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朝书专利>正文

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涉及一种农业播种机具中的拨盘式穴播器精量取种机构,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与取种器壳体(1)间连接复位弹簧(4)。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能够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在拐臂拌齿连续拨动时与拌齿突起配合转动工作后脱离时,能保持准确及时复位,保证下一动作顺利完成,结构简明,工作顺畅,减少磨损,工作稳定,实现长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种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播种机具中的拨盘式穴播器精量取种机构,尤其是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二、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播种器被广泛应用,其中一种常用穴播器主要包括圆筒形的种圈、种圈外壁上固定的多个取种器总成,每个取种器总成上都连接出一支拐臂,该拐臂端部突出状的简磨手柄曲轴,当拐臂端部经转动的拐臂拌齿连续拨动时,带动单个取种器总成工作取种,实际使用情况显示,由于拐臂与拌齿配合工作为滑动磨擦方式,拐臂与拌齿接触配合工作后不能保持准确及时复位,工作中阻力大、磨损大,使用一段时间后,结构配合间隙加大,造成取种机构工作不稳定,故障率不断增高,不能保证精量取种,机械磨损影响正常使用,增加维修成本,同时,每次播下的种子的数量不能精确控制,造成对种子的浪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机械工作顺畅,减少磨损,保持稳定精确取种的拐臂与拌齿接触配合工作后能保持准确及时复位的取种结构,即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直角状拐臂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与取种器壳体间连接复位弹簧。本技术中的拐臂所连接的传动结构,能够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在拐臂拌齿连续拨动时与拌齿突起配合转动工作后脱离时,能保持准确及时复位,保证下一动作顺利完成,结构简明,工作顺畅,减少磨损,工作稳定,实现长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种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中包括通过传动轴连接的取种半圆轮6,拐臂2的摆动臂中部固定动簧座3,取种器壳体1上与拐臂2的摆动臂静态接近部位固定定簧座5,动簧座3与定簧座5之间连接复位弹簧4。播种时,拐臂拌齿转动时,其外缘上的突齿拨动拐臂2前端转动同时推动拐臂2带动后部曲轴旋转产生扭力,从而带动相应单个取种总成完成取种,当突齿拨过拐臂2前端后,拐臂2在复位弹簧4带动下复位。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拐臂所连接的传动结构,能够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在拐臂拌齿连续拨动时与拌齿突起配合转动工作后脱离时,能保持准确及时复位,保证下一动作顺利完成,结构简明,工-->作顺畅,减少磨损,工作稳定,实现长期工作仍能精量取种效果。实施例2;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中包括通过传动轴连接的取种半圆轮6,半圆轮6与拐臂2同步摆动,半圆轮6底部固定动簧座3,取种器壳体1上与半圆轮6底部静态接近部位固定定簧座5,动簧座3与定簧座5之间连接复位弹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与取种器壳体(1)间连接复位弹簧(4)。

【技术特征摘要】
1.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与取种器壳体(1)间连接复位弹簧(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播取种器拐臂弹性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直角状拐臂(2)所连接的传动结构中包括通过传动轴连接的取种半圆轮(6),拐臂(2)的摆动臂中部固定动簧座(3),取种器壳体(1)上与拐臂(2)的摆动臂静态接近部位固定定簧座(5),动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书
申请(专利权)人:张朝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