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3459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属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泵驱动低熔点、高沸点液态金属或合金回收热量。该装置主要包括由吸热装置、换热元件、膨胀补偿器和电磁泵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导热介质循环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电磁泵为驱动装置,利用低熔点、高沸点、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或合金做导热介质,通过注液槽注入循环回路,电磁泵驱动金属流在回路内流动,实现循环传热。工作过程中依据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测量数据调节各工作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装置体积小、传热效率高、适应的温度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
技术介绍
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量的70%,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除了生产工艺,产业结构等因素外,能源没有得到充分综合利用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至少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因此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利用率 提升空间大。近年来,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成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温度划分,工业余热一般分为600°C以上的高温余热,300 600°C的中温余热和300°C以下的低温余热;按照来源,工业余热又可被分为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化学反应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以及可燃废气、废料余热。我国高、中温余热利用技术设备未得到有效推广普及,低温余热由于相应的利用技术不成熟基本被废弃,造成余热整体利用率低。工业余热余热量不稳定,余热介质性质恶劣,余热利用装置工作环境差,且现有装置余热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能运行于相对恶劣的环境,且运行状态稳定,能适应多变的生产工艺要求,设备部件可靠性高,且余热回收效率高的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由吸热装置、换热元件、膨胀补偿器、电磁泵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并构成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在吸热装置和电磁泵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注液槽、排气装置、排液泵;所述吸热装置设置在工业余热回收的余热介质中;换热元件中换热介质通过管路输出至相应收集器中;所述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中各部件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管道上位于电磁泵的出入口分别设有压力测量传感器和温度测量传感器,所述换热元件附近亦设有温度测量传感器;在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导热介质,其特征是该导热介质为低熔点、高沸点金属,使用的环境温度控制在金属的熔点以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导热介质为液态金属镓,其密度高、高导热系数、低熔点、高沸点、高稳定性特性,提高了工业余热回收效率;本专利技术装置体积较小;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金属重复利用率高,二次投入低,可有效控制成本,且装置体积较小;3、本专利技术液态金属采用电磁泵驱动,有效降低了流体阻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注液槽;2—阀门;3—吸热装置;4一管道;5—温度测量传感器;6—换热元件;7—膨胀补偿器;8—压力测量传感器;9一电磁泵;10—流量计;11 一排液泵;12—排气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由吸热装置3、换热元件6、膨胀补偿器7、电磁泵9依次通过管道4连接组成导热介质循环回路;在吸热装置3和电磁泵9之间的管路中设置有注液槽I、排气装置12、排液泵11 ;所述吸热装置3设置在工业余热回收的余热介质中;所述换热元件中设有换热介质,并通过管路输出至相应收集器中;所述导热介质循环回路中各部件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管道上位于电磁泵的出入口分别设置有压力测量 传感器8和温度测量传感器5,换热元件附近亦设置有温度测量传感器5 ;在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计I O。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使用的导热介质为液态金属镓,且该导热介质使用的环境温度控制在其熔点29. 780C以上。或者导热介质还可使用锡铋铟合金,其使用的环境温度控制在其熔点47°C以上。使用方法及工作方式将吸热装置3安置于工业余热回收的余热介质环境中,打开注液槽阀门2,将液态金属通过注液槽I注入循环回路,同时排气装置12开始排气,液态金属注满回路,排气装置自动关闭,关闭阀门2,启动电磁泵9,液态金属在电磁泵作用下,在回路内流动,实现循环传热,并通过换热元件6将余热回收利用。工作过程中,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换热元件工作和电磁泵运行的自动控制,根据温度测量传感器5测量所得的温度值,自动调控换热元件的工作,以及监测电磁泵工作环境温度。根据设置在电磁泵出入口的压力测量传感器8测量的压力值以及设置在管道中的流量计10测得的流量值,自动调节电磁泵9的运行状态。注液、排液工作过程注液槽I用于注入液态金属,利用液态金属自身重力将流体压注入到密闭管路中。排气装置12利用浮子随液面升降之力,联动排气装置启闭,达到自动排气的目的。装置工作完毕后,通过处于整个结构的最低点的电动排液泵11将液态金属排出系统,从而回收。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由吸热装置(3)、换热元件(6)、膨胀补偿器(7)与电磁泵(9)依次通过管道(4)连接组成,并构成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在所述吸热装置(3)与电磁泵(9)之间的管路中设有注液槽(I)、排气装置(12)、排液泵(11);所述吸热装置(3)设置在工业余热回收的余热介质中;所述换热元件中设有换热介质,并通过管路输出至相应收集器中;所述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中各部件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管道上位于电磁泵的出入口分别设有压力测量传感器(8)与温度测量传感器(5),换热元件附近亦设有温度测量传感器(5);在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10)。2.导热介质,其特征是该导热介质为低熔点、高沸点金属或合金。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介质,其特征是使用的环境温度控制在导热介质的熔点以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及导热介质,属于工业余热回收利用
,本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泵驱动低熔点、高沸点液态金属或合金回收热量。该装置主要包括由吸热装置、换热元件、膨胀补偿器和电磁泵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组成导热介质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以电磁泵为驱动装置,利用低熔点、高沸点、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或合金做导热介质,通过注液槽注入循环回路,电磁泵驱动金属流在回路内流动,实现循环传热。工作过程中依据温度、压力等传感器测量数据调节各工作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装置体积小、传热效率高、适应的温度范围广。文档编号F28F23/00GK102759290SQ201210267140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保成, 梁海龙, 梅小龙, 白峭峰, 赵鹏飞 申请人:中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是:由吸热装置(3)、换热元件(6)、膨胀补偿器(7)与电磁泵(9)依次通过管道(4)连接组成,并构成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在所述吸热装置(3)与电磁泵(9)之间的管路中设有注液槽(1)、排气装置(12)、排液泵(11);所述吸热装置(3)设置在工业余热回收的余热介质中;所述换热元件中设有换热介质,并通过管路输出至相应收集器中;所述导热介质的循环回路中各部件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管道上位于电磁泵的出入口分别设有压力测量传感器(8)与温度测量传感器(5),换热元件附近亦设有温度测量传感器(5);在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飞张保成梁海龙梅小龙白峭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