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14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振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包括顶板、底板、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特征是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或/和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与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共同构筑浮置道床结构,使浮置板的预制式生产和吊运式施工成为可能,通过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实现了预制短板的纵向及横向限位,保障了浮置道床结构在行车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施工速度,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振动控制领域,涉及ー种铁路浮置道床的隔振装置,具体是ー种浮置道床中用于支撑浮置板的板端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和噪声是人们公认的影响面最为广泛的ー种公害,也是近年来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ー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是构件浮置技术,典型的是浮置道床技术,其隔振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专利号为ZL200410035441. I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典型内置式浮置道床结构及相应隔振装置。但是现有浮置道床的施工周期普遍较长,标准浮置板长度为25m,最早全部在隧道内进行施工的速度只能实现平均每个工作组每天完成5m;而后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和青 岛隔而固公司共同研发出预制钢筋笼施工エ艺,即在地面先绑扎好钢筋笼后再吊装进入隧道内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方法,将每个工作组每天的工作进度提高到30m左右。可是由于钢筋笼尺寸较大,向隧道内运输时经常需要在隧道上开设专门的通道,十分不便,另外,钢筋笼施工法虽然大幅提高了施工进度,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エ期的要求,许多地铁隔振地段因エ期无法满足而被迫放弃使用浮置道床隔振技术,造成振动扰民的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或/和板端纵向限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其特征在于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或/和板端纵向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为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包括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为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件和锁紧垫块,纵向限位件上包含导向槽,锁紧垫块设置在导向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垫块由至少两个子锁紧垫块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浮置道床板端隔振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金属橡塑复合弹簧或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包括粘滞型阻尼器、小孔节流型阻尼器或高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廷辉毕湘利尹学军宋键刘加华平轶王建立刘扬黄俊飞董国宪范利辉孔祥斐薛松王乾安
申请(专利权)人: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