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6061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该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三条对称设置在转轴外表面的接线槽,转子引出线对称设置在该接线槽中;在转轴外还套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引出线的固定套。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采用接线槽取代了现有的直孔和斜孔。首先,在轴的表面加工槽要比在轴心加工孔难度小,这降低了转轴的加工难度;其次,在组装电机时,装配工只需将转子引出线压入接线槽中,并在转轴外套上固定套即可,不需要将电缆穿入孔中,简化了装配操作,降低了装配难度;最后,通过采用接线槽取代直孔和斜孔,消除了可能划伤转子引出线的尖角,减轻了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磨损,避免了转子对地故障的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绕线式转子电机中,转子的引出线采用如图I和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SP在转轴01的非传动端加工一个与转轴01同轴的直孔010,直孔010的末端设置有穿透孔壁的斜孔011,在布线时,将电缆02从孔中穿出。采用上述的方式设置转子引出线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由于一般绕线式转子的转 子线圈端部到转轴非传动端端面的距离较远,这就要求直孔010必须具有足够的深度,同时还要考虑直孔010与转轴01之间的加工精度等问题,导致转轴01的加工难度较大;其次,对于大型绕线式转子,特别是转子接变频器的双馈风力发电机,其转子电流大,相应的其转子引出电缆02很粗,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接线方式会造成电缆02穿入困难,装配难度大;最后,由于斜孔011和直孔010的交界处形成了一个尖角03,从孔中穿过的电缆02会贴在此尖角03上,受电机运行时振动的影响,尖角03会不断电缆02摩擦,造成电缆02损坏,形成转子对地故障。由以上所述,在现有电机中,转子引出线的固定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通过改变转子引出线的连接方式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通过改变转子引出线的连接方式,以实现降低转轴加工难度和电机的装配难度,并减轻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磨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在电机转轴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条接线槽,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对称设置在接线槽中;还包括套设在转轴外侧并将转子引出线固定在接线槽中的固定套。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三条接线槽均匀的设置在转轴的外表面上。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六条接线槽均匀的设置在转轴的外表面上。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九条接线槽均匀的设置在转轴的外表面上。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转子引出线为铜排,铜排与转轴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转子引出线为电缆。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电缆与接线槽之间填充有用于固定电缆的密封胶。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接线槽的宽度小于电缆的直径。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接线槽为矩形槽、圆形槽或横截面为其它形状的异形槽。优选地,在上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固定套(4)为金属套筒或为由无纬带缠绕成的固定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在电机转轴的外表面 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条接线槽,转子引出线对称设置在该接线槽中;在转轴外还套设有用于固定转子引出线的固定套。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采用接线槽取代了现有电机中的直孔和斜孔。首先,相对来说,在轴的表面加工槽要比在轴心加工孔难度小,这降低了转轴的加工难度;其次,在组装电机时,装配工只需将转子引出线压入接线槽中,并在转轴外套上固定套即可,不需要将电缆穿入孔中,简化了装配操作,降低了装配难度;最后,通过采用接线槽取代直孔和斜孔,消除了可能划伤转子引出线的尖角,减轻了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磨损,避免了转子对地故障的出现。由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通过采用接线槽取代了现有电机中的直孔和斜孔,降低了转轴加工难度和电机的装配难度,并减轻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的磨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电机中转轴非传动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采用铜排作为转子引出线的转轴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图1-6中转轴01、直孔010、斜孔011、电缆02、尖角03 ;转轴I、接线槽2、转子引出线3、固定套4、铜排5、绝缘层6。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通过改变转子引出线的连接方式,以实现降低转轴加工难度和电机的装配难度,并减轻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磨损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在电机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I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三条接线槽2,转子引出线3对称设置在该接线槽2中。同时,还包括固定套4,固定套4套设在转轴I外,并将转子引出线3固定在接线槽2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首先,在轴的表面加工槽要比在轴心加工孔简单,因此,通过采用接线槽取代现有电机中的直孔和斜孔,可以降低转轴的加工难度;其次,通过将转子引出线固定在转轴表面的接线槽中,省去了将电缆穿入孔中的繁琐,简化了装配操作,同时降低了装配的难度;最后,由于消除了直孔和斜孔交界面出的尖角,降低了在振 动环境中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的磨损。由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通过采用接线槽取代了现有电机中的直孔和斜孔,降低了转轴加工难度和电机的装配难度,并减轻转轴对转子引出线的磨损。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三条接线槽,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布线的需求,接线槽的数量还可以为六条或九条等。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转轴在旋转过程中更加平稳,其每一横截面都应为中心对称图形,即上述的接线槽应在转轴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线材的需求,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接线槽2可以为矩形槽、圆形槽或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异型槽,其具体的类型应当在电机的设计过程中依照需要进行选择。同样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转子引出线端部所连接的接头可以为一字型接头、“7”型接头或者为其他异形接头。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转子引出线为电缆。为了将其更牢固地固定在接线槽中,利用密封胶填充电缆与接线槽之间的缝隙,从而利用密封胶的粘性和摩擦力使电缆不易从接线槽中脱出。同时,在加工接线槽时,使其宽度小于电缆的直径,可以使电缆卡在接线槽中,利用电缆绝缘层自身的弹性使其固定在接线槽中。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转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中,采用铜排5作为转子引出线,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转子对地故障,在铜排5和转轴I之间设置了绝缘层6,如图5所示。铜排又称铜母线、铜母排或铜汇流排,是由铜材质制作的,截面为矩形或倒角矩形的长导体。铜排具有电阻率低、可塑性强的优点。由于铜排的质量均一,采用铜排作为转子引出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转轴(1)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条接线槽(2),所述电机的转子引出线(3)对称设置在所述接线槽(2)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1)外侧并将所述转子引出线(3)固定在所述接线槽(2)中的固定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式转子电机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转轴(I)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三条接线槽(2),所述电机的转子引出线(3)对称设置在所述接线槽(2)中;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I)外侧并将所述转子弓丨出线(3 )固定在所述接线槽(2 )中的固定套(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接线槽(2)均匀的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六条所述接线槽(2)均匀的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子引出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九条所述接线槽(2)均匀的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良李进泽阳辉力龙英睿邓方林陈国旗邹强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