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制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三辊行星轧机芯棒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471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芯棒材料为钴基合金,克服了铜及铜合金在轧制管材时,芯棒使用寿命短,管内壁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钴基合金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0.4-1.5,Si0.1-2.0,Mn0.1-2.0,P<2.0,S<2.0,Cr23-30,Ni5.0-20,Fe<5.0,Mo微量,Co余量,该合金的强度、耐磨损、抗氧化、抗热疲劳、抗热冲击等综合性能优良,是铜及铜合金的轧制效果良好的芯棒材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领域,尤其是钴基合金。
技术介绍
利用三辊行星轧机对铜及铜合金铸坯轧制管材时,由于管外轧辊的摩擦,使铜管温度升高到700℃以上,对位于铜坯内孔的芯棒,因为完全包裹在铜管内部,其温度也会达到700℃以上,同时受到轧辊传递过来的压力和扭曲力矩等复杂力系的作用,会对管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目前最常用的芯棒材料是CoCr28MoNi,因本身性能不理想,在轧制时使管壁表面产生裂纹,甚至造成断裂,严重影响了轧制质量,而且每个芯棒一般只能轧制30吨左右,使用寿命短,加大了芯棒材料的消耗。为了保证轧管内表面光滑,不产生裂纹,提高芯棒的使用寿命,就必须要求芯棒材料本身具有高强度、耐磨损、抗氧化、抗热疲劳、抗热冲击等良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对铜及铜合金管材轧制效果好的三辊行星轧机芯棒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钴基合金作为芯棒材料,由下列元素组成,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碳 0.4-1.5硅 0.1-2.0 锰0.1-2.0磷<2.0硫<2.0铬23-30镍5.0-20铁<5.0钼微量钴余量由上述组分组成的钴基合金强度高,瞬时性能好,在800℃-900℃,合金断裂应力差值能保持在4kg/mm2以上。在长期使用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使用寿命长,材料晶粒较细,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裂纹,保证铜管内表面的光滑性。所以本专利技术钴基合金是三辊行星轧机对铜及铜合金铸坯进行轧制的良好的芯棒材料。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铸造炉中制出外形为圆柱形的钴基合金,组成钴基合金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 0.4-1.5,Si 0.1-2.0,Mn 0.1-2.0,P<2.0,S<2.0,Cr 23-30,Ni 5.0-20,Fe<5.0,Mo微量,Co余量。本专利技术钴基合金的表面硬度HRC值大于35;当工作温度在600℃-800℃时,拉伸强度大于40kgf/mm2,塑性大于10%;在800℃-900℃时,断裂差值大于4kg/mm2,高温下持久性好;在900℃空气介质中,经100小时,增重率小于0.1g/m2-h;所以在温度较高时,抗氧化性能较好;合金的铸造组织晶粒为1级晶粒。权利要求1.一种轧制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三辊行星轧机芯棒材料,其特征为钴基合金,由下列元素组成,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碳 0.4-1.5硅 0.1-2.0锰 0.1-2.0磷 <2.0硫 <2.0铬 23-30镍 5.0-20铁 <5.0钼 微量钴 余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芯棒材料为钴基合金,克服了铜及铜合金在轧制管材时,芯棒使用寿命短,管内壁产生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钴基合金各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C 0.4-1.5,Si 0.1-2.0,Mn 0.1-2.0,P<2.0,S<2.0,Cr 23-30,Ni5.0-20,Fe<5.0,Mo微量,Co余量,该合金的强度、耐磨损、抗氧化、抗热疲劳、抗热冲击等综合性能优良,是铜及铜合金的轧制效果良好的芯棒材料。文档编号B21B25/00GK1778485SQ0212346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赵炳堃, 关新明, 张习刚, 董志强 申请人:新乡无氧铜材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制铜及铜合金管材的三辊行星轧机芯棒材料,其特征为钴基合金,由下列元素组成,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碳0.4-1.5硅0.1-2.0锰0.1-2.0磷<2.0硫<2.0   铬23-30镍5.0-20铁<5.0钼微量钴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炳堃关新明张习刚董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无氧铜材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