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810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在外圈(4)与内圈(5)之间受支承的滚动体(6)的滚动轴承(2)的保持架(1),该保持架具有两个通过构成兜孔(19)的接片(18)彼此连接的侧圈(16、17),其中至少一个侧圈(16、17)具有径向向外向外圈(4)的径向内表面(15)方向延伸的边部(24),在构成突起部(26)的情况下边部的轴向内侧面(25)与侧圈(16、17)的轴向内侧面(20)保持轴向间距地布置,其中突起部(26)与边部(24)的侧面(25)构成了径向向上敞开的、能加注润滑剂的兜孔(27)。为了改善对于保持架的润滑剂供应,提出,在突起部(26)的轴向延长部中,向至少一个侧圈(16、17)的边部(24)的侧面(25)内置入能加注润滑剂的环槽(28),环槽在径向内侧由突起部(26)限定,并且在径向外侧由边部(24)的边缘(29)限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受支承的滚动体的滚动轴承的保持架,该保持架具有两个通过构成兜孔的接片彼此连接的侧圈。其中至少一个侧圈具有径向向外地向外圈的径向内表面的方向延伸的边部,在构成突起部的情况下该边部的轴向内侧面与侧圈的轴向内侧面保持轴向间距地布置,其中所述突起部与所述边部的侧面构成径向向上敞开的、能加注润滑剂的兜孔。
技术介绍
在滚动轴承的使用中,例如对快速转动的机床主轴来说,存在如下需求,S卩,延长润滑脂使用寿命。这可以理解为,在滚动轴承中一次性加入的轴承润滑脂的或者其他适合的润滑材料的形式的润滑剂尽可能地长久地保有其润滑的作用,并且尽可能地恒定地输送 到滚动轴承的特别高负荷的位置。属于这类要害位置的有滚动轴承的保持架的兜孔和保持架侧圈的侧面,所述要害位置至少在轴向负荷下可能与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发生滑动接触。曾经提出建立滚动轴承的如下保持架,其中,在该保持架上设置有用来储存润滑剂的特别的仓室(D印ots)。例如由DE 10 2006 027 692A1公知一种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在该保持架中,在保持架的接片区域中构造有小的润滑脂的仓室。在该设计方案中,没有设置对保持架引导面的额外供应。该引导面是平滑的并且不具有润滑剂的仓室或者兜孔。由DE 79 33 184U1公知一种具有带如下边部的保持架,在该边部中加入了锯齿式的空隙。该锯齿式的空隙与外圈中的环槽相关联地用于密封以及阻挡润滑剂。借此将润滑剂向保持架的兜孔的方向或者向保持架引导面的方向有目的地给送是不可能的。最终,由定义此类别的JP 2007 147 056A公知一种用于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该圆柱滚子轴承带有两个在轴线方向上彼此保持间距的、分别带有边部的侧圈,在该保持架中,边部与至少一个突起部为润滑剂构成兜孔。为了改善对这类保持架的润滑剂的供应,按照该文件上的图10作如下设定,即,兜孔具有多个梯级。但由JP 2007 147 056A公知的保持架在润滑材料仓室方面还不是优化的。因为分梯级的兜孔虽然大约能容纳更多的润滑剂,但是即使该结构设计也不能解决在快速运转的滚动轴承中观察到的问题,即出现的离心力,该离心力将润滑剂径向向外地甩向外圈方向。由此润滑剂的效力降低,这是因为润滑剂不向保持架兜孔的方向并且不向侧圈接触面的方向给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去除所展示的缺点的保持架。尤其是应当提出简单生产的保持架,该保持架容纳以及中间储存润滑剂,并且在运行过中有目的的将该润滑剂利用滚动体送到保持架的接触面上。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认识,S卩,所提出的任务由以下方式解决,S卩,在侧圈的至少一个边部中加入轴向环槽。本专利技术因此以如下具有在外圈与内圈之间受支承的滚动体的滚动轴承的保持架为出发点,该保持架具有两个通过构成兜孔的接片彼此连接的侧圈,其中,至少一个侧圈具有径向向外地向外圈的径向内表面的方向延伸的边部,在构成突起部的情况下该边部的轴向内侧面与侧圈轴向内侧面保持轴向间距地布置,其中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边部的侧面构成径向向上敞开的、能加注润滑剂的兜孔。此外,作如下设定,即,在所述突起部的轴向延长部中向至少一个侧圈的边部的侧面内置入能加注润滑剂的环槽,所述环槽在径向内侧由所述突起部限定,并且在径向外侧由所述边部的边缘限定。通过这样的构造有利地达到,建立沿轴向向外、径向向外和径向向内被限定的圈状空穴,该空穴只在轴向向内敞开。该通过环槽构成的空穴或者兜孔能够容纳润滑剂,该润滑剂只能轴向向内地并且由此向保持架与滚动体的接触面方向离开环槽。由此能够有效应对产生影响的离心力,这是因为润滑剂首先就不能径向向外、向轴承外圈的方向离开环槽。此外能设定,侧圈的边部的径向外周面与外圈径向内表面保持小的径向间距地布置。 在其他实用的改进方案中能设定,两个侧圈都具有边部,在所述边部中分别置入能加注润滑剂的环槽,该环槽分别在径向内侧通过边部的突起部(Absatz)并且在径向外侧通过边部的边缘被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备选的设计方案设定,侧圈与设有边部的侧圈相比具有较小的直径。