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391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置式蒸发器,包括入口管、出口管、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和若干扁管,所述第一集液管通过扁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连通,所述扁管之间设置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扁管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由于翅片宽度大于扁管的宽度,其冷凝水便可以通过翅片流动,解决了冷凝器易结冰、结霜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置式平行流蒸发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空调系统中多使用圆铜管套铝翅片式的蒸发器。当使用全铝材料的平行流蒸发器时,由于此种蒸发器的特殊结构使得冷凝水排水不畅,冷凝水在蒸发器表面形成水膜或水桥,降低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排水不畅是平行流蒸发器在空调系统应用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给蒸发器增加亲水镀层或改进翅片的结构以增加冷凝水排量。但这些方案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而对翅片结构进行改进往往涉及到成本高昂的模具改造问题,对排水效果的增强也很有限。还有一种蒸发器,由集液管、扁管和翅片构成,集液管通过扁管4'连通,翅片7'设置在扁管之间,其中扁管的宽度与翅片相同。这种 结构的蒸发器由于冷凝水没有排水槽,在蒸发器表面形成的水膜或水桥时容易造成结冰或结霜现象,影响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结冰结霜的顶置式蒸发器。为此,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顶置式蒸发器,包括入口管、出口管、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和若干扁管,所述第一集液管通过扁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连通,所述扁管之间设置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扁管的宽度。所述所有扁管的两外侧还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与扁管之间也设有所述翅片。本技术的这种结构,将翅片的宽度设置成比扁管的宽度大,蒸发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便会通过翅片流动而排出,不会在翅片与扁管之间进行扩散,因而就解决了结冰或结霜的现象,提高了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有关细节。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I沿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这种顶置式蒸发器,包括入口管2、出口管I、第一集液管3、第二集液管8和若干扁管4,所述扁管4内具有冷媒流通孔,本实施例给出了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I同时与所述第一集液管3连通,所述第一集液管3通过扁管4与所述第二集液管8连通,所述扁管4之间设置翅片7,所述翅片7的宽度大于所述扁管4的宽度。所述所有扁管4的两外侧还设置有边板6,所述边板6与扁管4之间也设有所述翅片7,形成一个完整的顶置式蒸发器。由于翅片7的宽度大于扁管4的宽度,当在蒸发器表面产生冷凝水后,便通过上一排的翅片7滴到下一排的翅片而排出,不会在扁管4上进行扩散,使得冷凝水排放不畅而造成结冰结霜现象,因此,极大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本技术的这种,不必在翅片的结构以及蒸发器亲水镀层上大费周章,只要将原有的翅片宽度比扁管的宽度设计的宽,一般来说,扁管的宽度为16毫米,翅片的宽度为20毫米就可以解决结冰结霜现象,结构和思路及其简 单,易于实施,对于蒸发器生产厂家来说,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置式蒸发器,包括入口管、出口管、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和若干扁管,所述第一集液管通过扁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连通,所述扁管之间设置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宽度大于所述扁管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置式蒸发器,包括入口管、出口管、第一集液管、第二集液管和若干扁管,所述第一集液管通过扁管与所述第二集液管连通,所述扁管之间设置翅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定旭李广陈博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尔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