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193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包括:基座(1);顶块(4);和旋转杆(2),该旋转杆(2)以可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座(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4)的下部具有平面,当转动所述旋转杆(2)时,所述旋转杆(2)的、与所述顶块(4)的下部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脱模装置能够促进模制产品脱模,并且所述脱模装置本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先进复合材料是指可用于加工主承力结构和次承力结构、刚度和强度性能都相当于或超过铝合金的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较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较好的延展性、抗腐蚀性、隔热、隔音、减震、耐高温或低温等优点,如今已经被大量地应用到航空航天、医疗、机械、建筑等行业。特别在航空和航天领域中,对航天器械的重量十分敏感,并且同时对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也较高,因此,在这些方面具有优良性能的先进复合材料逐步地取代金属材料而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复合材料制件成型所用的成型模具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由于金属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复合材料产品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因此从成型模具中将成型后的产品取出十分困难,往往会导致产品损坏或损伤。这种情况在结构复杂的模具中显得尤为严重。在现有技术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中还没有采用任何手段或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该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颖的脱模装置和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应该能够促进产品脱模,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广泛地应用在成型模具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包括基座;顶块;和旋转杆,该旋转杆以可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座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的下部具有平面,当转动所述旋转杆时,所述旋转杆的、与所述顶块的下部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所述顶块的下部具有平面,在转动所述旋转杆时,所述旋转杆的与所述顶块的下部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因此使得顶块逐渐上升,从而将固化成型的成型产品从成型模具中顶出。由此可见,通过本技术的脱模装置能够促进模制产品脱模,并且所述脱模装置本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上表面(用于布置所述顶块的表面)中设置有凹部,所述顶块的下部容纳在所述凹部中。优选地,所述圆弧面为圆柱面或球面的一部分。优选地,所述凹部的侧壁逐渐向外倾斜,并且所述顶块的下部与所述凹部的侧壁对应地逐渐向内倾斜。优选地,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顶块的最大顶出高度。优选地,所述旋转杆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旋转工具接合部。优选地,所述工具接合部为内六角螺母或者具有多边形凹口或其中包含多边形凸起的圆形凹口。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具有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基座预埋在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中或与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顶块也预埋在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部中,且所述顶块的上表面(顶出面)与所述成型模具的底面的上表面齐平。优选地,所述旋转杆的工具接合部位于所述成型模具外部。本技术的其他特征、优点将在如下说明中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将结合如下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模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模装置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顶块;和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参考的方向,例如上表面、下表面、左侧、右侧、左、右、上、下等术语是参考附图中所示的零件取向和方位来描述的。当零件取向和方位发生改变时,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也相应地发生改变。采用这些术语(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并不是为了对本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图I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模装置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基座(定模块)I、六角螺栓2和顶块4。在使用时,基座I预埋在成型模具的底部中。也可以利用成型模具的底部的一部分作为该基座1,在这种情况下,基座I与成型模具的底部一体地形成。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脱模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其中没有示出顶块4。如图2所示,基座I的上表面中形成有凹部11。凹部11具有底面和侧壁。凹部11的底面优选是平面。凹部11的侧壁可以与底面垂直,也可以相对于底面向外倾斜。例如,图I中所示的凹部11的截面呈梯形,沿着上表面到凹部底面的方向横向尺寸逐渐缩小。图2示出了基座I的上表面中形成有凹部11,但这只是基座I的优选结构。基座I的上表面完全可以不形成有任何凹部,并且可以简单地是一平面。另外,基座I的形状也不限于图1、2中所示的方块形,例如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图2中还示出了旋转杆2,旋转杆2可转动地布置在基座I中,并且具有工具接合部3。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旋转杆2具有圆柱形,例如可以是经过加工的六角螺栓。工具接合部3可以是六角螺母,或者,工具接合部可以具有多边形凹口(未示出)或其中包括多边形凸起的圆形凹口(未示出)。这样,可以利用具有对应多边形凸起的工具或具有对应多边形凹口的工具(例如套筒扳手)来转动旋转杆。在基座I是成型模具的底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旋转杆2可以可转动地布置在成型模具的底部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旋转杆2如何布置,都应该将旋转杆2的工具接合部布置在成型模具外部,以便在脱模时利用自动工具或手动工具转动旋转杆2。另外,如图2所示,旋转杆2具有凹口 21。在图2中,凹口 21与凹部11的底面齐平,但这不是必须的,其他实施方式完全可以采用不齐平的布置。顶块4的下部布置在凹部11中,并且与旋转杆2的凹口 21的底面进行平面接触。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凹口 21的底面形成了凹部11的底面的一部分。顶块2与凹口 21的底面的接触面是平面。由于旋转杆2具有圆柱形形状,当旋转杆2旋转时,旋转杆2与顶块4进行接触的接触面从该平面逐渐地过渡到旋转杆2的圆柱面。这样,使得顶块4逐渐上升,由此将成型模具中的成型产品顶出。如上所述,图2中所示的旋转杆2具有圆柱形,但这只是一个优选的形状。旋转杆 2完全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只要在旋转杆2旋转时,其与顶块4的下部进行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即可。例如,旋转杆2可以仅仅是设置有半球形部分的圆杆,其中,该半球形部分的半径大于圆杆的半径,并且半球形部分的圆形表面是平面,该平面逐渐地过渡到半球形部分的球面。这样,当圆杆旋转时,与顶块4的底面接触的接触面就从平面的圆形表面逐渐过渡到球面,从而将顶块4顶起,进而顶出成型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基座I的凹部11应该具有能够与旋转杆2的半球形部分相应的形状。对于类似的这种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容易地想到。另外,基座I如果具有凹部11,则该凹部11的深度应该大于顶块4的最大顶出高度。这样能够更好地对顶块的移动进行引导。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顶块4的下部被示出为优选具有梯形横截面,即顶块4的下部从上向下尺寸逐渐缩小。但这不是必须。在凹部11的侧壁与底面垂直的情况下,顶块4的下部也应该具有对应形状,即其不具有任何斜度。另外,本技术也不限定顶块4的具体形状,只要顶块4的下部与旋转杆2的接触面是平面即可。这样,通过旋转杆2的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的部分就能够将顶块4顶起,从而使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包括:基座(1);顶块(4);和旋转杆(2),该旋转杆(2)以可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座(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4)的下部具有平面,当转动所述旋转杆(2)时,所述旋转杆(2)的、与所述顶块(4)的下部平面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成型模具的脱模装置,该脱模装置包括 基座(I);顶块(4);和旋转杆(2),该旋转杆(2)以可转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座(I)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4)的下部具有平面,当转动所述旋转杆(2)时,所述旋转杆(2)的、与所述顶块(4)的下部平面接触的接触面从平面逐渐过渡为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的上表面中设置有凹部(11),所述顶块⑷的下部容纳在所述凹部(11)中。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为圆柱面或球面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11)的侧壁逐渐向外倾斜,并且所述顶块(4)的下部与所述凹部(11)的侧壁对应地逐渐向内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蕾路建军盛毅黎玉钦王国平郭渊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