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41972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它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连接装配耗时、耗力,严重影响了机器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等问题。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包括具有底板的下模胚和配合于下模胚的上模体,下模胚的底板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相互平行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两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下模胚底板上固设有集水块模组,集水块模组内部开设若干分水路接口,分水路接口由一总流路连通并汇集设一主路接口,集水块模组中的分水路接口能与连接进口或连接出口形成一一对应的密封连接。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通过集成的结构形式,使其装配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生产速率和提高机器使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一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技术背景注塑成型是将塑料、塑胶等原材料加热达到熔融状态后,由高速、高压射入所需形状的模具中,经冷却等加工手段后得到固化成形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其中某些特定产品在高温成型后必须马上冷却才能定型,产品的冷却要靠冷却系统来完成,而模具本身并不具备冷却功能,故其需要与注塑机上的模温机(即外设冷却装置)相连,与循环冷却水冷热交换才能达到目的,故模具上应设有供循环冷却水流经的通路。 目前现有的模具上开设的冷却通路结构如图I所示,通路I’设为多条并平行设置于模胚的底板内部,由此多条通路I’便有多个连接口,且该连接口在冷却工序时,均需一一与模温机的接口连接形成回路,由此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吸热作用。但如图所示,由于通路数量较多,且每个通路均有两个端口,由此在冷却操作的装配中,仅仅是将所有通路端口与模温机接口的连接便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可见其结构严重影响了机器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冷却系统中的多个冷却管路的端口进行集成化汇总,从而实现快捷连接外设冷却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包括具有底板的下模胚和配合于下模胚的上模体,所述下模胚的底板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相互平行的冷却管路,所述的冷却管路的两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胚底板上固设有集水块模组,所述集水块模组内部开设若干分水路接口,所述分水路接口由一总流路连通并汇集设一主路接口,所述集水块模组中的分水路接口能与上述连接进口或连接出口形成一一对应的密封连接。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的若干冷却管路相互平行设置于下模胚的底板内部,即当高温液体原料浇注至模腔内,若干冷却管路位于高温液体原料的正下方,将冷却管路中充满循环冷却水对注塑产品进行快速冷却。因多条冷却管路具有多个端部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集水块模组中的多个分水路接口与多个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分别形成数目匹配,从而其对应两两相接后,便将多个连接进口汇总为一个进口,多个连接出口汇总为一个出口,由此在整体注塑模具装配上集水块模组后,再与外设的冷却设备相连接,只用连接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便可,从而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相对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机器利用率。在上述的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的集水块模组包括前模集水块和后模集水块,所述前模集水块和后模集水块内均开设一排进水路接口和一排出水路接口,所述若干进水路接口由一流路汇集至一进主路接口,所述若干出水路接口由一流路汇集至一出主路接口。前模集水块和后模集水块分设于整体注塑模具的两对侧,即前模位置和后模位置,两者分工对应汇总位于前模位置、后模位置上的冷却管路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形成一整体可实现可持续循环运作的冷却流路系统。在上述的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的进水路接口与连接进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所述的出水路接口与连接出口通过螺栓密封连接。螺栓的内周贴合套设一密封圈,使螺栓连接后在连接口处形成密封。在上述的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所述的进主路接口和出主路接口的端口处均套设有用于密封连接外设冷却设备的螺栓连接件。螺栓连接件的内周贴合套设一密封圈,使螺栓连接后在连接口处形成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将数目繁多的冷却管路端口通过 集成的结构形式,既由对应分水路接口连通至一汇总流路,最终集成为一进出口的方式,实现分支式冷却系统的紧凑、整便,而使其在与外设冷却设备的连接装配操作中简便、快捷,达到工作程序删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速率和提高机器的有效使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注塑模具中冷却通路现有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前模集水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前模集水块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中后模集水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下I旲胚;2、上I旲体;3、如I旲集水块;4、后I旲集水块;5、进水路接口 ;6、出水路接口 ;7、进主路接口 ;8、出主路接口 ;9、螺栓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包括具有底板的下模胚I和配合于下模胚I的上模体2,下模胚I的底板内部开设有若干冷却管路,下模胚I底板上固设有集水块模组,集水块模组能够对应与多条冷却管路相通。若干冷却管路呈相互平行设置于下模胚I的底板内部,即位于模具中模腔的正下方,冷却管路的一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进口,其另一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出口,且由连接进口流入冷却水,流经冷却管路时起到换热作用,作用后的升温水由连接出口流出冷却管路。集水块模组包括前模集水块3和后模集水块4,前模集水块3和后模集水块4分设于整体注塑模具的两对侧,即前模位置和后模位置。前模集水块3和后模集水块4内均开设有分水路接口,分水路接口分为进水路接口 5和出水路接口 6,多个进水路接口 5排成直线,且其由一流路直线贯通并汇总至一进主路接口 7 ;多个出水路接口 6排成直线,且其由一流路直线贯通并汇总至一出主路接口 8 ;该排进水路接口 5与该排出水路接口 6呈平行设置,且两排接口的数目对应相等。前模集水块3和后模集水块4上的进水路接口 5数目相等且开设位置对应,出水路接口 6数目相等且开设位置对应。前模集水块3或者后模集水块4上的进水路接口 5、出水路接口 6与其同侧所对应的连接进口、连接出口形成位置与数目的一一匹配,由此意味着两个集水块装配后,其上的所有进水路接口 5都能与一模胚底板上的连接进口形成吻合连通,所有出水路接口 6都能与一模胚底板上的连接出口形成吻合连通。前模集水块3或者后模集水块4上的进水路接口 5与模胚底板上的连接进口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的内周贴合套设一密封圈,使螺栓连接后在连接口处形成密封。前模集水块3或者后模集水块4上的出水路接口 6与模胚底板上的连接出口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的内周贴合套设一密封圈,使螺栓连接后在连接口处形成密封。前模集水块3或者后模集水块4上的进主路接口 7和出主路接口 8的端口处均套设有一螺栓连接件9,且螺栓连接件9的内周贴合套设一密封圈,使螺栓连接后在连接口处形成密封。·冷却集成结构装配完成后,前模集水块3配置于前模位置,后模集水块4配置于后模位置,两者分工对应汇总位于前模位置、后模位置上的冷却管路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使其最终由一进主路接口 7汇集连通和一出主路接口 8汇集连通。外设的冷却设备,本实施例中即指模温机,其只需将两个接口,即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对应与集水块上的一进主路接口 7、一出主路接口 8对应螺栓连接即可,由此便形成一个由总路到分路再到总路的冷却流路,该冷却流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包括具有底板的下模胚和配合于下模胚的上模体,所述下模胚的底板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相互平行的冷却管路,所述的冷却管路的两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胚底板上固设有集水块模组,所述集水块模组内部开设若干分水路接口,所述分水路接口由一总流路连通并汇集设一主路接口,所述集水块模组中的分水路接口能与上述连接进口或连接出口形成一一对应的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包括具有底板的下模胚和配合于下模胚的上模体,所述下模胚的底板内部开设有若干呈相互平行的冷却管路,所述的冷却管路的两端具有能与外界连通的连接进口和连接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胚底板上固设有集水块模组,所述集水块模组内部开设若干分水路接ロ,所述分水路接ロ由ー总流路连通并汇集设ー主路接ロ,所述集水块模组中的分水路接ロ能与上述连接进ロ或连接出ロ形成一一对应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系统集成化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块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平张绪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伟胜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