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橡胶带和胎圈包布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420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其具有圆周胎面、至少一个带束层、内衬、一对侧壁、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和一对胎圈部分。该对胎圈部分中每个都还包括胎圈芯、具有上端部的胎圈填料、胎圈包布和橡胶带。胎圈包布沿轴向从内衬朝向侧壁向外延伸,并且沿着胎圈芯的轴向外部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向上弯曲。侧壁橡胶带从胎圈包布的弯曲部分沿径向向上延伸,其中侧壁橡胶带沿轴向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翻折端部和侧壁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在胎圈区域中具有橡胶带和钢丝圈包布的轮胎。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在每个胎圈区域中具有橡胶带和全钢丝圈包布的轮胎。
技术介绍
在充气和负载条件下,轮胎受到在轮胎的不同部分中产生应力和应变的力。轮胎的胎圈区域中的力在胎体帘布层和相邻的材料部件之间产生应变和应力。例如,应变和应力可以在胎体帘布层与轮胎的胎圈芯、胎圈填料和侧壁区域之间构建为升高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所公开的轮胎具有圆周胎面、至少一个带束层、内衬、一对侧壁和至少一个胎 体帘布层。轮胎还包括一对胎圈部分,每个胎圈部分包括胎圈芯、胎圈填料、胎圈包布和橡胶带。胎圈包布沿轴向从内衬朝向侧壁向外延伸,并且沿着胎圈芯的轴向外部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向上弯曲。侧壁橡胶带从胎圈包布的弯曲部分沿径向向上延伸,其中侧壁橡胶带沿轴向位于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翻折端部和侧壁之间。附图说明在附图中示出了结构,该结构与下文中提供的详细说明一起描述了具有橡胶带和全钢丝圈包布的轮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单个部件可以设计为多个部件,或者多个部件可以设计为单个部件。另外,在附图和以下的说明中,在整个附图和文字说明中相似的部件分别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某些部件的比例被夸大以方便图示说明。图I示出了轮胎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图2为图I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3为图I所示轮胎的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示出了该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4为轮胎的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示出了该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图5示出了轮胎的可供选择的实施例的局部横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轮胎的旋转轴线来描述本申请中的方向。术语“向上”和“向上地”指的是朝向轮胎胎面的大致方向,而“向下”和“向下地”指的是朝向轮胎旋转轴线的大致方向。从而,当诸如“上部”和“下部”的相对方向性术语与元件结合使用时,“上部”元件比“下部”元件更加靠近胎面。另外,当诸如“上方”或“下方”的相对方向性术语与元件结合使用时,在另一个元件“上方”的元件比该另一个元件更加靠近胎面。术语“向内”和“向内地”指的是朝向轮胎赤道面的大致方向,而“向外”和“向外地”指的是离开轮胎赤道面而朝向轮胎侧壁的大致方向。从而,当诸如“内部”和“外部”的相对方向性术语与元件结合使用时,“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加靠近轮胎赤道面。图I为轮胎100的一个实施例的一半的横截面图。尽管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轮胎100的一半,但是应当理解,轮胎100的另一半基本上为所示一半的镜像。轮胎100具有赤道面E以及从赤道面E到轮胎100的最外侧点(侧壁上的点X)测量的最大区段宽度W。轮胎100可以分为两个区段一上部区段U和下部区段L。穿过点X绘制的假想线Y将上部区段U与下部区段L分开,该假想线Y与轮胎100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上部区段U为轮胎100的设置在轮胎100的点X上方的部分(线Y上方的部分),而下部区段L设置在轮胎100的点X下方(线Y下方的部分)。继续参考图1,轮胎100包括设置在轮胎100的上部区段U中的胎面102、设置在轮胎100的上部和下部区段U、L中的侧壁104、以及设置在轮胎100的下部区段L中的胎 圈部分106。胎圈部分106包括胎圈芯108和具有上端部112的胎圈填料110。轮胎100还包括从一个胎圈部分(例如胎圈部分106)到另一个胎圈部分(未示出)绕轮胎100沿圆周延伸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胎体帘布层114、116、118。第一、第二和第三胎体帘布层114、116、118绕胎圈芯108向外缠绕,并且朝向胎面102向上延伸,以分别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翻折部分120、122、124。每个翻折部分120、122、124分别终止于翻折端部126,128,130处。尽管图I所示的轮胎100包括三个胎体帘布层,但是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未示出)中轮胎100可以包括多于三个或少于三个的胎体帘布层。继续参考图I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胎体帘布层114的第一翻折部分120具有从翻折端部126到胎圈芯108的基部沿径向测量的第一高度氏。第二胎体帘布层116的第二翻折部分122具有从翻折端部128到胎圈芯108的基部沿径向测量的第二高度H2。第三胎体帘布层118的第三翻折部分124具有从翻折端部130到胎圈芯108的基部沿径向测量的第三高度H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高度H1小于第二高度H2,第二高度小于第三高度H3。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未示出),第一翻折部分120或第二翻折部分122可以具有最大高度。在其它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未示出),翻折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相等的高度。在其它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未示出),在轮胎100 —侧上的翻折部分的高度与在轮胎100另一侧上的翻折部分的高度不同,例如,在轮胎100 —侧上,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并且小于第三高度H3 ;而在轮胎100另一侧上,第一高度H1小于第二高度H2,该第二高度小于第三高度H3。优选地,翻折部分120、122、124的高度氏、H2和H3在区段高度Htl (为从赤道面Ep处的外胎面表面到胎圈芯108的基部测量的高度)的大约10%到大约70%之间。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翻折部分120、122、124的高度氏、H2和H3在区段高度H的大约10%到大约55%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翻折部分的高度H1在大约125mm到大约280mm之间,第二翻折部分的高度H2在大约70mm到大约230mm之间,第三翻折部分的高度H3在大约70mm到大约230mm之间。继续参考图1,轮胎100还包括绕轮胎100沿圆周延伸的六个带束层132a_f。带束层132a-f 设置在胎面102下方且设置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胎体帘布层114、116、118上方。另外,带束层132a-f 在接近轮胎100的肩部区域136的位置处分别终止于边缘134a_f 处。尽管图I所示的轮胎100的特征为六个带束层,但是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未示出),轮胎100可以包括少于六个的带束层或多于六个的带束层。继续参考图1,轮胎100还包括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该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设置在带束层132a-f的边缘134a-f 分别与第一、第二和第三胎体帘布层114、116、118之间并且在轮胎100的肩部区域136中。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绕轮胎100沿圆周延伸,并且具有设置在最下部带束层132a的边缘134a内侧的内端部140和设置在最下部带束层132a的边缘134a外侧的外端部142。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设置在该位置中保护胎体帘布层114、116、118不与带束层134a-f的边缘接触并且保持平的恒定的带束层轮廓。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可以由挤出橡胶构成。或者,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可以由另一种弹性体材料构成。尽管存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但是带束层边缘插入件138是任选的并且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未示出)可以省略。 如图I所示,轮胎100还包括绕轮胎100沿圆周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肩部插入件144、146。第一肩部插入件144设置在第一胎体帘布层114和第二胎体帘布层116之间。第二肩部插入件146设置在第二胎体帘布层116和第三胎体帘布层118之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肩部插入件144、146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J·哈里斯C·斯沃茨韦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