该设计方案还能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补充,即,具有较小直径的侧圈具有轴向向外斜切的、径向外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别实用的改进方案中设定,滚动轴承构造为圆柱滚子轴承,并且滚动体构造为圆柱滚子。该设计方案也还能够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补充,即,向内圈径向外表面中铣削入用作圆柱滚子的滚道的环槽,该环槽具有轴向限定圆柱滚子的侧边部壁。最终,本专利技术的以如下为特征的设计方案是特别有利的,S卩,内环中的环槽具有侧兜孔,所述侧兜孔能加注用于润滑圆柱滚子的润滑剂。附图说明接下来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阐释。其中图I在半视图中示出穿过滚动轴承的按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的实施例的截面图。图2在放大了的示图中示出图I中的保持架的部分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和图2示出滚动轴承2的按专利技术的保持架I的实施例。图I中,在构造为圆柱滚子轴承3的滚动轴承2的半视图中的纵向截面图中示出了保持架I。该圆柱滚子轴承3以公知的方式由外圈4和内圈5组成,滚动体6布置在它们之间,该滚动体构造为圆柱滚子7。在内圈5径向外表面8中加入了用作所述圆柱滚子7的滚道9的环槽10,由此构成了侧边部壁11、12,所述侧边部壁径向地支撑圆柱滚子7。该环槽10在其径向内端部处具有侧兜孔13、14,所述侧兜孔能加注用来润滑圆柱滚子7的润滑剂。外圈4的径向内表面15构成圆柱滚子7的滚道。在图2中部分地以放大的视图示出的保持架I由两个轴向外侧圈16、17构成,所述轴向外侧圈由多个接片18彼此连接。分别在相邻的接片18与侧圈16、17之间保留自由空间,所述自由空间用作兜孔19来容纳各一个圆柱滚子7。侧圈16、17的径向内侧面20、21用于轴向地弓I导圆柱滚子7的轴向外端面22、23。因为在轴向负荷的情况下,圆柱滚子7的端面22、23会在侧圈16、17的侧面20、21处循行和滑动,所以侧圈16、17的所述侧面20、21必须以润滑剂供应。侦_16具有径向向外地向外圈4的表面15方向延伸的边部24,该边部的轴向内侧面25与侧圈16的侧面20轴向保持间距地布置,从而构成突起部26。突起部26和边部24的侧面25构成径向向上敞开的兜孔27,该兜孔能加注润滑剂。为了使润滑剂尽可能长时间的保留在兜孔27中并且能够不由于离心力而离开兜孔27的区域,在突起部26的轴向延长部中的侧面25中上置入环槽28,该环槽在径向内侧由突起部26限定并且在径向外侧由边部24的边缘29限定。边缘29负责,使添加到环槽 28中的润滑剂尽量不会径向向外甩出。边部24的径向外周面30与外圈4的内表面15之间尽可能小的间距额外地负责,使润滑剂不能或者至少只能以很小的程度地离开兜孔27。环槽28的制造通过轴向引导的、进入边部24的轴向内侧面25的退刀槽(Freistich)从轴向内部采用合适的铣削工具进行。为了使这变得简易,侧圈17具有较小直径的和斜切的径向外周面31。由此,保持架I是单侧受引导的保持架I。但是,与所示出的实施例里不同地,如下也是可能的,S卩,径向对等地构造两个侧圈17、18,从而使得侧圈17于是也与处在对面的侧圈16相应地构造,并且该侧圈同样具有带突起部和环槽的边部作为润滑剂的兜孔。附图标记列表I 保持架2 滚动轴承3 圆柱滚子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25 DE 102010009331.91.具有在外圈(4)与内圈(5)之间受支承的滚动体(6)的滚动轴承(2)的保持架(I),所述保持架具有两个通过构成兜孔(19)的接片(18)彼此连接的侧圈(16、17),其中至少一个侧圈(16、17)具有径向向外向所述外圈(4)的径向内表面(15)方向延伸的边部(24),在构成突起部(26)的情况下所述边部的轴向内侧面(25)与所述侧圈(16 ;17)的轴向内侧面(20)保持轴向间距地布置,其中,所述突起部(26)与所述边部(24)的侧面(25)构成了径向向上敞开的、能加注润滑剂的兜孔(2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突起部(26)的轴向延长部中,向至少一个侧圈(16、17)的所述边部(24)的侧面(25)内置入能加注润滑剂的环槽(28),所述环槽在径向内侧由所述突起部(26)限定并且在径向外侧由所述边部(24)的边缘(29)限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24)的径向外周面(30)与所述外圈(4)的表面(15)保持小的径向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斯特·马祖赫奥特马尔·哈特林沃尔夫岗·马伊诺贝特·克雷策克里斯托夫·艾兹曼沃尔科尔·凯斯特勒曼纽尔·隆梅尔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