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脱圈具有更高抵抗性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527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27
一种轮胎(10),包括两个胎圈(20)和锚固在所述胎圈中的胎体增强件(60),所述胎圈包括多个环状增强结构(70),所述环状增强结构设置为形成平行于所述胎体增强件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锚固队列(71、72),所述胎圈在任一径向横截面中进一步包括附加硬化增强件(120),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在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端设置为与座形成胎圈部分(22)的切线(130)相距距离H1,该距离H1大于或等于在至少一个锚固队列的最接近所述切线的环状增强结构和所述切线之间的最小距离H0的20%,且小于或等于该最小距离H0的70%,垂直于所述切线对所述距离H1和H0进行测量,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轮胎的内表面相距轴向距离L1,所述轴向距离L1大于或等于所述胎圈的最大轴向宽度L0的50%,且小于或等于该最大轴向宽度L0的85%,所述第二端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端位于相同高度处或者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端位于相同高度处或者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选择所述第二端,使得分离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距离LA大于或等于所述环状增强结构的至少一个锚固队列的平均长度的30%,并且其中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120)由至少两个环状增强结构(124)的一个单一队列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客车的轮胎。其更具体地涉及适合于运动型公路行驶的轮胎。
技术介绍
当轮胎的充气压力降低且对轮胎施加横向ヵ时,轮胎因松动而脱圈(脱离其轮辋座)井随后从轮辋脱离,这种松动是轮胎的特征之一,其对于装配有轮胎的车辆的乘客安全性是重要的。因此,标准组织已经设定了待获得的目标值(例如中国标准GB/T 2978-2008)和对应的测试方法(例如中国标准GB/T 4502-2009中推荐的方法)。在专利US 3 662 597中也描述了测试方法的ー个实例,从而将圆锥模型应用于轮胎胎侧,然后増加施加到胎侧的压カ并记录胎侧的运动。在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the American Federal Road Safety Organization)的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Standard No. 109中已经采用了相似的测试方法。设计用于运动型公路行驶的大多数轮胎具有相对短的胎侧高度,并且这在脱圈测试时将其置于不利之处。由标准组织设置的逐渐提高的要求推荐正在产生使这些轮胎对脱圈和脱离更具抵抗性的需要。理论上,对脱圈的抵抗性能够通过将轮胎联结到安装轮辋来提升,但该方案的缺点是使轮胎极难卸下。还可以修改轮辋的几何形状来使得更难脱圈,但该方法则需要脱离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目的是增加轮胎对脱圈的抵抗性,同时不会使装配和拆卸变得更困难,也不需要改动惯常使用的安装轮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ー个方面实现了该目的,其涉及ー种意在安装在车轮的安装轮辋上的轮胎,所述轮胎包括两个胎圈,每ー个胎圈包括至少ー个锚固区域以及意在与所述安装轮辋接触的座形成部分;两个胎侧,所述两个胎侧使所述胎圈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接合在一起以形成胎冠,所述胎冠包括由胎面覆盖的胎冠增强件;至少ー个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从每ー个胎圈经过所述胎侧延伸直至所述胎冠,并且被锚固在所述胎圈的锚固区域中。在任一径向横截面中,每ー个胎圈的锚固区域包括多个环状增强结构,所述环状增强结构设置为形成至少ー个锚固队列。所述至少一个锚固队列沿着平行于所述胎体增强件的一部分的轨迹在径向最内环状增强结构和径向最外环状增强结构之间在长度LT上延伸。所述胎圈在任一径向横截面中进ー步包括附加硬化增强件,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由至少两个环状增强结构的ー个单ー队列形成,并且在如下两端之间延伸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置为与所述座形成部分的切线相距距离H1,所述距离Hl大于或等于最小距离的20% (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该最小距离HO的30%),且小于或等于该最小距离的70% (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该最小距离HO的45%),所述最小距离HO为如下部件之间的最小距离(i)所述至少一个锚固队列的最接近所述座形成部分的切线的环状增强结构,和(ii)所述座形成部分的切线;垂直于所述切线对所述距离Hl和HO进行测量,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轮胎的内表面相距轴向距离LI,所述轴向距离LI大于或等于所述胎圈的最大轴向宽度LO的50% (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该最大轴向宽度LO的70%),且小于或等于该最大轴向宽度LO的85% ;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端位于相同高度处或者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且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端位于相同高度处或者位于所述第一端的外侧。