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及发卡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503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及发卡机,卡片厚度调节装置设置在走卡通道的出口处,走卡通道具有底板;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与齿轮传动组传动连接、可上下移动的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底部并与走卡通道的底板平行的限卡杆,限卡杆与底板之间的间隙构成卡片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杆与齿轮传动组的配合,可精确的调节发卡机的走卡通道的卡片出口间隙,不仅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厚度的卡片的分类发送,还可避免卡片多发或卡死等现象,而且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发卡机的应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卡片发送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及发卡机
技术介绍
发卡机广泛应用在停车场、酒店以及车站等场所,现有的发卡机一般只能一次固定发送一种类型的卡片,也有部分发卡机可以对卡片出口间隙进行调节,但是其调节操作不够灵活,调节精度不够准确,容易造成多发或卡死等现象;另外,也有部分发卡机具备多个卡箱,虽然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卡片的分类发送,但是由于其需要设计多个发卡箱,因此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送不同厚度卡片且发卡准确率高的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及发卡机。本技术提出一种卡片厚度调节装置,所述卡片厚度调节装置设置在走卡通道的出口处,所述走卡通道具有底板;所述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与所述齿轮传动组传动连接、可上下移动的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底部并与所述走卡通道的底板平行的限卡杆,所述限卡杆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卡片的出口。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组通过固定件与外部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固定板,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主动轮和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两端面均夹持在所述两固定板之间;所述王动轮的固定轴固定在所述两固定板上;所述从动轮具有带内齿的中心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两固定板,并套在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孔内,与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孔的内齿啮合。优选地,所述底板上方位于所述卡片厚度调节装置的一侧设有卡箱;所述走卡通道在靠近出口处的所述底板的上下分别设有上、下压轮,所述上压轮位于所述卡箱内;所述上压轮通过杠杆调节机构与所述螺杆下部连接,随所述螺杆的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对应向下或向上移动。优选地,所述杠杆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弹簧及与外部固定的中心轴,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套在所述中心轴上且可相对该中心轴旋转;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上压轮的转轴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杆的下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所述限卡杆的顶面;所述连接杆还套在所述螺杆上。优选地,所述走卡通道在远离所述出口处且位于所述卡箱及底板的下方的位置设有传送轮;所述卡箱内的卡片经所述上压轮逆向转动拆分落入所述走卡通道的底板上,并由所述传送轮传送至所述上、下压轮之间送至出口处。优选地,所述弹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用于拆分卡片的弯曲状的挡卡片,所述挡卡片由所述弹簧处延伸至所述卡箱内及至所述上压轮的入卡处。优选地,所述挡卡片的末端向内卷曲。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发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卡片厚度调节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及发卡机,通过螺杆与齿轮传动组的配合,可精确的调节发卡机的走卡通道的卡片出口间隙,不仅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厚度的卡片的分类发送,还可避免卡片多发粘连或卡死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发卡机发卡的准确性,减少人员调节与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具有卡片厚度调节装置的发卡机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卡片厚度调节装置与上压轮的连接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卡片厚度调节装置与上压轮的连接侧视图。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ー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卡机,该发卡机包括用于装卡片6的卡箱2,卡箱2底部设有走卡通道3,卡箱2的ー侧设有卡片6厚度调节装置,且卡片6厚度调节装置设置在走卡通道3的出口处35,用于调节走卡通道3的出口间隙;卡箱2底部在走卡通道3的出口处35设有卡片6输出口。上述走卡通道3由底板31以及用于传送卡片6的传送轮34和压轮组构成,传送轮34和压轮组通过相应的电机7驱动,其中压轮组设置位置靠近走卡通道3的出ロ处35,包括相対的上压轮32和下压轮33,上压轮32和下压轮33分别位于走卡通道3底板31的上方和下方,且上压轮32位于卡箱2内;上压轮32与下压轮33通过啮合传动方式可以实现对卡片6的传送,此外,上压轮32还具有拆分卡箱2内的卡片6的功能。 传送轮34设置位置远离走卡通道3的出口处35,且位于卡箱2及底板31的下方。在工作吋,下压轮33及传送轮34分别由相应的电机7带动旋转,下压轮33同时带动上压轮32逆向转动,在上压轮32逆向转动时,位于卡箱2底部的卡片6经上压轮32拆分落入走卡通道3的底板31上,并由传送轮34传送至上、下压轮32、33之间,通过上、下压轮32、33的啮合传动传送至走卡通道3的出口处35。请參照图I、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片6厚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螺杆13和限卡杆14,其中所述齿轮传动组通过固定件15与外部固定,该固定件15包括相互平行且水平的上下两固定板151、152,齿轮传动组容置于两固定板151、152之间。齿轮传动组包括主动轮11和与主动轮11啮合的从动轮12,主动轮11与从动轮12的两端面均夹持在上述两固定板151、152之间,也就是说,主动轮11与从动轮12的中心轴43线与两固定板151、152垂直。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1中心套设有固定轴111,且主动轮11的固定轴111穿套并固定在两固定板151、152上;从动轮12具有带内齿的中心孔,上述螺杆13穿过两固定板151、152且套在从动轮12的中心孔内,螺杆13的外螺纹与从动轮12的中心孔的内齿啮合,当主动轮11受外力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12旋转,旋转的从动轮12通过中心孔内的内齿与螺杆13啮合,带动螺杆13旋转,由于从动轮12夹持在两固定板151、152之间,使得两固定板151、152限制了从动轮12的上下移动,因此,螺杆13在从动轮12的驱动下可做上下移动。上述限卡杆14设置在螺杆13的底部,并与走卡通道3的底板31平行,限卡杆14与底板3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卡箱2内的卡片6的出口,通过螺杆13的上下移动即可调节限卡杆14与底板31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实现发送不同厚度的卡片6。由于本实施例采用螺杆13与齿轮的配合来调节卡片6出口的间隙,充分利用了螺杆13螺距的可精细化设置的特点,使得卡片6的出口间隙能够得到精确的调节,从而提高了卡片6的发送准确率,有效防止卡片6的多发或卡死等现象。 此外,为了使提高走卡通道3传输卡片6的准确率,并更好的对卡箱2内卡片6的拆分,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杠杆调节机构4,用来调节上压轮32与下压轮33之间对卡片6的走卡压力或者说摩擦力。上压轮32通过杠杆调节机构4与螺杆13下部连接,使得上压轮32可以随螺杆13的向上或向下移动而对应向下或向上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杠杆调节机构4包括固定架41、弹簧42以及与外部固定的中心轴43,其中固定架41的中部套在中心轴43上且可相对该中心轴43旋转,类似形成一杠杆;固定架41的一端套设在上压轮32的转轴321上,其另一端通过连接杆44连接弹簧42的一端,弹簧42套设在螺杆13的下部,弹簧42的另一端抵住限卡杆14的顶面;同时连接杆44还与弹簧42 —同套在螺杆13的下部。本实施例中走卡通道3包括两压轮组,对应两压轮组的两个上压轮32,杠杆调节机构4包括两个固定架41,两个固定架41远离上压轮32的一端分别连接上述连接杆44的两端,该连接杆44的中部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厚度调节装置设置在走卡通道的出口处,所述走卡通道具有底板;所述卡片厚度调节装置包括:齿轮传动组,与所述齿轮传动组传动连接、可上下移动的螺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杆底部并与所述走卡通道的底板平行的限卡杆,所述限卡杆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卡片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