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压电振动片、压电振动器、振荡器、电子设备及电波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6226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方形晶片上成膜掩模材料膜时的膜厚不匀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压电振动片的制造装置、压电振动片、具备该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振荡器、电子设备及电波钟。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通过旋涂法来成膜的光刻胶膜成膜工序(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在整流板(88)的上表面(88a)形成有同心圆状的多个槽部(90)和在各槽部90的径向上邻接的多个壁部(95),多个槽部(90)中第一槽部(91)的外侧面(91a)的直径小于从旋转中心(K)到方形晶片(65)的外缘(66)的最长距离(α),并且形成为大于从旋转中心(K)到方形晶片(65)的外缘(66)的最短距离(β),多个槽部(90)中第二槽部(92)的外侧面(92a)的直径形成为小于从旋转中心(K)到方形晶片(65)的外缘(66)的最短距离(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压电振动片的制造装置、压电振动片、压电振动器、振荡器、电子设备及电波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便携电话或便携信息终端设备上,采用利用了水晶(石英)等的压电振动器作为时刻源或控制信号等的定时源、参考信号源等。这种压电振动器虽然已提供有各种各样,但作为其中之一众所周知的是具有所谓音叉型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音叉型压电振动片是薄片状的水晶片,其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一对振动臂部;一体地固定一对振动臂部长度方向的基端一侧的基部。 形成音叉型压电振动片的外形的具体方法如下所述。首先,在形成压电振动片的晶片(wafer)上通过溅射等成膜作为随后外形形成用的金属掩模的金属膜。接着,在金属膜上重叠涂布光刻胶材料以成膜光刻胶膜(相当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掩模材料膜”)。接下来,通过光刻法来构图光刻胶膜以形成用于蚀刻金属膜的抗蚀剂膜图案。之后,将抗蚀剂膜图案作为抗蚀剂掩模来蚀刻金属膜以形成金属膜图案。最后,将金属膜图案作为金属掩模来蚀刻晶片。由此,用金属膜图案所保护区域以外的晶片被选择性地除去,压电振动片的外形形状得以形成。在上述形成压电振动片的外形的工序中,需要在晶片表面均匀地涂布光刻胶材料以便成为均等的膜厚。理由如下所述。例如,在光刻胶材料上采用了负型抗蚀剂的情况下,若因光刻胶膜的膜厚不匀而存在膜厚较厚的部分,则即便曝光也不能充分硬化而在显影时溶解。由此,在由光刻胶膜所形成的抗蚀剂膜图案上就发生表面缺陷。若将具有此表面缺陷的抗蚀剂膜图案作为抗蚀剂掩模来蚀刻金属膜,则对应于表面缺陷的部分的金属膜被蚀刻,表面缺陷被转印到金属膜图案上。进而,若将被转印表面缺陷的金属膜图案作为金属掩模来蚀刻晶片,则对应于表面缺陷的部分的晶片被蚀刻,表面缺陷被转印到在晶片上所形成的压电振动片。亦即,在晶片表面上所涂布的光刻胶膜的不匀将成为光刻胶膜的掩模的表面缺陷,并成为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时的不良原因。从而,就需要在晶片表面均匀地涂布光刻胶材料以使光刻胶膜的膜厚变得均等。作为在晶片表面成膜光刻胶膜的方法,众所周知有采用了旋转卡盘的旋涂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旋转卡盘在负压吸附晶片中央部的状态下使其高速旋转,并在晶片的上表面(相当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第一面”)滴下光刻胶材料。由此,光刻胶材料借助于离心力而呈薄膜状扩展,在晶片的上表面成膜光刻胶膜。这里,若旋转卡盘及晶片高速旋转,则因晶片周面与空气接触而发生蔓延到晶片下方的空气紊流。光刻胶材料喷出时以及呈薄膜状扩展时产生的光刻胶材料的雾沫及大气中的尘埃等(以下称之为“浮游物”),就因紊流发生而蔓延到晶片下方并有可能会附着于从旋转卡盘露出的晶片的下表面(相当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第二面”)。图22是具有与圆形晶片650对应的叶片(fin)75的整流板88的说明图。一般,使光刻胶材料从晶片外周以放射状飞散,因此在晶片650的下方且旋转卡盘70周边设置整流板88这一方法众所周知。为了抑制紊流F造成的浮游物对晶片650下方的蔓延,在整流板88的上表面88a,较晶片650的外缘靠晶片650的径向内侧,以与晶片650同心地形成一个叶片75。叶片75成为使从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的紊流F滞留的壁,被紊流F搬运的浮游物对晶片650下方的蔓延得到抑制。由此,抑制浮游物对晶片650下表面的附着,能以均匀的膜厚成膜光刻胶膜。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150056号公报但是,一般的半导体元件的制造中采用上述方法即可,但在压电振动片的外形形成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半导体元件的制造中,通常使用圆形晶片,因此通过使用在较之于晶片的外缘径向内侧具备叶片的整流板,能够在晶片大致全周上抑制紊流造成的浮游物对晶片下方的蔓延。与之相对,在压电振动片的外形形成中,由于通常使用从压电材料的原石切片的方形晶片,所以即便使用具备上述那样的叶片的整流板,也无法有效地抑制紊流造成的浮游物对方形晶片下方的蔓延。其理由如以下所述。方形晶片并不以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的外缘的距离在整个外缘上恒定的方式形成。例如,从旋转卡盘的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的角部处外缘的距离与从旋转卡盘的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侧边中央处外缘的距离不同。因此,具有从旋转中心起在全周具有同一距离的叶片的整流板,难以同时抑制紊流对方形晶片的角部下方的蔓延和紊流对方形晶片的侧边下方的蔓延。另外,在半导体元件的制造中通常仅利用晶片的上表面,所以仅在晶片的上表面成膜光刻胶膜而在晶片的下表面不成膜光刻胶膜。从而,在浮游物附着于下表面的情况下,通过背面冲洗等来进行除去即可。相对于此,在压电振动片的外形形成中通常利用整个晶片,所以在晶片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成膜光刻胶膜。这里,在晶片的下表面的成膜已完成的状态下在晶片的上表面成膜光刻胶膜时,若浮游物附着于下表面的光刻胶膜就立刻在膜厚上发生不匀。