选择所述第二端,使得连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直线与径向方向形成角度a (阿尔法),所述角度a (阿尔法)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并且分离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距离LA大于或等于所述环状增强结构的至少一个锚固队列的平均长度的30%。优选地,每一个胎圈仅包含一个附加硬化增强件。优选地,所述角度a (阿尔法)大于或等于25°且小于或等于80°,并且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5°。这样的附加硬化增强件的存在的影响是提升轮胎对脱圈的抵抗性,这是因为脱圈需要使胎圈相对于安装轮辋旋转。在该旋转的过程中,如上述定位的附加硬化增强件必须承受延长。因为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抵抗该延长,所以使轮胎脱圈所需的力增大。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每一个胎圈包括至少两个锚固队列,所述至少两个锚固队列中的每一个沿着平行于所述胎体增强件的一部分的轨迹延伸,使得所述胎体增强件的一部分被夹在所述至少两个锚固队列的两个之间。本身公知的这种结构提升了所述胎体增强件在所述锚固区域中的锚固。根据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由织物制成。其可以具体地由织物帘线的队列或织物纤维的带子制成。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由金属制成。金属增强件的优点是其对延长更具抵抗性。优选地,将使用在断裂之前具有明显延长的钢制成的增强件。优选地,形成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的所述环状增强结构和包含在所述锚固区域中的所述环状增强结构是同一种类型,这就降低了制造阶段的复杂性。有利地,构成所述附加硬化增强件的环状增强结构的数量等于构成所述锚固区域中的每一个锚固队列的环状增强结构的数量。当然,可以甚至可预期将两种或更多种所述实施方案进行组合。附图说明图I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图2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局部立体图。图3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四分之一。图4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轮胎的胎圏。图5和6显示了环状增强结构的队列的长度的概念。图7和8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在脱圈测试开始时观察到的轮胎的两种构型。图9显示了轮胎胎侧随着在脱圈测试的过程中施加到轮胎胎侧的カ而进行的运动。图10至12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在脱圈测试最后阶段时观察到的轮胎的三种构型。图13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 图14在径向截面中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轮胎的胎圈。图15显示了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轮胎所获得的对脱圈的抵抗性的提升。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使用术语“径向”吋,其适合于在使用该词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大量不同方式之间进行区別。首先,该表述指的是轮胎的半径。这意味着,如果点Pl比点P2更接近轮胎的旋转轴线,则称点Pl位于点P2的“径向内側”(或者“在径向上位干”点P2的“内侧”)。相反,如果点P3比点P4更远离轮胎的旋转轴线,则称点P3位于点P4的“径向外侦彳”(或者“在径向上位于”点P4的“外側”)。当在更短(或更长)半径的方向上前进时,该行进将被称为“径向向内(或向タト)”。就径向距离而言,该词的这ー含义同样适用。相比而言,当丝线或增强件的增强元件与周向方向形成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的角度吋,则称该丝线或增强件是“径向的”。在本文中,特别指出,术语“丝线”应在其最通用意思上进行理解,并且包括单丝、多丝、帘线、纱线或等同组件形式的丝线,无论制成该丝线的材料如何,也无论其是否进行了为增强其与橡胶联结的表面处理。最后,本文的“径向截面”或“径向横截面”意指包含轮胎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的截面或横截面。“轴向”方向是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如果点P5比点P6更接近轮胎的中平面,则称点P5位于点P6的“轴向内側”(或者“在轴向上位干”点P6的“内側”)。相反,如果点P7比点P8更远离轮胎的中平面,则称点P7位于点P8的“轴向外側”(或者“在轴向上位干”点P8的“外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沙夫豪泽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