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不锈钢带钢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616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工热轧不锈钢带钢,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的方法,可减小带钢的厚度和增加其机械强度。方法为:对热轧带钢进行冷轧,使其厚度减小至少10%,达到比光整加工完毕的产品的期望最终厚度至少大2%,至多大10%的厚度;在1050℃和1250℃之间的温度下,对这样冷轧出来的带钢进行退火;冷拉伸带钢,使带钢增塑化和永久伸长,从而使其厚度减小2~10%。(*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热轧不锈钢带钢,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的方法,目的是减小厚度,增加机械强度和提供良好的表面光洁度。不锈钢带钢可以热轧至最终厚度为3毫米的数量级。在带钢经过包括除了其它东西之外,还有带钢酸洗的表面处理之后,热轧带钢可以不需要进一步减小厚度而在某些应用中使用。然而,在许多其他应用场合,热轧带钢还需要后续的冷轧。这个冷轧过程力图达到一个或更多或全部的以下效果,即进一步减小带钢的厚度,增加机械强度和/或改善带钢的表面。在冷轧之前,热轧带钢要退火和酸洗,并且在带钢的两个末端上要焊接边角料端。实际的冷轧过程通常是通过冷轧机,在几个轧道中进行的,使厚度可以减少大约80%以下,通常为10~60%,例如,对于用作建筑材料的冷轧带钢,在滑入较窄的轧道后的情况。在带钢最后绕成盘状之前,必需除去边角料端。冷轧可以大大增加钢的机械强度,这点对许多应用场合是所希望的,而且这点特别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轧有关。然而,带钢实际上也变成不可能加工,例如弯曲,模锻,压花等,而这些性质,在许多情况下,为了使带钢能够用作建筑材料是必需的。因此,必需在完成冷轧过程之后,通过将带钢加热至钢的再结晶温度以上,即1050℃温度以上,对带钢进行退火。这种处理使带钢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通常,降至250兆帕屈服点的数量级。根据现行标准,在建筑工作中必需考虑190~220兆帕的屈服点。虽然,通常的技术在若干方面是不合理的,但是用通常技术获得的性质,例如较低的屈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想的性质。但是,为了使制造合理化,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例如,在SE 467 055(WO 93/19211)中提出了与退火过程一起,通过拉伸热带钢,使厚度减小。然而,较高的机械强度在某些应用中,例如建筑应用,是理想的性质。当使用上述方法时,在这个后一方面,最终的冷轧带钢的性质没有改善,并且这种所期望的改善也得不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生产一种不锈钢的带钢,特别是不锈钢的奥氏体带钢,这种带钢具有理想的薄的厚度和比用通常的冷轧不锈钢奥氏体带钢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机械强度较高的机械强度,同时可以得到可接受的表面光洁度。这些和其他一些目的可以通过对热轧带钢进行冷轧,使其厚度至少减小10%,达到比光整加工完毕的产品的期望最终厚度至少大2%,最多大10%的厚度而实现,采用的方法是使这样冷轧出来的带钢在1050℃和1200℃之间的温度中退火,并且在所述退火过程之后,对带钢进行冷拉伸,使带钢增塑和永久伸长,厚度减小2~10%。根据本专利技术经受冷轧的带钢可以由除了在热轧后冷却和绕成盘状之外,没有经受任何处理的热轧带钢构成。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冷轧是在表面上还残留有氧化皮的热轧带钢上进行的。然而,冷轧过程的开始材料也可以由经过包括热轧带钢酸洗在内的过程技术表面处理过的带钢组成。虽然,冷轧过程最好在单一轧道内进行,但原则上,冷轧过程可以通过相应数目的相互顺序排列的轧机,在几个轧道内进行。在一个单一轧道中能够得到的厚度的最大减小量决定于钢的等级,带钢的初始尺寸和轧机的容量。一般可以说,单一轧道产生的厚度最大减小约为30%,通常最大为25%。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利用本专利技术时,热轧带钢的厚度减小10~60%,最好减小10~40%,这个减小量决定于带钢的初始厚度和所希望的最终厚度。带钢在1050℃和1200℃之间的温度下退火,然后,在冷拉伸之前冷却至室温。带钢在带钢拉伸机中进行冷拉伸,带钢拉伸机可以为任何已知的形式,例如,在酸洗之前,用于去除热轧带钢表面氧化皮的那种。带钢最好是通过高度的延展和围绕辊子的弯曲的综合作用进行冷拉伸。