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铁专利>正文

一种冷、热轧带钢活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3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热轧带钢活套,包括前轧辊(6)和活套小车(4),其特征是:所述前轧辊(6)与活套小车(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磁棍(7),磁棍(7)的下部与带钢(2)的上表面接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冷、热轧带钢生产中的装置,尤其是在带钢的轧制生产过程中储存或释放带钢的冷、热轧带钢活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冶金行业冷、热轧带钢生产工艺中,为了调节生产节奏、确保机组连续稳定生产,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前后轧辊之间的带钢的速度不一致、不同步等现象,需要用带钢活套来进行调整。现有的带钢活套都在前轧辊与上、下多层中的活套小车之间配有摆动门托棍,利用摆动门托棍支撑并托起带钢运行。摆动门托棍与其旋转支撑一起被称之为摆动门,可以通过旋转支撑的左、右旋转,带动摆动门左、右旋转,使摆动门托棍进入或脱离支撑带钢的位置,即开启或关闭摆动门。当活套内的活套小车来回运行以调整带钢在活套内的长度时,在活套小车的运动线路上,活套小车经过摆动门托棍的位置时,通过联动引导装置使摆动门完成左、右打开或闭合的运动过程,这样既能打开摆动门而使摆动门托棍避开活套小车,又能在活套小车经过后及时闭合摆动门,使摆动门托棍回到支撑带钢的位置。由于上述摆动门左、右打开或闭合的运动过程的存在,使得活套内的活套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与摆动门发生机械干涉,往往会发生机械事故和故障。基于以上原因,其机组故障率和事故率都较高,这样就降低了机组的作业效率,且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事故,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冷、热轧带钢活套因摆动门左、右打开或闭合的运动过程中容易与活套内的活套小车发生机械干涉,从而发生机械事故和故障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活套内的活套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无机械干涉的冷、热轧带钢活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热轧带钢活套,包括前轧辊和活套小车,前轧辊与活套小车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磁棍,通过磁棍的磁力吸附钢带,使钢带的上表面与磁棍的下部接触,从而使得钢带在磁棍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紧贴在磁棍下部沿运行方向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在前轧辊与活套小车之间设置磁棍,并通过磁棍的磁力吸附钢带,使钢带上表面在磁棍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紧贴在磁棍下部作往复运动的方式,即利用磁棍代替现有活套中的摆动门托棍,活套小车从磁棍的下面通过,从而可以取消现有活套中的摆动门及其联动引导装置,使得活套内的活套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械干涉,消除了发生机械事故和故障尤其是重大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还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运行中的检修次数、检修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了机组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冷、热轧带钢活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现有的带钢活套都在前轧辊6与活套小车4之间配有摆动门托棍1,利用摆动门托棍1支撑并托起带钢2运行。摆动门托棍1与其旋转支撑3一起被称之为摆动门5,可以通过旋转支撑3的左、右旋转,带动摆动门5左、右旋转,使摆动门托棍1进入或脱离支撑带钢2的位置,即开启或关闭摆动门5。本技术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取消了现有的摆动门5,如图2所示,包括前轧辊6和活套小车4,前轧辊6与活套小车4之间设置有一根或多根磁棍7,磁棍7固定安装在活套的钢结构框架上,其数量由活套的长度决定。利用磁棍7来代替摆动门托棍1,通过磁棍7的磁力吸附带钢2,使带钢2的上表面与磁棍7的下部接触,从而使得带钢2在磁棍7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紧贴在磁棍7下部沿运行方向运动。这样,活套内的活套小车4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不会有机械干涉的发生。磁棍7可以是电磁棍或永磁棍。磁棍7最好与前轧辊6平行,且多根磁棍7之间也最好相互平行,这样可以使得带钢2在轧制的输送过程中不至于发生扭曲等,提高输送效率。上述多根磁棍7的外径最好相等,且最好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多根磁棍7之间最好还是等距离排列。这样可以保证带钢2吸附在磁棍7的下部时,带钢2受到的吸力平均,且磁棍7的互换性好,便于维修。实施例图2所示,本技术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包括前轧辊6和活套小车4,前轧辊6与活套小车4之间设置有三根磁棍7,磁棍7固定安装在活套的钢结构框架上。通过磁棍7的磁力吸附带钢2,使带钢2在磁棍7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紧贴在磁棍7下部沿运行方向运动。磁棍7为采用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棍。磁棍7与前轧辊6平行布置,三根磁棍7之间为相互平行的等距离排列。另外,三根磁棍7的外径相等,且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冷、热轧带钢活套,包括前轧辊(6)和活套小车(4),其特征是所述前轧辊(6)与活套小车(4)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磁棍(7),磁棍(7)的下部与带钢(2)的上表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磁棍(7)为永磁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磁棍(7)与前轧辊(6)平行。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多根磁棍(7)之间相互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多根磁棍(7)的外径相等。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多根磁棍(7)的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轧带钢活套,其特征是所述多根磁棍(7)之间等距离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带钢的轧制生产过程中储存或释放带钢的冷、热轧带钢活套,该活套在前轧辊与活套小车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磁棍,通过磁棍的磁力吸附带钢,从而使带钢的上表面与磁棍的下部接触,从而使得带钢在磁棍的磁力吸附作用下紧贴在磁棍下部作往复运动。利用磁棍代替现有活套中的摆动门托棍,活套小车从磁棍的下面通过,从而可以取消现有活套中的摆动门及其联动引导装置,使得活套内的活套小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机械干涉,消除了发生机械事故和故障尤其是重大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还简化了设备,降低了运行中的检修次数、检修成本和维护费用,提高了机组的作业效率。文档编号B21B41/08GK2673523SQ20032010465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专利技术者汤铁 申请人:汤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铁
申请(专利权)人:汤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