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425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包括步骤A、将储存在储存罐中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一温度,并输出至换热器中;步骤B、使用换热器将输入至换热器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二温度,并输出至固定床;步骤C、使用固定床吸附润滑油基础油,并输出至过滤器中;步骤D、润滑油基础油依次通过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的过滤;步骤E、观察过滤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色度,若色度符合输出要求值,则执行步骤F,若色度不符合输出要求值,则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中,执行步骤A;步骤F、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成品油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使用固定床对润滑油基础油进行吸附,具有污染小、吸附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炼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分子蒸馏出来的基础油还含有偶氮类、浙青胶质类、有机色素、环烷酸及添加剂分解的微量金属、异味等杂质,蒸馏夹带物等,需要通过精制才能提高基础油的安定性,保持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石油炼制过程中润滑油生产I类基础油一般都采用白土补充精制其エ艺流程是 把白土与基础油在反应釜内混合加温搅拌、静置,再用板框过滤机压滤,配套设备有白土进料装置,整个装置投资费用大,能耗也高。另外,由于白土吸附残渣的含油高达46%左右(白土干基量),使用量较大,因此其使用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利用,而产生固废处置需要采用焚烧处理,费用约为2000元/吨,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导致处理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使用非金属矿吸附剂对润滑油进行精制,具有污染小、吸附性能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储存在储存罐中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一温度,并输出至换热器中;步骤B、使用换热器将输入至换热器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二温度,并输出至固定床,该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步骤C、使用固定床吸附润滑油基础油,并输出至过滤器中;步骤D、润滑油基础油依次通过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的过滤;步骤E、观察过滤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色度,若色度符合输出要求值,则执行步骤F,若色度不符合输出要求值,则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中,执行步骤A ;步骤F、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成品油罐。优选地,步骤C中,润滑油基础油自固定床的下方自下而上地通过固定床、并与固定床中的吸附剂接触。优选地,所述吸附剂为非金属矿吸附剂,该非金属矿吸附剂包括ニ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铝和凹凸棒粉,其质量百分比为32 10 12 43 :13。优选地,步骤E进ー步包括若步骤D的重复次数超过5次,色度不符合输出要求值,则更换固定床中的吸附剂,然后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中,执行步骤A。优选地,步骤E进ー步包括若步骤D的重复次数超过5次,则使用压缩空气空吹装置自固定床的上方朝向固定床输出压缩空气,然后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中,执行步骤A。优选地,所述粗过滤器的滤芯级别为50目,所述精过滤器的滤芯级别为5微米。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储存罐中包括内盘管,通过内盘管中的锅炉蒸汽余热将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80°C。优选地,步骤B中,在换热器中使用蒸汽将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130°C。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通过循序对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较高温度,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流动性,然后使用固定床吸附,继而使用两级过滤器进行过滤的吸附方式,使得对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有机色素等有害物质的吸附充分进行,与现有的吸附方式相比省略了搅拌器的使用,能够节省设备投资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采用主要成分为ニ氧化硅的非金属矿吸附 齐U,其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不仅吸附效果好,而且产生的固废量少,固废可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固废处理成本和吸附剂的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使用锅炉蒸汽余热和蒸汽换热的方式对润滑油基础油进行加热,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节省了单独为加热润滑油基础油而设置的加热装置,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中固定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歩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级加热方式将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较高的温度,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流动性,继而使用固定床这种不需要提供外力的吸附方式,然后通过两级过滤器的过滤,能够达到充分混合吸附的目的。进ー步地,通过采用主要成分为ニ氧化硅的非金属矿吸附剂,不仅吸附效果好,而且产生的固废量少,固废可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固废处理成本和吸附剂的成本。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储存在储存罐101中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一温度,并输出至换热器102 中。步骤B、使用换热器102将输入至换热器102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二温度,并输出至固定床103中。其中,该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步骤C、使用固定床103吸附润滑油基础油,并输出至过滤器组中。其中,过滤器组包括粗过滤器104和精过滤器105步骤D、润滑油基础油依次通过粗过滤器104和精过滤器105的过滤。步骤E、观察过滤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色度,若色度符合输出要求值,则执行步骤F,若色度不符合输出要求值,则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101中,执行步骤A ;步骤F、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成品油罐。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通过两级加热方式对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较高温度,以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流动性,然后使用固定床吸附,继而使用两级过滤器进行过滤的吸附方式,使得对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有机色素等有害物质的吸附充分进行。由于固定床是将固态颗粒状吸附剂堆积形成一定高度的固定床层,物料从上部或下部通过床层,达到传质充分接触吸附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等特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与现有的吸附方式相比省略了搅拌器的使用,能够节省设备投资成本。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中固定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固定床103包括筒形壳体201、位于筒形壳体201内的固定床层202、以及位于固定床层202下方的与筒形壳体201连通的输入腔203。输入腔203为上顶面大于下底面的锥体,输入口 200水平设置于锥体的侧壁。 固定床层202包括水平设置的上隔板221、下隔板222,以及压紧在上、下隔板221和222之间的吸附剂223。上、下隔板221和222可供基础油穿过。固定床层202的输入端为下隔板222 —侧,输出端为上隔板221 —侧,其输出端与过滤器103的输入端相连,过滤器103的输出端与输出ロ 300连通。基础油经输入口 101输入至输入腔203中,经过固定床层202的吸附后输出至过滤器组中,经过滤器组过滤后通过输出口 300排出,从而完成基础油的吸附。由于输入腔203为下小上大的锥体,且输入ロ 200水平设置于该锥体的侧壁,则基础油自输入口 200输入至输入腔203中时,会由于与输入腔203的侧壁碰撞而产生紊流和瑞流。且输入腔203位于固定床层202的下方,当产生紊流的基础油自固定床层202的下方进入时,其进入方向为沿切线方向,能够保证其在固定床层202内较长的停留时间,实现充分混合吸附的目的。且自下而上的流动方向可以使固定床层松动,从而避免由于板结而导致的死角产生。固定床这种吸附方式能够避免现有的白土颗粒吸附所需要的加温、搅拌、静置以及压滤等步骤,在能够保证吸附质量的基础上,省略了现有的吸附方式所需的搅拌器、压滤设备等,能够大大节省设备投资成本,且吸附方式简单易操作,设备结构简単。为了保证精制后基础油的质量,过滤器组分为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的多层过滤,当然,根据对精制油的不同要求,也可调整过滤器的层数和过滤级别。如图2所示,过滤器组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制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储存在储存罐中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一温度,并输出至换热器中;步骤B、使用换热器将输入至换热器的润滑油基础油加热至第二温度,并输出至固定床,该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步骤C、使用固定床吸附润滑油基础油,并输出至过滤器中;步骤D、润滑油基础油依次通过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的过滤;步骤E、观察过滤后的润滑油基础油的色度,若色度符合输出要求值,则执行步骤F,若色度不符合输出要求值,则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储存罐中,执行步骤A;步骤F、将润滑油基础油输出至成品油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明吴斌滕纬国沈莹郭啸天朱微娜邓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