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76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座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内的复数个导电脚,该绝缘座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该导电脚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中间部及后端部,该前端部露于容置凹腔的内底部,该中间部嵌于绝缘座内,该后端部露于绝缘座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技术中导电脚之平直的中间部设计为折弯结构,由此,中间部很好地卡住绝缘座,减少后端部在折弯时对绝缘座产生拉动,从而,导电脚与绝缘座结合得更加稳固,有效防止出现湿气测试渗透现象,提高了产品品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
,尤其是指一种LED支架
技术介绍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其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坚固耐用等诸多优点,是最理想的光源。如图4所示,其显示了现有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LED支架结构,其LED支架包括采用塑胶制成的绝缘座10'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10'内的复数个导电脚20',该绝缘座10'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11';该导电脚20'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21'、中间部22'及后端部23',该前端部21'露于容置凹腔11'的内底部,该后端部23'露于绝缘座10'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10'底部,通过将中间部22'嵌于绝缘座10'内而使得导电脚20'固定,然而,由于各导电脚20'的中间部22'彼此分离,咬住绝缘座10'的面积较少,使得导电脚20'的后端部23'在折弯时会对绝缘座10'产生拉动,极易出现湿气测试渗透的现象,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需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支架,其连接更加稳固,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座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内的复数个导电脚,该绝缘座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该导电脚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中间部及后端部,该前端部露于容置凹腔的内底部,该中间部嵌于绝缘座内,该后端部露于绝缘座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底部,且该中间部系弯折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部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该第一折弯部自前端部往外斜向下折弯形成,并该第二折弯部系自第一折弯部往外横向折弯形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折弯部和后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脚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卡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主要系通过将传统技术中导电脚之平直的中间部设计为折弯结构,由此,中间部很好地卡住绝缘座,减少后端部在折弯时对绝缘座产生拉动,从而,导电脚与绝缘座结合得更加稳固,有效防止出现湿气测试渗透现象,提高了产品品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I中M-M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LED支架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座11'、容置凹腔20'、导电脚21'、前端部22'、中间部23'、后端部10、绝缘座11、容置凹腔12、卡点20、导电脚21、前端部22、中间部23、后端部221、第一折弯部222、第二折弯部223、限位槽21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绝缘座10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10内的复数个导电脚20,其中,该绝缘座10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11。该导电脚20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21、中间部22及后端部23 ;该前端部21露于容置凹腔11的内底部;该后端部23露于绝缘座10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10底部;该中间部22嵌于绝缘座10内,本技术将其设计为折弯结构,如此,可以很好地卡住绝缘座10,减少前述后端部23在折弯时对绝缘座10产生拉动。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前述中间部22包括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二折弯部222,该第一折弯部221自前端部21往外斜向下折弯形成,并该第二折弯部222系自第一折弯部221往外横向折弯形成;为了进一步加强导电脚20与绝缘座1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于前端部21与第一折弯部221的夹角处、第一折弯部221与第二折弯部222的夹角处及第二折弯部222和后端部23的夹角处均设置有限位槽223(如图2所示),这样,在成型绝缘座10时,塑料可以填充入限位槽223内以形成卡点12。另外,在导电脚20的前端部21上也形成有卡槽211,卡槽211的设计也有利于加强导电脚20与绝缘座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如图I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系通过将传统技术中导电脚之平直的中间部设计为折弯结构,由此,中间部很好地卡住绝缘座,减少后端部在折弯时对绝缘座产生拉动,从而,导电脚与绝缘座结合得更加稳固,有效防止出现湿气测试渗透现象,提闻了广品品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座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内的复数个导电脚,该绝缘座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该导电脚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中间部及后端部,该前端部露于容置凹腔的内底部,该中间部嵌于绝缘座内,该后端部露于绝缘座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底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系弯折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该第一折弯部自前端部往外斜向下折弯形成,并该第二折弯部系自第一折弯部往外横向折弯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与第一折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和后端部的夹角处设置有限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脚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卡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座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内的复数个导电脚,该绝缘座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该导电脚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中间部及后端部,该前端部露于容置凹腔的内底部,该中间部嵌于绝缘座内,该后端部露于绝缘座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底部;本技术通过将传统技术中导电脚之平直的中间部设计为折弯结构,由此,中间部很好地卡住绝缘座,减少后端部在折弯时对绝缘座产生拉动,从而,导电脚与绝缘座结合得更加稳固,有效防止出现湿气测试渗透现象,提高了产品品质。文档编号H01L33/62GK202503031SQ20122003994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专利技术者喻超, 王海涛, 赖方孝, 颜昌春 申请人:东莞市佳乐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支架,包括绝缘座和镶嵌成型于绝缘座内的复数个导电脚,该绝缘座内凹形成有容置凹腔,该导电脚包括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前端部、中间部及后端部,该前端部露于容置凹腔的内底部,该中间部嵌于绝缘座内,该后端部露于绝缘座外并折弯形成极脚于绝缘座底部,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系弯折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方孝颜昌春王海涛喻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