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315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包括承重梁、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调节杆及右调节杆,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的上端相互呈倒“V”字形连接并均固定在承重梁两端,左调节杆与左固定杆的下端套接,右调节杆与右固定杆的下端套接,左调节杆、右调节杆上分别固定有相互套接的左连杆和右连杆,且左固定杆与左调节杆、右固定杆与右调节杆、左连杆与右连杆上均开有若干相配的定位孔,并均通过穿过定位孔的定位销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举升车辆意外滑落时可支撑和隔挡车辆,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高度可调,能适应车辆的不同举起高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举升机的辅助防护用具,尤其是涉及ー种防护用承重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为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需对汽车进行各种安全性能开发试验。在毎次整车试验前都需要进行车辆准备,且经常需要使用举升机将试验车辆举起协助工作的完成。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5137U,公告日1992年2月5日,公开了ー种平行四连杆汽车升降机,由四根等长的导向连杆将托车架和底盘架连在一起,推力杆设在导向连杆之间,推力杆的两端分别与托车架和底盘架活动连接,通过安装在推力杆和推力架之间 的液压举升缸所产生的推力,推动推力杆将托车架上的汽车举起,本技术的受カ方式比较合理,因此只需较小的举升カ就能将汽车升起。其不足之处是,该举升机在举升起车辆后,举起的车辆下方没有设置车辆意外滑落时用于支撑的保护装置,因此不能保证在车辆下方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易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汽车举升机在举升起车辆后,举起的车辆下方没有设置车辆意外滑落时用于支撑的保护装置,不能保证在车辆下方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易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了ー种放置在举升起车辆下方的用于支撑和隔挡意外滑落的车辆,且结构稳定、安全性高、高度可调节的防护用承重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包括承重梁及设于承重梁两端的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与调节杆,所述的固定杆上端与承重梁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与固定杆下端套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调节杆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本技术放置在举起的车辆下面,在举起的车辆意外滑落时能起到支撑和隔挡车辆的作用,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承重梁用干支撑和隔挡从举升机上意外滑落的车辆,所述的调节杆与固定杆下端套接,且设有第一定位机构,使得调节杆可沿固定杆滑动,通过调节固定杆与调节杆之间的长度来调节承重梁的高度,以适应车辆的不同举起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杆包括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所述的调节杆包括左调节杆与右调节杆,所述的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的上端相互呈倒“ V”字形连接,并均与承重梁固定连接,所述的左调节杆与左固定杆的下端套接,所述的右调节杆与右固定杆的下端套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左固定杆与左调节杆、右固定杆与右调节杆上的若干相配的定位孔,所述的左固定杆与左调节杆、右固定杆与右调节杆均通过穿过述定位孔的定位销固定连接。左固定杆与右固定杆的上端相互呈倒“V”字形连接,并均与承重梁固定连接,使得承重梁在放置时不会左右傾斜,提高稳定性,同时还可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进ー步提高安全性,而左调节杆和右调节杆分别与左固定杆、右固定杆的下端套接,套接的连接方式使得左调节杆、右调节杆分别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上滑动时,左固定杆、右固定杆能起到导轨的作用,且左调节杆、右调节杆不易从左固定杆、右固定杆中滑脱,使得滑动更加流畅、方便,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的配合固定,定位准确,调节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左调节杆与右调节杆之间设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调节杆、右调节杆上的左连杆、右连杆,所述的左连杆与右连杆套接,且左连杆与右连杆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加强结构用于提高整个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左连杆、右连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左调节杆、右调节杆上,且左连杆与右连杆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在左连杆与右连杆、左固定杆与左调节杆、右固定杆与右调节杆固定后,能相互之间配合构成三角形,稳定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左连杆与右连杆上的若干相配的定位孔,所述的左连杆与右连杆通过穿过定位孔的定位销固定连接。在左调节杆与右调节杆滑动时,左连杆与右连杆之间的横向距离也会等比例缩短,只要滑动左调节杆、右调节杆使承重梁位于合适的高度且定位孔对齐后,再通过穿过定位孔的定位销使左固定杆与左调节 杆、右固定杆与右调节杆、左连杆与右连杆固定即可,定位销与定位孔这种孔销连接,不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准确性高。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在举升车辆意外滑落时可支撑和隔挡车辆,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高度可调,能适应车辆的不同举起高度;(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承重梁1,左固定杆2,右固定杆3,左调节杆4,右调节杆5,左连杆6,右连杆7,定位孔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包括承重梁I、左固定杆2、右固定杆3、左调节杆4及右调节杆5,左固定杆2与右固定杆3的上端相互呈倒“V”字形连接并均固定在承重梁I两端,左调节杆4与左固定杆2的下端套接,右调节杆5与右固定杆3的下端套接,左调节杆4、右调节杆5上分别固定有相互套接的左连杆6和右连杆7,且左固定杆2与左调节杆4、右固定杆3与右调节杆5、左连杆6与右连杆7上均开有若干相配的定位孔8,并均通过穿过定位孔8的定位销固定连接。使用时,先将车辆用举升机举起,再在举起的车辆下面放置两个所述的防护用承重架,这样在举升车辆意外滑落时,防护用承重架可以支撑和隔挡车辆,避免车辆直接滑落造成安全事故,当需要调节防护用承重架的高度时,先拔出定位孔8中的定位销,再沿左固定杆2、右固定杆3分别滑动左调节杆4、右调节杆5,此时左连杆6与右连杆7之间的长度也会随之等比例缩短,待承重梁I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再微调左调节杆4与右调节杆5,使左固定杆2与左调节杆4、右固定杆3与右调节杆5、左连杆6与右连杆7之间的定位孔8对齐后,再插 入定位销,将左固定杆2与左调节杆4、右固定杆3与右调节杆5、左连杆6与右连杆7固定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包括承重梁(1)及设于承重梁(1)两端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与调节杆,所述的固定杆上端与承重梁(1)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与固定杆下端套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调节杆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用承重架,包括承重梁(I)及设于承重梁(I)两端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杆与调节杆,所述的固定杆上端与承重梁(I)固定连接,所述的调节杆与固定杆下端套接,且所述的固定杆与调节杆之间设有第一定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防护用承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包括左固定杆(2)与右固定杆(3),所述的调节杆包括左调节杆(4)与右调节杆(5),所述的左固定杆(2)与右固定杆(3)的上端相互呈倒“V”字形连接,并均与承重梁(I)固定连接,所述的左调节杆(4)与左固定杆(2)的下端套接,所述的右调节杆(5)与右固定杆(3)的下端套接,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左固定杆(2)与左调节杆(4)、右固定杆(3)与右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进郑利群韩胜军韩刚刘卫国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