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属于固体废物管理与污染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截止2012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MSW)清运量达到惊人的1. 71亿吨,并正在以接 近10%的增速逐年递增。受餐饮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我国MSW组成的重要特征是超高的易 腐组分含量(占总量的50-70% )。碍于公众环保意识、区域分类收集设施及相关法律法规 等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绝大部分的易腐垃圾并未做到单独收集,而是与其它组分一起混入 MSW物流,使得原本高效的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MSW的堆肥处理 受制于物料分选环节,使得产品常因重金属超标而没有适合的出路。焚烧处理则因为高含 水率的特征带来额外的能耗,同时也增加了气相污染物控制的难度。目前,我国超过80%的 MSW仍然选择进入填埋场进行处理处置。 早在2006年,欧盟就颁布法令要求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中有机物含量不 得超过5% (2007年正式实施),以削减最终处置端(即填埋)所需承载的污染负荷。而在 我国,大量的生物质废物进入填埋场,使得填埋场从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自下而上包括: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层。其特征在于:排气层铺设的材料为垃圾焚烧炉渣与砾石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4~5:1,其中炉渣的粒径在1~10mm,砾石的粒径在2~40mm,厚度为25~30cm;防渗层铺设的材料为粘土,压实厚度为30~40cm;排水层铺设的材料为垃圾焚烧炉渣与砾石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2~4:1,其中炉渣的粒径在10~40mm之间,砾石的粒径在40~60mm,厚度为30~35cm;植被层铺设的材料为填埋场原土、垃圾堆肥产品与生物炭的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75~100:5:1,厚度为20~30cm。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自下而上包括:排气层、防渗层、排水层和植被 层。其特征在于:排气层铺设的材料为垃圾焚烧炉渣与砾石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4?5:1, 其中炉渔的粒径在1?l〇mm,5乐石的粒径在2?40mm,厚度为25?30cm ;防渗层铺设的材 料为粘土,压实厚度为30?40cm ;排水层铺设的材料为垃圾焚烧炉渣与砾石的混合物,混 合比例为2?4:1,其中炉渔的粒径在10?40mm之间,碌石的粒径在40?60mm,厚度为 30?35cm ;植被层铺设的材料为填埋场原土、垃圾堆肥产品与生物炭的混合物,其混合比 例为75?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骏,张后虎,李春平,夏伟霞,晏井春,陈梦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