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245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包括整流部分、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直流限流负回馈电路部分、取样电阻(R1、R2)以及启动电阻(RJ1、RJ2)。还包括BUCK电路部分、双向可控硅自动稳压器或者LC无源交流稳流器。本电源电路简单易实现,可靠性高,成本低,满足与HV-LED长寿命5万小时匹配供电及宽电源范围要求,提高HV-LED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率系数较高,电功效率正比例于HV-LED灯电压与输入电源电压Uin之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HV-LED灯由于众多优点在众多行业得以广泛使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HV-LED灯的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到目前为止,HV-LED灯的寿命主要取决于电源的寿命。众所周知的HV-LED灯恒流电源,主要是利用电解电容的储能滤波作用把整流后的过零正半波变成接近直流,给HV-LED负载供电,而电解电容的寿命和可靠性很低,直接影响到HV-LED灯的使用寿命。且大多数电源都含有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内任何一个元器件损坏都 会影响到电源的寿命和可靠性。一般传统LED电源,无法匹配长寿命5万小时或更长久的LED光源,严重制约了 LED灯作为节能降耗减碳之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HV-LED灯恒流电源因含有电解电容和集成电路而导致寿命低、可靠性低和无法提高电功率等问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整流部分,所述的整流部分包括二极管(D3、D4、D5、D6),交流电源Uin的一端与保险熔断丝(F)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6)负极接在一起,并与F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并与Uin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6)正极连接,还包括高电压功率三极管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低压三极管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取样电阻(Rl、R2)以及启动电阻(RJ1、RJ2),所述的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由高电压大功率PNP三极管(Ql)和高电压大功率NPN三极管(Q2 )组成,所述的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由低压大电流PNP三极管(ql)和低压大电流NPN三极管(q2)组成,取样电阻(Rl)的一端与二极管(D3)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射极以及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的射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启动电阻(RJl)和启动电阻(RJ2)串联,串接在三极管(Ql)基极与三极管(Q2)基极之间,三极管(Q2)的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取样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Q2)的射极与三极管(q2)的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射极与二极管(D4)正极连接,负载HV-LEDl的正极与恒流电源的2脚连接,负载HV-LEDl的负极与恒流电源的3脚连接,负载HV-LED2的正极与恒流电源的5脚连接,负载HV-LED2的负极与恒流电源的6脚连接。所述的HV-LED负载是HV-LED组,所述的HV-LED组由一个以上的HV-LED串联,再与一个以上的HV-LED串联组并联。还包括BUCK电路,所述BUCK电路含电感(LI)、二极管(D1)、电容(Cl)及电感(L2)、二极管(D2)、电容(C2),二极管(Dl)的负极与二极管(D3)负极连接,电感(LI)串接到恒流电源的2脚与三极管(Ql)集电极之间,电容(Cl)的一端与恒流电源的2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l)正极连接后再与恒流电源的3脚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电感(L2)串接到恒流电源的5脚与三极管(ql)集电极之间,电容(C2)的一端与恒流电源的5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正极连接后再与恒流电源的4脚连接。所述的BUCK电路中,L-C的串联谐振频率为HV-LED灯输入电源Uin频率的三倍。还包括双向可控硅自动稳压器(8),所述的双向可控硅自动稳压器(8)的输入端与Uin连接,输出端与整流部分连接。 还包括LC无源交流稳流器(9),所述的LC无源交流稳流器(9)的输入端与Uin连接,输出端与整流部分连接,所述的LC无源交流稳流器(9)包括电容(C)、电感(L、Lf),电容(C)与电感(L)串联后与Uin的一端连接,电感(Lf)的一端与电感(L)连接,另一端与Uin的另一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路简单易实现,可靠性高,成本低,满足与HV-LED长寿命5万小时匹配供电及宽电源范围要求,提高HV-LED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高电功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的基本电路图。图2为在图I基础之上加入BUCK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图2基础之上加入双向可控硅自动稳压器的电路图。图4为图2基础之上加入LC无源交流稳流器的电路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2、3、4、5、6分别为恒流电源的I脚、2脚、3脚、4脚、5脚、6脚,7为图I所示的恒流电源,8为双向可控硅自动稳压器,9为LC无源交流稳流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在图I中,启动电阻RJl和RJ2是I兆欧以上的高阻值电阻,限制启动电流ij很微小「 n . _ Vifi -Ij - Ima Rjl + Rjl然而,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流iecl=^ lXibl,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流iec2=^2Xib2, P I和P 2均为远大于I的电流放大系数,ij ^ ibl ^ ib2即iecl= P I X ij,iec2= P 2 X ij因此,这微小的启动电源ij,经三极管Ql和Q2 (PNP-NPN)交叉互补正回馈作用放大,成为三极管Ql和Q2的ICE,即成为负载HV-LEDl和HV-LED2的额定恒流电流。同时,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e串入电流检测电阻Rl,发射极电流Ie流经取样电阻R1,产生的电压降UR1,当URl大于Ql的e-b结导通电压(一般为0. 65V)时,三极管ql导通,ql的iec对Ql的ibl进行分流。因此,低压大电流功率三极管ql受控于高电压大功率三极管Ql的发射极,ql对Ql起着直流负反馈作用,中止了三极管Ql和Q2 (PNP-NPN)交叉互补正回馈过程,使Ql工作在恒流iec工作状况。HV-LEDl 的额定电流为权利要求1.一种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包括整流部分,所述的整流部分包括二极管(D3、D4、D5、D6),交流电源Uin的一端与保险熔断丝(F)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6)负极接在一起,并与F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并与Uin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6)正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电压功率三极管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低压三极管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取样电阻(Rl、R2)以及启动电阻(RJl、RJ2),所述的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由高电压大功率PNP三极管(Ql)和高电压大功率NPN三极管(Q2)组成,所述的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由低压大电流PNP三极管(ql)和低压大电流NPN三极管(q2)组成,取样电阻(Rl)的一端与二极管(D3)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射极以及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的射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启动电阻(RJl)和启动电阻(RJ2)串联,串接在三极管(Ql)基极与三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V?LED灯无电解电容又无集成电路的恒流电源,包括整流部分,所述的整流部分包括二极管(D3、D4、D5、D6),交流电源Uin的一端与保险熔断丝(F)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6)负极接在一起,并与F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正极与二极管(D4)负极连接,并与Uin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负极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二极管(D4)正极与二极管(D6)正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电压功率三极管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低压三极管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取样电阻(R1、R2)以及启动电阻(RJ1、RJ2),所述的直流电流交叉互补正回馈电路部分由高电压大功率PNP三极管(Q1)和高电压大功率NPN三极管(Q2)组成,所述的直流负回馈电路部分由低压大电流PNP三极管(q1)和低压大电流NPN三极管(q2)组成,?取样电阻(R1)的一端与二极管(D3)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射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射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启动电阻(RJ1)和启动电阻(RJ2)串联,串接在三极管(Q1)基极与三极管(Q2)基极之间,三极管(Q2)的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取样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Q2)的射极与三极管(q2)的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射极与二极管(D4)正极连接,负载HV?LED1的正极与恒流电源的2脚连接,负载HV?LED1的负极与恒流电源的3脚连接,负载HV?LED2的正极与恒流电源的5脚连接,负载HV?LED2的负极与恒流电源的6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焕赫文强野娜石常青李钊英
申请(专利权)人: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