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418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四个冷却水箱、连接筋板、边部联接板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四个冷却水箱分为入口侧上水箱、入口侧下水箱、出口侧上水箱和出口侧下水箱,所述的连接筋板分布在冷却水箱的上部,边部连接板设置在冷却水箱的两侧面,在冷却水箱的底部设有直径为D↓[p]的排污孔,进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在冷却水箱设置有多排喷嘴,且每排喷嘴呈中间稠密、两边逐渐稀疏分布,每个喷嘴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冷却水箱箱体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轧带钢厂轧机用冷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热轧精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热轧板厂的精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是由3~4根集管组成,集管上焊接喷嘴联接体,需操作人员经常在机架内疏通堵塞的喷嘴、更换磨损的喷嘴,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危害性大,费时费力。另一方面,集管直接用钢筋焊接固定在轧机侧导板上,更换困难,且集管安装角度不易掌握,往往是凭借工人的经验,直接影响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热轧带钢厂精轧机工作辊的温度在轧制过程中、轧制间隙时间内,快速降低到期望的度数,从而使轧辊表面材质和板材表面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降低工作辊热凸度,且方便日常维护的工作辊用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四个冷却水箱、连接筋板、边部联接板和进水管,四个冷却水箱分为入口侧上水箱、入口侧下水箱、出口侧上水箱和出口侧下水箱,所述的连接筋板分布在冷却水箱的上部,边部连接板设置在冷却水箱的两侧面,在冷却水箱的底部设有直径为Dp的排污孔,进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在冷却水箱设置有多排喷嘴,且每排喷嘴呈中间稠密、两边逐渐稀疏分布,每个喷嘴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冷却水箱箱体上。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喷嘴与冷却水箱箱体的夹角α为0~30°,每排喷嘴形成的喷射面与工作辊辊面的夹角β为10°~20°,从喷射点到辊面的距离L为130~180mm,每两排相邻喷嘴间的距离1为70~90mm,每排喷嘴中每两个相邻喷嘴间的间距d为45~80mm,喷射水纹为扇形扁平纹,其角度(n)为60°。冷却水箱上部和侧边的连接板直接用螺栓与轧机侧导板相连,便于水箱拆卸。冷却水箱底部的排污孔,用于清除水箱内长期淤积的杂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改动传统的冷却水集管安装喷嘴的方式为水箱上安装喷嘴的方式,水箱的作用在于平衡冷却水喷嘴前的压力,使水对辊面打击力均等,有效地保持了工作辊在辊身方向上的温度恒定,提高了冷却效率。另外,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大中小型轧钢厂。附图说明附图1是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8是上支承辊,9是上工作辊,10是下工作辊,11是下支承辊,12是擦拭器。附图2是轧机工作辊的冷却效果示意图。图中,17是喷嘴,18是冷却水喷在辊面上的水纹,19是工作辊。附图3是冷却装置中入口侧上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冷却装置中出口侧上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冷却装置中入口侧下水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冷却装置中出口侧下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四个冷却水箱1、连接筋板3、边部联接板4和进水管5,四个冷却水箱1分为入口侧上水箱13、入口侧下水箱15、出口侧上水箱14和出口侧下水箱16,所述的连接筋板3分布在冷却水箱1的上部,边部连接板4设置在冷却水箱1的两侧面,在冷却水箱1的底部设有直径为Dp的排污孔2,进水管5与冷却水箱1连接;在冷却水箱1设置有多排喷嘴6,且每排喷嘴6呈中间稠密、两边逐渐稀疏分布,每个喷嘴6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冷却水箱箱体1上。所述的喷嘴与冷却水箱箱体的夹角α为25°,每排喷嘴6形成的喷射面与工作辊辊面的夹角β为20°,从喷射点到辊面的距离L为150mm,每两排相邻喷嘴6间的距离1为80mm,每排喷嘴6中每两个相邻喷嘴6间的间距d为70mm,喷射水纹为扇形扁平纹,其角度(n)为60°。喷嘴型号的选择参照冷却水实用水量(650m3/h)。目前暂用664.924和665.044两种型号,喷嘴个数选择参照以下公式总用水量=不同型号的喷嘴喷射量×喷嘴个数权利要求1.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包括四个冷却水箱、连接筋板、边部联接板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四个冷却水箱分为入口侧上水箱、入口侧下水箱、出口侧上水箱和出口侧下水箱,所述的连接筋板分布在冷却水箱的上部,边部连接板设置在冷却水箱的两侧面,在冷却水箱的底部设有直径为Dp的排污孔,进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在冷却水箱设置有多排喷嘴,且每排喷嘴呈中间稠密、两边逐渐稀疏分布,每个喷嘴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在冷却水箱箱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与冷却水箱箱体的夹角α为0~30°,每排喷嘴形成的喷射面与工作辊辊面的夹角β为10°~20°,从喷射点到辊面的距离L为130~180mm,每两排相邻喷嘴间的距离1为70~90mm,每排喷嘴中每两个相邻喷嘴间的间距d为45~80mm,喷射水纹为扇形扁平纹,其角度(n)为60°。专利摘要本技术应用于热轧带钢厂,公开了一种轧机工作辊的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水箱、喷嘴装置、连接装置和进水装置。其功能是改变传统的由集管安装冷却水喷嘴的方式为水箱上安装喷嘴的方式,稳定水压。与机架采用螺纹联接,冲击水纹为扇形扁平纹,每排间呈“人”字形分布。其特点是可有效提高轧辊的冷却效率,该装置投资少、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调节范围广,可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有效提高带钢表面质量。文档编号B21B27/10GK2659573SQ03252959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昌君, 杜和来, 那成达 申请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君杜和来那成达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热轧板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