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225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包括线架,在线架设置上下两行卷绕辊,在上卷绕辊的上方设置上原纱筒,在下卷绕辊的下方设置下原纱筒。上卷绕辊的纱线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上原纱筒。下卷绕辊的纱线经过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下原纱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卷绕路径短,节能省耗,节电效果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与一种纱线卷绕机构有关。
技术介绍
在纺织机械领域中的倒筒机上,纱线倒筒路径基本如图I所示,丝架10上的原纱筒50统一排列,纱线20从原纱筒50中出线,经过牵引罗拉30牵引至卷绕架60上的卷绕辊40中。一般卷绕辊40的布设是上中下三层等间距三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卷绕辊40,纱线20需要引导至不同高度位置,因此越低的卷绕辊40,导纱线的路径越长,这就意味着电机需要承担的负荷越重,长时间工作累积,耗电量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重新设计了卷绕路径,设计出一种纱线卷绕机构,本 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卷绕路径短,节能省耗,节电效果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包括线架,在线架设置上下两行卷绕辊,在上卷绕辊的上方设置上原纱筒,在下卷绕辊的下方设置下原纱筒;上卷绕辊的纱线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上原纱筒; 下卷绕辊的纱线经过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下原纱筒。所述的上原纱筒横向假设在线架上,其上的纱线经过两个导纱器引导至上原纱筒中。所述的下原纱筒直立与地面,其上的纱线经过一个导纱器引导至下原纱筒中。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将三层卷绕改为二层卷绕,同时可完全取消牵引罗拉,可有效避免速度变化带来的问题,而且整体纱线经过路径大为缩短,电耗能下降三成左右,节电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包括线架1,在线架I设置上下两行卷绕辊2、3。上卷绕辊2和下卷绕辊3本身由电机驱动转动卷绕工作。在上卷绕辊2的上方设置上原纱筒4,在下卷绕辊3的下方设置下原纱筒5。上卷绕辊2的纱线引导至上原纱筒4,下卷绕辊3的纱线引导至下原纱筒5中。在本实施例中上原纱筒4横向假设在线架I上,其上的纱线分别经过两个导纱器6两次转向引导至上原纱筒中4。下原纱筒5直立与地面,其上的纱线经过一个导纱器7引导至下原纱筒5中。本专利技术工作时上原纱筒4和下原纱筒5距离各自的卷绕辊距离近,因此纱线经过路径大为缩短,而且这种结构不需要采用牵引罗拉,节省零部件,简化整套装置,电耗大幅度下降,节能效果显著。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架,在线架设置上下两行卷绕辊,在上卷绕辊的上方设置上原纱筒,在下卷绕辊的下方设置下原纱筒;上卷绕辊的纱线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上原纱筒;下卷绕辊的纱线经过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下原纱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架,在线架设置上下两行卷绕辊,在上卷绕辊的上方设置上原纱筒,在下卷绕辊的下方设置下原纱筒;上卷绕辊的纱线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上原纱筒;下卷绕辊的纱线经过经过导纱器引导至下原纱筒。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张若煜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