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方形晶片上成膜掩模材料膜时的膜厚不匀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压电振动片的制造装置、压电振动片、具备该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器、振荡器、电子设备及电波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由方形晶片来制造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在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一面通过旋涂法来成膜作为上述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时的掩模的掩模材料膜,在上述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中,将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二面朝下方保持在旋转卡盘的晶片保持部的上表面,将自上述方形晶片的外缘伸出到外侧的整流板配置在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下方,并以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上述方形晶片旋转,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以上述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槽部和在上述各槽部的径向上邻接的多个壁部,上述多个槽部中第一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长距离,并且形成为大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上述多个槽部中第二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形成为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整流板的上表面形成多个槽部,能够捕捉在方形晶片的下方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的紊流并使其滞留在槽部内。因而,能够抑制紊流会蔓延到比槽部靠径向内侧的区域。此外,多个槽部中第一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从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的外缘的最长距离,并且形成为大于从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的外缘的最短距离。由此,能够抑制紊流蔓延到方形晶片的下方较之于从旋转中心具有最长距离的外缘靠径向内侧,并且较第一槽部靠径向内侧的区域。而且,多个槽部中第二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形成为小于从旋转中心到方形晶片的 外缘的最短距离。由此,能够抑制紊流蔓延到方形晶片的下方较之于从旋转中心具有最短距离的外缘靠径向内侧,并且较第二槽部靠径向内侧的区域。如此,通过形成第一槽部及第二槽部,能够在方形晶片大致全周宽范围内抑制紊流的蔓延。由此,能够抑制浮游物因紊流而被搬运,并蔓延到方形晶片的下方而附着到方形晶片的第二面,因此能够抑制在方形晶片成膜掩模材料膜时的膜厚不匀,并能抑制压电振动片的外形形成时的不良发生。此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从上述第一槽部的上述径向外侧遍及上述整流板的外周,形成达上述整流板的全周的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方形晶片来制造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在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一面通过旋涂法来成膜作为上述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时的掩模的掩模材料膜,在上述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中,将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二面朝下方保持在旋转卡盘的晶片保持部的上表面,将自上述方形晶片的外缘伸出到外侧的整流板配置在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下方,并以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上述方形晶片旋转,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以上述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槽部和在上述各槽部的径向上邻接的多个壁部,上述多个槽部中第一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长距离,并且形成为大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上述多个槽部中较上述第一槽部靠上述径向内侧形成的第二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形成为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07 JP 2011-0494511.一种由方形晶片来制造压电振动片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在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一面通过旋涂法来成膜作为上述压电振动片外形形成时的掩模的掩模材料膜, 在上述掩模材料膜成膜工序中,将上述方形晶片的第二面朝下方保持在旋转卡盘的晶片保持部的上表面,将自上述方形晶片的外缘伸出到外侧的整流板配置在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下方,并以上述晶片保持部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使上述方形晶片旋转, 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形成有以上述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多个槽部和在上述各槽部的径向上邻接的多个壁部, 上述多个槽部中第一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长距离,并且形成为大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 上述多个槽部中较上述第一槽部靠上述径向内侧形成的第二槽部的外侧面的直径形成为小于从上述旋转中心到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外缘的最短距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从上述第一槽部的上述径向外侧遍及上述整流板的外周,形成达上述整流板的全周的凹部。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掩模材料成膜工序是在上述整流板的上表面与上述方形晶片的上述第二面之间,以放射状产生从上述径向内侧朝向上述径向外侧的气流而进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振动片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口昌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