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卸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309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卸矸装置,包括汽缸(1)、三通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1)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一个接口连通,所述汽缸(1)内的活塞杆从汽缸(1)下端伸出,该活塞杆伸出端连接有挂钩(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机械卸矸,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卸矸效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于工矿企业、民用运输卸料场所,具有结构合理、重量轻、便于安装、经济实用、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属于创新型应用技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矿矿区装卸装置,尤其是涉及ー种煤矿矿区卸矸石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卸矸石的设备是煤矿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设备的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煤炭的产量、占地面积及卸料速度。传统卸矸都是通过牵引,斜面的撞击将矸石车撞击侧翻,将车内的矸石卸出。在生产操作中,这种方式不是很好操作,且操作不太安全,故障率也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卸矸效率高、性能稳定的气动卸矸·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气动卸矸装置,包括汽缸(I)、三通阀(3),其关键在于所述汽缸(I)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 —个接ロ连通,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从汽缸(I)下端伸出,该活塞杆伸出端连接有挂钩(2)。汽缸(I)固定在运送矸石顶部的内壁,矿车到位——挂钩(2)钩住车子ー侧——开启连接三向控制阀——提起矿车侧沿——车门打开——卸掉矸石——开启三向控制阀——下放矿车侧沿——挂钩(2)与车子ー侧脱开——卸矸完成。上述三通阀(3)其中两个接ロ分别连接压风支管(4),该三通阀(3)剩下的另ー个接ロ连接风压总管(5)。通过风压总管(5)充气和卸掉气体进行控制。作为优化,上述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伸出端通过绳子(6)连接有挂钩(2)。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机械卸矸,減少人力物力,提高了卸矸效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实用于エ矿企业、民用运输卸料场所,具有结构合理、重量轻、便于安装、经济实用、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属于创新型应用技木。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ー种气动卸矸装置,由汽缸I、挂钩2、三通阀3、压风支管4、风压总管5、绳子6组成,所述汽缸I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 —个接ロ连通,该三通阀3剩下的另ー个接ロ连接风压总管5。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从汽缸I下端伸出,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伸出端通过绳子6连接有挂钩2。在工作中,挂钩2钩住车子7 —侧,开启连接三向控制阀——提起矿车侧沿——车门打开一将矸石卸掉到运输机8上一开启三向控制阀一下放矿车侧沿一挂钩2与车子一侧脱开一卸矸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卸矸装置,包括汽缸(I)、三通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I)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 —个接口连通,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从汽缸(I)下端伸出,该活塞杆伸出端连接有挂钩(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气动卸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3)其中两个接口分别连接压风支管(4),该三通阀(3)剩下的另一个接口连接风压总管(5)。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气动卸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I)内的活塞杆伸出端通过绳子(6)连接有挂钩(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卸矸装置,包括汽缸(1)、三通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1)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一个接口连通,所述汽缸(1)内的活塞杆从汽缸(1)下端伸出,该活塞杆伸出端连接有挂钩(2)。本技术实现机械卸矸,减少人力物力,提高了卸矸效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本技术实用于工矿企业、民用运输卸料场所,具有结构合理、重量轻、便于安装、经济实用、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场所,属于创新型应用技术。文档编号B65G67/48GK202529604SQ20122009312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钢, 李永强, 王刚, 许光元 申请人: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卸矸装置,包括汽缸(1)、三通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1)上端和下端均通过压风支管(4)与三通阀(3)一个接口连通,所述汽缸(1)内的活塞杆从汽缸(1)下端伸出,该活塞杆伸出端连接有挂钩(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元王刚李永强张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