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424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罐体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罐体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有放水阀,进液管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根据产品和反应原料的密度不同,快速方便的将产品和原料进行分离,并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设计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离器,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在增塑剂生产时,反应釜中的物料进行酯化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反应水和部分产品自动排出,如何利用水和产品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开,节约成本,一方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产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有效地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产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罐体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有放水阀,所述的进液管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所述的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液板为与罐体内壁相贴合的弧形板,挡液板伸入到罐体内的位置低于出液管的位置。所述的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不分别设有滤网。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根据产品和反应原料的密度不同,快速方便的将产品和原料进行分离,并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设计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卧式油水分离器,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1,罐体I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2,罐体I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3,罐体I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4,放液管4上设有放水阀5,进液管2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6。挡液板6为与罐体I内壁相贴合的弧形板,挡液板6伸入到罐体I内的位置低于出液管3的位置。进液管2和出液管3不分别设有滤网7。本技术的其工作过程是在增塑剂生产时,反应釜中的物料进行酯化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反应水和部分产品自动排出,从进液管2进入罐体1,在此贮存并分层,当液面达到出液管3时,上层的油状态液体从出液管3回流到反应釜中。由于釜内的含水量不断减少,利于酯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同时供热系统提供的热量,更加集中为反应物升温,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能耗,促进了酯化反应的进行,缩短了反应时间。酯化反应完毕后,即可把罐体I中的水和油,通过放水阀5进行分 离。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罐体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有放水阀,所述的进液管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液板为与罐体内壁相贴合的弧形板,挡液板伸入到罐体内的位置低于出液管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不分别设有滤网。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罐体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罐体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有放水阀,进液管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根据产品和反应原料的密度不同,快速方便的将产品和原料进行分离,并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设计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快捷。文档编号B01D17/028GK202490468SQ20122007899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潘学松 申请人: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罐体,所述的罐体外壁左上侧开有与反应釜排水口相连通的进液管,罐体的右端的上部开有与反应釜回流口相连通的出液管,罐体的外壁右下侧设有放液管,放液管上设有放水阀,所述的进液管右侧的罐体内壁安装有挡液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香枫塑胶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