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建仁专利>正文

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566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和连接管,主管的连接处侧向设置有第一对接端头,连接管端部对应第一对接端头设置有第二对接端头,第二对接端头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管状围护件与第二对接端头之间开设有环状焊料槽,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对接,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对接后管状围护件贴紧主管的外侧壁。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内部采用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焊接的结构,而又在两者的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用于遮挡焊接部位,而焊接部位形成的焊料直接可以进入焊料槽内,从而省去打磨的人工成本,而且焊接的痕迹不会显露出来,使连接部的外表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龙头的出水管与龙头主体一般为分体结构,其中出水管与龙头主体采用焊接连接,但是两者焊接后往往容易在焊接部留下焊痕和熔料,需要后续进行打磨处理,而且打磨后焊接部位的熔料往往不能打磨干净,因此极为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采用该结构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部无需进行打磨处理,而且外表更加干净美观。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和连接管,主管的连接处侧向设置有第一对接端头,连接管端部对应第一对接端头设置有第二对接端头,第二对接端头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管状围护件与第二对接端头之间开设有环状焊料槽,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对接,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对接后管状围护件贴紧主管的外侧壁。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内部采用第一对接端头与第二对接端头焊接的结构,而又在两者的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用于遮挡焊接部位,而焊接部位形成的焊料直接可以进入焊料槽内,从而省去打磨的人工成本,而且焊接的痕迹不会显露出来,使连接部的外表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龙头主壳体与出水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中,包括主体I和连接管2,主管I的连接处侧向设置有第一对接端头3,连接管2端部对应第一对接端头3设置有第二对接端头4,第二对接端头4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5,管状围护件5与第二对接端头4之间开设有环状焊料槽6,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后管状围护件5贴紧主管I的外侧壁。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对接端头3侧向垂直设置于主管I的连接处,连接管2垂直于主管I。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水龙头中,其中主管I为龙头主壳体,连接管2为垂直于龙头主壳体的出水管,第一对接端头3与龙头主壳体内的出水通道匹配且呈延伸出龙头主壳体外的管状,第二对接端头4同样呈管状且与第一对接端头3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主体(1)和连接管(2),主管(1)的连接处侧向设置有第一对接端头(3),连接管(2)端部对应第一对接端头(3)设置有第二对接端头(4),所述第二对接端头(4)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5),所述管状围护件(5)与第二对接端头(4)之间开设有环状焊料槽(6),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后管状围护件(5)贴紧主管(1)的外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主体(I)和连接管(2),主管(I)的连接处侧向设置有第一对接端头(3),连接管(2)端部对应第一对接端头(3)设置有第二对接端头(4),所述第二对接端头(4)外围设置管状围护件(5),所述管状围护件(5)与第二对接端头(4)之间开设有环状焊料槽¢),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第一对接端头(3)与第二对接端头(4)对接后管状围护件(5)贴紧主管(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邹建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