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瑞仁专利>正文

护栏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695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护栏固定结构,主要设有一固定座对应组设于栏柱与护栏之间,该固定座两端对应连结一弧形肋,再设有两对应护栏形体而设的支撑肋,且两支撑肋穿过弧形肋而抵靠于护栏,而两支撑肋对应弧形肋间设有弹力抵撑肋;藉此,当车辆撞击护栏时,能借助具有弹力特性的抵撑肋来吸收冲击力,以达到撞击的缓冲效果,进而降低车辆所承受的撞击反冲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护栏固定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高强度与缓冲效用的护栏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运输相当于民生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主体,凡是生活中必需品的运输,或是人民迁徙及旅游等,不管选择的交通方式为何,最终都须适当地仰赖道路来达成运输的目的。而道路安全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在一般道路及高速道路的两侧以及崖边的山路上时常设置有公路护栏,护栏除了能提供驾驶者感受道路边缘有所围护的安全感夕卜,特别是在边坡或山路等路面高的情况下,若不幸有交通事故发生时,至少护栏可保护车 辆不会直接往外冲落,因此,护栏可说是一道行车的安全防线。就如同上述护栏一方面作为道路边界的提示以及警告,另一方面在驾驶人因意外而脱离正常行车路径时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缓冲力量,减少车辆翻落道路边坡或直接冲撞分隔岛的情形,以保护驾驶人的安全。然而一般护栏结构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61520号一种护栏固定结构,其包括一固定块,该固定块包括一第一结合端,以及一位于与第一结合端不同侧的第二结合端,其中该第一结合端形成有一波浪面,该第一结合端供与护栏结合之用,而该波浪面则供贴合护栏之用;该第二结合端供与栏柱结合之用,该第一结合端与第二结合端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肋;藉该波浪面的设计,令第一结合端与护栏贴合,以减少发生冲击时的应力,而该连接肋可在受冲击时破碎以吸收应力提供缓冲。而上述结构的第一结合端与第二结合端之间形成有多个连接肋主要为放射状设计,而当外力由护栏冲撞时,其外张的连接肋因强度不足会顺由冲击力量而外开断裂、破碎,无法缓冲与吸收应力,使其反作用力落于车辆上,危害车辆与驾驶人的安全。于是,设计者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护栏固定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与缓冲效用的护栏固定结构,通过固定座具有环设交错的肋片的设置,其相互间具有弹力性,达到可吸收缓冲外力冲击的功效与目的。上述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本技术一种护栏固定结构,该护栏固定结构设有一固定座对应组设于栏柱与护栏之间,该固定座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设有一与栏柱结合的结合部,而由基板两端对应连结一弧形肋,再由基板往两侧分别延伸出穿过弧形肋的支撑肋,该支撑肋设有对应与护栏贴抵的弧部,再于两支撑肋对应弧形肋间设有弹力抵撑肋,且弹力抵撑肋与弧形肋相互交错。如上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于护栏外侧设有一定位块来将护栏锁固于固定座。如上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该基板的结合部为一对应贴抵圆柱形栏柱的弧槽,或为一对应贴抵角柱形栏柱的角形槽。如上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当该基板的结合部为一弧槽时,该弧槽形状的结合部对应锁固一连结块,以借连结块与角柱形栏柱结合固定。