合桶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池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内,进料管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管上设有压力栗。所述混合桶体通过减速齿轮与工作台内的电机联动。电机带动减速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混合桶体转动。所述混合桶体由两个圆柱形的桶体连通而成,两个桶体所成的角度为60度。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的底部中心位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设置压力泵和进料管,将药粉能够从储料池内直接加到混合桶体内,使加料操作十分方便,有利于缩短整个药粉混合操作的时间。(2)本技术采用电机带动“V”字形的混合桶体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药粉在混合桶体内不断地翻滚、混合,相比传统的圆柱形桶体,本技术的混合更充分,效率更高,进而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工作台,2、支撑台,3、混合桶体,4、进料口,5、盖子,6、出料口,7、储料池,8、进料管,9、压力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工作台I、支撑台2及储料池7,工作台I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混合桶体3,工作台I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3联动,混合桶体3呈“V”字形,混合桶体3的上部设有进料ロ 4,进料ロ 4处设有盖子5,混合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料ロ 6,储料池7上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内,进料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ロ 4的上方,进料管8上设有压カ泵9。本实施例的混合桶体3通过减速齿轮与工作台I内的电机联动。本实施例的混合桶体3由两个圆柱形的桶体连通而成,两个桶体所成的角度为60 度。本实施例的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I的底部中心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混合的药粉加入到储料池7中,在压カ泵9的作用下,通过进料管8将储料池7中的药粉加入到混合桶体3内,工作台I内的电机带动混合桶体3转动,药粉在混合桶体3内翻滚、混合,混合完成后,药粉从出料ロ 6输出。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I)、支撑台(2)及储料池(7),所述工作台(I)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混合桶体(3),工作台(I)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3)联动,所述混合桶体(3)呈“V”字形,混合桶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 4)处设有盖子(5 ),混合桶体(3 )的下部设有出料口( 6 ),所述储料池(7 )上设有进料管(8 ),所述进料管(8 )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 )内,进料管(8 )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 4 )的上方,所述进料管(8 )上设有压力泵(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体(3)通过减速齿轮与工作台(I)内的电机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桶体(3)由两个圆柱形的桶体连通而成,两个桶体所成的角度为60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的底部中心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及储料池(7),工作台(1)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混合桶体(3),工作台(1)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3)联动,混合桶体(3)呈“V”字形,混合桶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处设有盖子(5),混合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料口(6),储料池(7)上设有进料管(8),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内,进料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4)的上方,进料管(8)上设有压力泵(9)。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使加料操作更方便,药粉混合更均匀,效率更高,耗能相对更低。文档编号B01F3/18GK202527107SQ20122022557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廖成斌, 邹学刚 申请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药粉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支撑台(2)及储料池(7),所述工作台(1)和支撑台(2)之间设有混合桶体(3),工作台(1)内设有电机,电机与混合桶体(3)联动,所述混合桶体(3)呈“V”字形,混合桶体(3)的上部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处设有盖子(5),混合桶体(3)的下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储料池(7)上设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的一端设置在储料池(7)内,进料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料口(4)的上方,所述进料管(8)上设有压力泵(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斌,邹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