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阻止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甲垸气的产生的方法,属于 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污染防治
技术介绍
温室效应是由于温室效应气体被地表吸收后反射的红外线引起的,人类活动 的增加引起了温室效应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垸、氟利昂等温室 效应气体在全世界都观测到浓度己有增加。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海平面升高, 气候变化而使农作物减产等为代表的温室效应是缓慢进行的过程, 一旦加剧,恢 复是非常困难的。甲烷是一种长期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它对温室效应的贡 献率是二氧化碳的21倍,生活垃圾填埋场是甲烷排放的主要产生源。目前,全世 界都在寻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但是对于甲烷的重视却不够,因此导致甲 烷发生量增大,而且能与甲垸反应导致其含量减少的那些化学物质的减少的问题 也不是很清楚,减少甲烷排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 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垃圾在填埋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厌氧过程,会释放甲垸, 甲垸的含量大约为50%~60%。在大型填埋场,这些气体会通过管道和专门的集 气装置收集,但是,在中小型填埋场,由于产气的不稳定和气体总量 ...
【技术保护点】
用碳化钙抑制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市售工业级碳化钙粉末作为生活垃圾产甲烷菌群抑制剂;然后,按照每吨生活垃圾加入5~20g碳化钙量取,生活垃圾的含水率为50-80%重量百分比;接着,在填埋场常规作业中均匀地将碳化钙加入生活垃圾中;最后,对加入碳化钙粉末后的生活垃圾厌氧反应的渗滤液进行pH和总挥发酸量的测量,得到pH=6~8,总挥发酸量为0.69~1.07g/kg,同时,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气体,用气相色谱测定气体中的各个组分及其含量,证实甲烷抑制效果达88%~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由才,赵天涛,王星,陈浩泉,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