冷拉伸过程进行至这个程度,即使带钢永久性地伸长,并因此使厚度减小2~10%。作为带钢高度延展和围绕着较小直径的辊子弯曲的综合作用结果,带钢宽度的减小是极小的,实际上可以忽略。因此,带钢厚度的减小实质上与所达到的伸长程度相适应。作为冷拉伸过程的结果,材料被增塑化,屈服点增加100兆帕的数量级,但在某些等级钢的情况下,仍然较高。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特点是,它可以连续地进行,这意味着该方法不包括任何反向的工序,例如,在不同工序之间的反向滚轧,重新绕卷或类似的反向工序,为了使连续过程成为可能,制造线最好以已知的方式,在制造链的开始和末端处,即在带钢的冷轧和接着的冷拉伸之前包括若干个带钢料仓,即所谓的打环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常还包括退火带钢的酸洗。虽然带钢也可以在冷拉伸过程以后进行酸洗,但最好是在冷拉伸之前酸洗。带钢最好在酸洗之前进行喷丸清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它具有的优点,与所生产的产品性质一起将从下述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清楚地了解。现在,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非常示意性表示根据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2较详细地表示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制造线。图3以较大的比例和较详细地表示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采用的冷拉伸机。图4为柱状图,它表示在冷拉伸之前和之后所达到的0.2试验应力值。图5表示用相应方法得到的最终的抗拉强度。图6为柱状图,它表示用不同的冷拉伸程度所得到的厚度的减小情况。图7表示以相应的方法,在不同的冷拉伸程度下,宽度减小的情况,和图8非常示意性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改良的制造线。非常示意性地表示在图1中的制造线包括一台要开卷的绕成盘状(卷取机)的热轧带钢开卷纹盘1,由单一的所谓Z-高度形的辊子台架2组成的冷轧机2,退火炉3,冷却箱4,喷丸机16,酸洗池5,冷拉伸机6和容纳光整加工过的带钢的重绕机7。图2更详细地表示制造线,其中,对于与图1相应的部件采用同一参考数字标注。除了上述的部件之外,制造线还包括剪切部件8,焊接机9,将从卷取机1取出的热轧带钢11A送往剪切部件8和焊接机9的带钢送料器10,一般用12表示的热轧带钢打环装置,测量辊轧机2上游热轧带钢11A的厚度的厚度测量装置13和测量冷轧机2下游的冷轧带钢11B的厚度的厚度测量装置14,喷丸机16,在酸洗池5下游的擦拭和冲洗箱17,一对导向滚子18,冷拉伸机6,用于存贮冷轧和冷拉伸光整过的带钢11F的,一般用20表示的打环装置,前送料器21和用于操作重绕机7的,合在一起用22表示的驱动马达和动力传动装置。制造线还包括大量的导向滚子,方向改变滚子和包括二个或四个轧辊的S-轧机组件。S-轧机组件由在焊接机9下游的两轧辊S-轧机25,在冷轧机2上游的两轧辊S-轧机26,在冷轧机2和退火炉3之间的四轧辊S-轧机27,在冷拉伸机6上游的四轧辊S-轧机28,在冷拉伸机6下游的两轧辊S-轧机29,带钢中心导向装置19,带钢料仓20和在打环装置20与重绕机7之间的终端两轧辊S-部件31组成。S-轧机的原本功能为增加或减小带钢的张力和保持带钢在拉紧状态。热轧带钢打环装置12包括方向改变滚子34,35,36和37,其中,滚子35以已知的方式与带钢拉紧部件连接。相应地,冷轧带钢打环装置20包括方向改变滚子39,40,41,42,43和44,其中,滚子40也用已知的方式与带钢拉紧部件连接。图2所示的制造线按下述方式工作。假如制造处在图中所示的阶段,即热轧带钢打环装置12和冷轧带钢打环装置20包含有给定数量的带钢,热轧带钢11A正在从卷取机1上开卷,而光整完毕的带钢11F正在绕缠在重绕机7上。该线由几个驱动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热轧不锈钢带钢,特别是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的方法,目的是减小厚度和增加所述带钢的机械强度,其特征是,-对热轧带钢进行冷轧,使其厚度减小至少10%达到比光整加工完毕的产品的期望最终厚度至少大2%和至多大10%的厚度;-在1050℃ 和1250℃之间的温度下对这样冷轧出来的带钢进行退火;-在所述退火过程之后,冷拉伸带钢,使带钢增塑化和永久伸长,从而使厚度减小2~1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登俊盖尔克里斯特海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达拉瑞特公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