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5599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水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水管,所述箱体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接口,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二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刮板,使用时,隧道水通过第一下水管和第二下水管进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经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进行过滤,通过过滤,水流进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下端进行短时间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排水,具体为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1、隧道施工过程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是至关重要的。在隧道施工前通常应先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洞顶、洞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施工时需清理洞口段地面,开沟疏导封闭积水洼地,不得积水。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应回填粘土,并分层压实。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并宜在洞口5米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来截地表水流入洞内。洞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机械排水。

2、在隧道施工反坡排水过程中,通常水流出携带有碎石或者比较坚硬的泥块,机械容易造成堵塞的现象,影响正常工作,并且无法对块状物和水液进行分离的操作,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及其排水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施工过程中,水流出携带有碎石或者比较坚硬的泥块,机械容易造成堵塞的现象,影响正常工作,并且无法对块状物和水液进行分离的操作,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包括进水结构、收拿结构、过滤结构、出水结构和集污结构,所述进水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水管,所述箱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下水管,所述箱体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接口;

3、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二水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转动轴,前面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水箱的内部,前面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机,后面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收拿结构包括清污口,所述清污口与门板的交接处卡合连接有密封圈。

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均通过电机与箱体进行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出水结构包括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靠近第二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

7、优选的,所述集污结构包括集污箱,所述集污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8、优选的,所述清污口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

9、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接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二下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接口。

11、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12、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的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使用时,隧道水通过第一下水管和第二下水管进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经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进行过滤,通过过滤,水流进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下端进行短时间存储,隧道水中的一些砂石颗粒则遗留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表面上,若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砂石等杂物颗粒积攒太多影响过滤效果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使其进行转动,其外部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轴则在与其进行螺纹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顶部进行移动工作,通过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移动可以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表面上的砂石杂物推动使落进集污箱内即可。

14、步骤二:在集污箱内部的砂石杂物积攒过多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帽将第一螺栓取下,拿下其固定住的门板,通过手持把手将集污箱从清污口内抽出进行清理,在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部的隧道水满后,通过转动第二螺帽或者第三螺帽,通过翻动门板,使得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结构流出即可。

1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可以有效的对隧道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的砂石和杂物在机械内造成堵塞等不良现象,通过设置转动轴,可以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轴,使其进行转动,其外部螺纹连接的第一固定轴则在与其进行螺纹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在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顶部进行移动工作,通过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移动可以将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表面上的砂石杂物推动使落进集污箱,操作简单。

17、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座,在水满时,松开第二螺帽或者第三螺帽,取下第二螺栓,通过翻动门板,使得门板和清污口内的水可以通过出水结构流出,可有效提高出水口装置的固定效果。

18、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置集污箱,在集污箱内部收集的砂石杂物储存满后,通过手持把手将集污箱从清污口处拉出来,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原路放回去即可,避免了过滤后的砂石杂物堵塞机器或者掉落至箱体内污染箱体内部的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包括进水结构(1)、收拿结构(2)、过滤结构(3)、出水结构(4)和集污结构(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拿结构(2)包括清污口(205),所述清污口(205)与门板(201)的交接处卡合连接有密封圈(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301)和第二水箱(305)均通过电机(310)与箱体(101)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4)包括合页(401),所述合页(4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402),所述门板(40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403),所述(8)靠近第二固定座(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404),所述第二固定座(403)和第三固定座(4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05),所述第二螺栓(40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406),所述第二螺栓(40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4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结构(5)包括集污箱(501),所述集污箱(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口(20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门板(201),所述门板(20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202),所述第一固定座(2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03),所述第一螺栓(20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2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管(1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接口(1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水管(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接口(1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包括进水结构(1)、收拿结构(2)、过滤结构(3)、出水结构(4)和集污结构(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拿结构(2)包括清污口(205),所述清污口(205)与门板(201)的交接处卡合连接有密封圈(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301)和第二水箱(305)均通过电机(310)与箱体(101)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状围岩隧道反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结构(4)包括合页(401),所述合页(4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门板(402),所述门板(40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403),所述(8)靠近第二固定座(4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404),所述第二固定座(403)和第三固定座(40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05),所述第二螺栓(40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406),所述第二螺栓(405)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407)。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亮朱传斌曹明朗雷长霞王欣梁雪波涂娉婷葛东东胡云波陶野陈奕霖周学袁野孙镭曾彬郑勇张立舟赖勇冯庆蔚张浩侯红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千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