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6469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管理系统应能对每个光纤端口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光纤的快速连接,并且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技术方案是: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手持信号转换器,以及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连接的光纤控制器,所述光纤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
,尤其是ー种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具体可用于通信行业光缆交接箱、光纤配线架(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0DF)、光纤总配线架(Optical fiber Main Distribution Frame,简称 OMDF)的光纤智能化管理。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运营商都在进行宽带提速,光进铜退是该宽带提速工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光与铜截然不同的物理特性,光纤与铜缆并不能简单地替换;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在于,光纤是ー种无源线路,这意味着运营商无法通过电路的打开与闭合(即电路的通、断),来直观地判断光纤是否在工作。光缆交接箱是ー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 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光网络中的接续节点数量比较多,网络资源连接管理复杂,这些对于动辄负责成千上万条光纤维护的网络运维部门来说,是ー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目前,在光纤网络开通前,运营商平均需要花费25分钟用于光纤连接关系的查找、确认,操作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也有待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ー种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能对每个光纤端ロ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光纤的快速连接,并且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手持信号转换器,以及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连接的光纤控制器,所述光纤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手持信号转换器包括第一单片机Ul及其外围电路;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机无线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GSM芯片U8以及与其连接的SM卡,GSM芯片的/IGT、RXD、TXD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4、PD0、PD1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光纤控制器连接,该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通信芯片U5,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T2IN、R0UT2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1、PAO引脚连接;第二通信芯片的T20UT、RIN2引脚与光纤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光纤控制器包括第二单片机UlO及其外围电路;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三通信模块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模块包括第三通信芯片U13,第三通信芯片的T2IN、R0UT2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PC2、PC1引脚连接,第三通信芯片的T20UT、RIN2引脚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进行通信;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四通信模块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四通信模块包括第四通信芯片U11,第四通信芯片的di、ro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roi、roo引脚连接;第四通信芯片的RE、DE引脚并联后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包括第三单片机U14、与光纤控制器通信的第五通信模块、一体化盘地址识别模块、光纤端ロ识别模块,以及指示端ロ状态的LED模块;所述第五通信模块包括第五通信芯片U16的DI、R0引脚分别与第三单片机的H)l、PDO引脚连接,第五通信芯片的RE、DE引脚并联后与光纤控制器通信;所述一体化盘地址识别模块包括一地址识别芯片U15,该地址识别芯片的QH、CLK、SH/LD引脚分别与第三单片机的PC3、PC4、PC5引脚连接,该地址识别芯片连接有端子J1,该端子的I号引脚连接电源,2号引脚接地,端子的3 7号引脚分别与地址识别芯片的P(TP4接ロ连接,端子的8号、9号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通信芯片U16的B、A引脚连接,端子 的10、11、12、14号引脚分别与第三单片机的ro3、PC6、PB5、PB4引脚连接;所述光纤端ロ识别模块包括ー组与光纤端ロ数量相等的电端ロ,每个电端ロ分别通过两个并联的电阻与电源连接,同时每个电端ロ分别与第三单片机的ー个I/O引脚连接;所述LED模块包括ー组与光纤端口数量相等的LED以及若干个锁存移位寄存器,每个LED分别与锁存移位寄存器的并行数据输出引脚连接,锁存移位寄存器的SER、RCLK、SCLK引脚分别与第三单片机的PC0、PC1、PC2引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控制器通过第四通信模块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的第五通信模块连接,检测各一体化盘的地址,以及每个一体化盘上各个光纤端ロ的工作状态,生成数据表后通过第三通信模块传送给手持信号转换器的第二通信模块;手持信号转换器的第一通信模块通过无线连接,实时地将数据传送给控制主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主机接收到端ロ信息后进行处理,然后将需要光纤连接的端ロ信息通过手持信号转换器传送给光纤控制器,光纤控制器发出指令,传送至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点亮一体化盘上需要光纤连接的两个端ロ的LED,操作人员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光纤将这两端ロ连接;即控制主机可以生成需要操作的光纤端ロ信息,下发给手持信号转换器,同时可以收集手持信号转换器上传的光纤端ロ信息,并对这些端ロ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光纤控制器检测一体化盘上各光纤端ロ的工作状态,然后根据控制主机下发的指令点亮需要连接的两个端ロ的LED,使得操作人员无需人工分析光纤端ロ,操作过程比较直观,使用方便,结构简単,可大大地节约人力物力,有利于实现整个光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是图I中手持信号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图I中光纤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图I中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I、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手持信号转换器2,以及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连接的光纤控制器3,所述光纤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4连接;控制主机与手持信号转换器之间无线连接,手持信号转换器与光纤控制器之间有线连接,光纤控制器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之间有限连接,形成ー个管理网络。如图2所示,所述手持信号转换器包括作为数据处理中心的第一单片机Ul (推荐采用ATmega32L-8AI)及其外围电路,第一单片机的外围电路包括充电模块(主控芯片为U3,采用BQ2057C)、电压转换及稳压模块(主控芯片为Ul、U4,分别采用LM431、 LP2985-33D)、触摸屏模块(触摸屏通过接ロ JPl与第一单片机连接,接ロ推荐采用HEADER 13X2,触摸屏为常规触摸屏)以及信息储存单元(主控芯片为U6、U7,推荐采用AT24C256)。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机无线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GSM芯片U8 (推荐采用TC35I)以及与其连接的SM卡插槽U9 (插有SM卡),GSM芯片的/IGT, RXD, TXD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4、H)0、roi引脚连接,该GSM芯片也配置有常规的外围电路,其电路结构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光纤控制器连接,该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通信芯片U5 (推荐采用MAX3232S0P),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T2IN、R0UT2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1、PA0引脚连接;第二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1)、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手持信号转换器(2),以及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连接的光纤控制器(3),所述光纤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主机(I)、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手持信号转换器(2),以及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连接的光纤控制器(3),所述光纤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信号转换器包括第一单片机Ul及其外围电路;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一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机无线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包括GSM芯片U8以及与其连接的SM卡,GSM芯片的/IGT、RXD、TXD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4、PDO, PDl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单片机通过第二通信模块与光纤控制器连接,该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通信芯片U5,所述第二通信芯片的T2IN、ROUT2引脚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的PAUPAO引脚连接;第二通信芯片的T20UT、RIN2引脚与光纤控制器进行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型光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控制器包括第二单片机UlO及其外围电路; 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三通信模块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进行通信,该第三通信模块包括第三通信芯片U13,第三通信芯片的T2IN、ROUT2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PC2、PC1引脚连接,第三通信芯片的T20UT、RIN2引脚与手持信号转换器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单片机通过第四通信模块与一体化盘的智能控制器进行通信,所述第四通信模块包括第四通信芯片U11,第四通信芯片的DI、RO引脚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的HH、P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风华江国强帅光举陈建平汪敏林啸洋袁铖陈君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