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2635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铁路道床,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包括浮置板,特征是浮置板为长度1.2~8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长度为1.2~8m的预制短板替代传统25m长的浮置板,实现了浮置板的预制式生产和吊运式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降低施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实用性强,安全可靠,性价比更高,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道床,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的轨道结构,具体可以是铁路、地铁、城市铁路、闻架轻轨、闻速铁路等道床。
技术介绍
振动和噪声是人们公认的影响面最为广泛的一种公害,也是近年来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现有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是构件浮置技术,典型的是浮置道床技术,其隔振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例如专利号为ZL200410035441. I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内置式浮置道床结构。但是现有浮置道床的施工周期普遍较长,标准浮置板长度为25m,最早全部在隧道内进行施工的速度只能实现平均每个工作组每天完成5m;而后上海申通地铁公司和青岛隔而固公司共同研发出预制钢筋笼施工工艺,即在地面先绑扎好钢筋笼后再吊装进入隧道内进行混凝土灌注的施工方法,将每个工作组每天的工作进度提高到30m左右。可是由于钢筋笼尺寸较大,向隧道内运输时经常需要在隧道上开设专门的通道,十分不便,另外,钢筋笼施工法虽然大幅提高了施工进度,但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工期的要求,许多地铁隔振地段因工期无法满足而被迫放弃使用浮置道床隔振技术,造成振动扰民的隐患。目前在其他领域有一些预制形式的高效施工方法,例如高架桥梁建设中普遍采用了分段预制桥身,然后现场吊装施工的技术方法,显著提高了施工速度。但是传统25m长度的浮置板一块重达70吨以上,现有隧道内吊装运输工具的承载能力只有10吨,相差太大,整体预制无法运输;即使可以运输,由于隧道内空间狭窄,多数是曲线地段,预制的长板很难适应多变的曲线要素,因此预制板技术一直无法在钢弹簧浮置板这类点支承浮置道床工程建设中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已经成为制约浮置道床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业内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减振环保要求,又可以实现预制浮置板构件,从而大幅提高施工速度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本技术预制式浮置板道床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为沿钢轨纵向长度为I. 2 S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连。为了提高平稳性,同时减少板端隔振装置的数量,可以利用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另外,为了控制预制短板的板体变形量,本技术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还可以增设弹性隔振器用于支撑预制短板,弹性隔振器内置在预制短板中或置于预制短板下方,预制短板与弹性隔振器之间还设置有调高垫片,预制短板由板端隔振装置及弹性隔振器共同弹性支承。相应的,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壁固定设置联结套筒,或者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安置槽。另外,当同时使用板端隔振装置和弹性隔振器时,优选的,一个板端隔振装置的垂向刚度为一个弹性隔振器垂向刚度的I. 5 5倍。这是因为,对于同样的预制短板端部最大下沉量,支撑点越靠外就越节省弹性元件,有利于降低成本,这种非均匀的垂向刚度分配技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济性更佳。所述板端隔振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时,为了使板端隔振装置对相邻预制短板的支撑能力实现基本均衡,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也就是说,尽可能保证每块预制短板下方的弹性无件和阻尼元件的数量相同。在此,所述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与相邻预制短板之间缝隙的延伸方向相同。板端隔振装置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弹性元件可以是螺旋钢弹簧、碟簧、橡胶弹簧、聚氨酯弹簧、金属橡塑复合弹簧或空气弹簧;阻尼元件包括粘滞型阻尼器、小孔节流型阻尼器或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其中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元件具体可以是橡胶高阻尼元件或聚氨酯高阻尼元件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也可以集成为一体,例如采用高弹性、高阻尼的橡胶弹簧,既作为弹性元件使用,同时也作为阻尼元件使用。出于充分利用空间和方便维修更换板端隔振装置的考虑,本技术预制式浮置板道床中,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豁口,安装豁口处设有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对应的侧立面,通过安装豁口可以实现对板端隔振装置的装取。所述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所述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还包括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实际应用时,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中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及板端纵向限位装置的结构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可以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也可以由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构成;板端横向限位装置还可以由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构成。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可以由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构成,或由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构成;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也可以是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板端纵向限位装置还可以由纵向限位件和锁紧垫块构成,纵向限位件上包含导向槽,锁紧垫块设置在导向槽内。为了调整方便,锁紧垫块由至少两个子锁紧垫块组成,根据实际需要,不同的子锁紧垫块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本技术的板端隔振装置中,顶板与底板之间还可以设置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优选的,内部水平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元件集成为一体。当然,也可以预制短板之间设置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作为一种典型结构,独立的水平向限位装置可以由限位柱和缓冲件构成,限位柱固定在基础上或与基础设置成一体,缓冲件设置在限位柱与预制短板之间。为了补偿间隙、避免损伤和防止噪声,可以在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设置缓冲垫。另外,为了方便调整和消除间隙,预制短板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之间还可以设置调隙垫板。出于安全的考虑,板端隔振装置中还可以设置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以防止弹簧意外失效后,预制短板下沉量过大给轨道车辆运营安全形成的重大隐患,为保证实现上述目的,一般来说,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的限位行程小于10_。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结构,降低产品成本,可以将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器集成为一体。例如,板端隔振装置内的阻尼元件为粘滞剪切型阻尼器或剪切型高分子材料固体阻尼器,其由阻尼材料、柱塞和阻尼外筒构成,适当控制柱塞与板端隔振装置的底板之间的配合间隙或阻尼外筒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之间的配合间隙,使配合间隙满足行程小于10_的技术要求,即可以实现将弹簧失效垂向限位装置与板端隔振装置的阻尼器集成为一体。可以在板端隔振装置与基础间设置连接装置以防止板端隔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窜动,连接装置的结构多种多样,例如连接装置具体可以是板端隔振装置底板上设置的联接通孔以及基础上对应设置的地脚螺栓,利用地脚螺栓通过联接通孔可以实现将板端隔振装置固定在基础上,当然基于这种原理,连接装置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包括浮置板,其特征在于浮置板为沿钢轨纵向长度为.1. 2 Sm的预制短板,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下方设置有板端隔振装置,每端至少设置二个,板端隔振装置设置在预制短板与基础之间,板端隔振装置对称于预制短板的纵向中剖面设置,预制短板之间利用剪力铰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同时支承相邻的两块预制短板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隔振器,弹性隔振器内置在预制短板中或置于预制短板下方,预制短板与弹性隔振器之间还设置有调高垫片,预制短板由板端隔振装置及弹性隔振器共同弹性支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内壁固定设置联结套筒,或者预制短板的板体上设置容纳弹性隔振器的安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一个板端隔振器的垂向刚度为一个弹性隔振器垂向刚度的I. 5 5倍。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隔振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设置在板端隔振装置的顶板与底板之间,顶板上设置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沿板端隔振装置的横向中剖面对称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预制短板沿钢轨纵向的板体端部设置板端隔振装置的安装豁口,安装豁口处设有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对应的侧立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板端横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横向限位凸起。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横向限位装置包括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横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水平向限位装置包括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板端纵向限位装置挡靠在相邻预制短板端部的侧立面上或安装豁口处的侧立面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包括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锁紧螺母,或纵向限位板、调节螺栓和调隙垫片。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预制式浮置板道床,其特征在于板端纵向限位装置为板端隔振装置顶板上设置的纵向限位凸起。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廷辉毕湘利尹学军宋键刘加华平轶王建立刘扬黄俊飞董国宪范利辉孔祥斐薛松王乾安
申请(专利权)人: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尹学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