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车辆撞击护栏时,能借助具有弹力特性的抵撑肋来吸收冲击力,以达到撞击的缓冲效果,进而降低车辆所承受的撞击反冲力;此外,于护栏外侧设一定位块来将护栏锁固于固定座上,以可达到稳固定位护栏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 :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3 :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图4 :本技术组合剖视示意图;图5 :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 :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栏柱2固定座21基板211结合部22弧形肋 221贯穿孔23支撑肋 231弧部24弹力抵撑肋 25连结块3护栏31穿孔4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首先,请参阅图I 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护栏固定结构的外观、分解与组合示意图,本技术的护栏固定结构主要设有一固定座2对应组设于栏柱I与护栏3之间,其固定座2包含有—基板21,其设有一结合部211对应与栏柱I结合固定,该结合部211为一对应贴抵圆柱形栏柱I的弧槽,而该弧槽亦可再对应锁固一连结块25,以借连结块25与角柱形栏柱I结合固定(如图5所示);一弧形肋22,为由基板21两端所一体延伸连结的肋板;两个支撑肋23,为由基板21端面一体延伸且穿越弧形肋22的支撑用肋板,该支撑肋23对应护栏3形体而设有弧部231 ;一弹力抵撑肋24,与弧形肋22交错且对应连结两支撑肋23。请参阅图I 图4所示,当组装时,该护栏3为一具有长度的构件,可对应与多个栏柱I组装,而每一栏柱I与护栏3之间对应组设一固定座2,其位于弧形肋22上且对应穿出弧形肋22的两支撑肋23中央位置设有贯穿孔221,以对应与护栏3上的穿孔31结合,并可藉由一定位块4来将护栏3穿锁于固定座2上,让固定座2对应栏柱I而组装,而与栏柱I组装时,其可经由固定座2基板21的结合部211来贴抵锁固,而一般栏柱I具有圆柱形及角柱形,该结合部211为一弧槽,可对应与圆形柱状的栏柱I而贴抵结合,而当为角柱形拦柱时其可对应于弧槽处组装一连结块25,以藉连结块25与角柱形栏柱I结合固定。当车辆撞击护栏时,该护栏3两侧的弧状部位受外力而往两支撑肋23弧部231抵压,其两支撑肋23藉由弹力抵撑肋24的扶持而具有弹性效果,且弹力抵撑肋24与基板21的弧形肋22相互交错,使其具有连结性的结构强度,同时利用该弹力抵撑肋24所营造的弹力特性来吸收冲击力,以达到撞击的缓冲效果,进而让具有强度的固定座2不易破碎,同时也降低车辆所承受的撞击反冲力。另外,如图6所示,当基板21结合部211对应于角柱形栏柱I时,除了上述如图5借以连结块25的方式之外,亦可直接将结合部211形成可与角柱形栏柱I对应组装的角形槽,利用该角形槽对应与角柱形栏柱I贴抵结合固定。 由上述的部件组成与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护栏固定结构,藉由弹力抵撑肋与基板的弧形肋相互交错,而对应抵撑支撑肋,使其具有连结性的结构强度,达到增加整体受力强度且可保护护栏固定结构不致损坏的效果。2.本技术护栏固定结构,其两支撑肋藉由弹力抵撑肋的扶持而具有弹性效果,利用该弹力抵撑肋所营造的弹力特性来吸收冲击力,以达到撞击的缓冲效果,也降低车辆所承受的撞击反冲力。3.本技术护栏固定结构,藉由于护栏外侧设一定位块来将护栏锁固于固定座上,以可达到稳固定位护栏的功效。以上所举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护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栏固定结构设有一固定座对应组设于栏柱与护栏之间,该固定座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设有一与栏柱结合的结合部,而由基板两端对应连结一弧形肋,再由基板往两侧分别延伸出穿过弧形肋的支撑肋,该支撑肋设有对应与护栏贴抵的弧部,再于两支撑肋对应弧形肋间设有弹力抵撑肋,且弹力抵撑肋与弧形肋相互交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护栏外侧设有一将护栏锁固于固定座的定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结合部为一对应贴抵圆柱形栏柱的弧槽。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护栏固定结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栏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栏固定结构设有一固定座对应组设于栏柱与护栏之间,该固定座包含有一基板,该基板设有一与栏柱结合的结合部,而由基板两端对应连结一弧形肋,再由基板往两侧分别延伸出穿过弧形肋的支撑肋,该支撑肋设有对应与护栏贴抵的弧部,再于两支撑肋对应弧形肋间设有弹力抵撑肋,且弹力抵撑肋与弧形肋相互交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仁王友聪
申请(专利权)人:吴瑞仁王友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