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宜村专利>正文

栅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445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2:04
一种栅栏结构,包括多个立柱;挡板,其跨设于该任意两个立柱之间;以及肋片,其设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栅栏结构,通过增设肋片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借以分散撞击力而使该挡板不易破裂,并提供撞击后的回复力,使该挡板经撞击后不会变形,所以可确保该挡板于撞击前后的防护功能,因而提高该挡板的可靠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栅栏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挡板可靠度的栅栏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道路两旁都会安装栅栏,以达到安全防护的功能。早期栅栏结构由横板架设于垂直立柱上,可参考第1224643号中国台湾专利、第201000718号中国台湾专利公开或如图I所示,现有栅栏结构I通过于多个立柱10间横架连设挡板12,且该立柱10上设置固定座11,令该挡板12以固定组件(例如螺丝、铆钉等)组接于该固定座11上。然而,当该挡板12受力撞击时,该挡板12容易变形或破裂,即便未由该立柱12上松脱,该挡板12也会失去防护功能,导致再次撞击时,车辆容易冲出道路。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挡板可靠度不佳的问题,实为业界急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栏结构,通过增设肋片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借以分散撞击力而使该挡板不易破裂,并提供撞击后的回复力,使该挡板经撞击后不会变形,所以可确保该挡板于撞击前后的防护功能,因而提高该挡板的可靠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栅栏结构,包括多个立柱;挡板,其跨设于该任意两个立柱之间;以及肋片,其设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挡板沿其纵剖面形成有一个弧形或多个相连的弧形。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挡板由第一弧面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第二弧面片与第三弧面片所构成,且该第二及第三弧面片的弧顶高于该第一弧面片的弧顶。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肋片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肋片具有缓冲部,以令该肋片与该挡板之间具有间距。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结构还包括设于该挡板上的辅助片,其与该肋片呈交叉设置。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辅助片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结构还包括设于该立柱上的固定座,以连接该挡板。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管体、及连接该管体并向外散设的多个片体,以令该固定座沿其纵剖面形成辐射状。上述的栅栏结构,其中,该固定座具有多个堆栈相邻接的管体。本技术公开的栅栏结构,通过增设肋片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借以分散撞击力而使该挡板不易破裂,并提供撞击后的回复力,使该挡板经撞击后不会变形,所以可确保该挡板于撞击前后的防护功能,因而提高该挡板的可靠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栅栏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栅栏结构的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栅栏结构的固定座的立体侧视图;图3B为本技术栅栏结构的固定座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栅栏结构的挡板内侧的立体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栅栏结构的挡板内侧的局部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2栅栏结构10、20 立柱11,21 固定座12、22 挡板210、210,管体211 片体221第一弧面片222第二弧面片223第三弧面片23 肋片230缓冲部24辅助片P撞击方向S、K 箭头L 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所以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如“上”、“一”、“二”、“横向”、“纵向”、“内”及“外”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也当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2至图5,提供本技术的栅栏结构2,其用于道路两旁,可保护车辆冲出道路。该栅栏结构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20、用以设于该立柱20上的多个固定座21、跨设于任二立柱20之间的多个挡板22、以及设于该些挡板22内侧上的多个肋片23。所述的固定座21的内部可由一管体210向外散设多个片体211,以令该固定座21沿其纵剖面形成辐射状肋体,如图3A所示;也可设计成堆栈相邻接的多个管体210’,如图3B所示。因此,该固定座21可借由该管体210与片体211或多个管体210’,以缓冲或分散撞击力,而可避免其破裂。所述的挡板22的端部设于该固定座21上,而其中一挡板22的端部搭设于相邻接另一挡板22的端部上,使各该挡板22跨设 于任二立柱20之间。此外,该挡板22沿其纵剖面形成有一个弧形或多个相连的弧形,于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弧形。例如该挡板22是由中间第一弧面片221的上、下两侧连接第二及第三弧面片222、223所构成,使该挡板22的表面为三段弧面,且该第二及第三弧面片222、223的弧顶高于该第一弧面片221的弧顶。因此,借由该挡板22为弧面片的设计,可提高缓冲外力的能力,以降低挡板22破裂的机率。所述的肋片23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如图4、图5所示,该肋片23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于其它实施例中,该肋片23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也可为斜向设置。当该挡板22外侧受撞击时(如图2、图4的撞击方向P),因该肋片23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所以可分散与缓冲撞击力,且当撞击力消除后,位于挡板22内侧的肋片23可提供纵向回复力(如图4的箭头S)予该挡板22,令该挡板22可恢复原状而不会变形。此外,该肋片23可具有位于两端之间的缓冲部230,以令该肋片23与该挡板22之间具有间距L,如图5所示,使该肋片23具有较佳分散与缓冲撞击力的功效,且使该肋片23可产生较佳的回复力。又,所述的栅栏结构2还包括设于该挡板22内侧上的多个辅助片24,该辅助片24与该肋片23呈交叉设置。例如该辅助片24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而与该肋片23垂直设置,如图4、图5所示;于其它实施例中,辅助片24与该挡板22的长度方向或该肋片23也可为斜向设置。当该挡板22外侧受撞击后,位于挡板22内侧的辅助片24可提供横向回复力(如图4的箭头K)予该挡板22,令该挡板22可恢复原状而不会变形。另外,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座21、挡板22、肋片23与辅助片24为以射出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的塑料体。综上所述,本技术栅栏结构,主要借由增设肋片于该挡板上,以分散该挡板所受的撞击力,而使该挡板不易破裂,且该肋片也提供撞击后的回复力,使该挡板经撞击后不会变形,所以当该挡板再次撞击时,仍可保护车辆,以避免车辆冲出道路。因此,本技术栅栏结构确实可维持该挡板于撞击前后的防护功能,因而有效提高该挡板的可靠度。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立柱; 挡板,其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立柱;挡板,其跨设于该任意两个立柱之间;以及肋片,其设于该挡板上,且与该挡板的长度方向呈交叉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宜村蓝耀毅
申请(专利权)人:钱宜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