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热缩膜的印刷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7890828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热缩膜的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夹持第一热缩膜至紧绷状态并牵引其沿印刷方向前进;拉伸该第一热缩膜,使其达到预定的拉伸量;印刷;拉伸第二热缩膜至与第一热缩膜拉伸量相同;涂胶,复合,形成复合热缩膜;对复合热缩膜进行恒温熟化。该复合热缩膜,既解决了油墨的刮擦、反粘问题,又解决了油墨面不能与热缩膜热合的问题。另外,在有了一定的拉伸量的第一热缩膜上印制图案时,可显著降低印刷误差;将第二热缩膜拉伸至与第一热缩膜相同的拉伸量后进行复合,可使二者更好地复合,提高图案的印刷精度和印刷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热缩膜印刷设备和利用上述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制作的复合热缩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复合热缩膜的印刷方法和设备。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上述复合热缩膜印刷方法或设备生产的热缩膜。
技术介绍
热缩膜是一种遇热收缩的薄膜,将其加热到10(T20(TC收缩比在1009^150%左右。热缩膜具有轻盈透明、防潮抗氧、气密性好、有韧性耐折、表面光滑等优点。因其可以紧紧地包覆在产品上,所以广泛的应用于酒类、易拉罐类、矿泉水类、各种饮料类等产品的整件集合简易包装中。热缩膜包装不易破损、不怕潮、抗撞击、抗撕裂性强,因此其在现代产品包装业中受到广泛欢迎。、油墨是印刷商品装饰、包装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通过印刷、使包装表面变得精美漂亮、缤纷多彩。近些年来随着印刷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塑料、纸业包装印刷不断提高,对产品包装档次越来越高要求,因此需要对简易包装热缩膜进行印刷。一般包装印刷是将油墨直接印在经过表面处理的塑料薄膜表面上。这样印刷的热缩膜,油墨面暴露于外。虽然用于印刷的油墨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爽滑剂,具有较高的爽滑性,耐刮擦性和附着性都很高,但是由于其直接与外界接触,不可避免会被刮擦和反粘。此夕卜,油墨面不能与热缩膜进行热合,给实际应用造成了困难。现有的油墨面外露的热缩膜为了进行热合,并不能满版、任意地印刷,必须在需要热合的地方留有一定的空白。因此,现有的热缩膜印刷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热缩膜的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用于解决热缩膜印刷中,油墨的刮擦和反粘问题以及油墨面与热缩膜面不能热合的问题。同时,采用印刷前对热缩膜进行拉伸的预拉伸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热缩膜的印刷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印刷得到的复合热缩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热缩膜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夹持第一热缩膜至紧绷状态; 牵引所述第一热缩膜沿其印刷方向前进; 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拉伸,使其达到预定的拉伸量; 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印刷; 对第二热缩膜进行拉伸,使其达到与所述第一热缩膜相同的拉伸量; 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涂胶,使其与所述第二热缩膜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热缩膜; 对所述复合热缩膜进行恒温熟化。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缩膜和第二热缩膜的拉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热缩膜的前进方向。可选地,利用印刷机的部分版辊和压辊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拉伸而不印刷。可选地,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印刷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将所述热缩膜上需要印刷的图案预设于印刷机的用于印刷的版辊上; 对所述用于印刷的版辊进行注墨; 除去所述用于印刷的版辊上多余的油墨; 所述印刷机的压辊和所述版辊配合,共同印制所述热缩膜。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缩膜的厚度范围为scTeoym。 可选地,所述第二热缩膜的厚度范围为3(T40iim。可选地,所述对复合热缩膜进行恒温熟化在45飞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缩膜和/或第二热缩膜包括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聚物薄膜。可选地,所述对第一热缩膜进行涂胶所用胶为酯溶性胶、醇溶性胶和/或水溶性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热缩膜印刷设备,包括拉伸装置,对第一热缩膜和第二热缩膜进行拉伸,使所述第一热缩膜和所述第二热缩膜的达到相同拉伸量; 印刷装置,包括第一版辊和第一压辊,用于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印刷; 复合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涂胶,使其与所述第二热缩膜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热缩膜; 恒温装置,对所述复合热缩膜进行恒温熟化。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缩膜和第二热缩膜的拉伸方向均为所述第一热缩膜的前进方向。可选地,所述拉伸装置包括第一拉伸装置,用于拉伸所述第一热缩膜;第二拉伸装置,用于拉伸所述第二热缩膜。可选地,所述第一拉伸装置为相互配合的第二版辊和第二压辊。可选地,所述第二版辊和所述第二压辊、所述第一版辊和所述第一压辊为同一印刷机的不同部分,所述第二版辊和所述第二压辊设于所述第一版辊和所述第一压辊的前侧。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热缩膜的厚度范围为scTeoym。可选地,所述第二热缩膜的厚度范围为3(T40iim。可选地,所述恒温装置的温度范围为45飞5°C。在提供上述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方法或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印刷所得的复合热缩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缩膜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在常规印刷过程中加入了对热缩膜进行预拉伸的过程,即使热缩膜达到预定的拉伸量后再在其表面上印制图案。这样,印刷机在热缩膜上印制图案时,热缩膜已经有了一定的拉伸量,其后续的变形量相对于预拉伸量来说相对较小,使热缩膜在实际印制过程中的变形量减小,其图案和实际印制过程中的变形量在可控范围之内,从而显著降低热缩膜的印刷误差,提高图案的印刷精度和印刷质量。其次,由于油墨面与外界接触时,油墨很容易被划掉,或者粘到其他物体上,导致印刷的图案变形、损坏。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不同的油墨配比来增加其爽滑性和耐刮擦性,但是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刮擦和反粘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热缩膜技术,使油墨面不直接接触外界,解决了油墨的刮擦和反粘问题,增加了印刷图案的牢固性。再次,由于油墨面与热缩膜无法热合,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热合的交界处,不能印刷油墨,这就对热缩膜的印刷面积进行了限制,需要在特定的位置留有空白,不能满版印刷。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热缩膜技术,将油墨面夹在两层热缩膜之中,需要热合的地方时热缩膜对热缩膜,很好地规避了油墨面与热缩膜热合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满版进行印刷,任意长度、形状进行热合。综上,本专利技术在印刷精度提高的基础上,可以增大热缩膜的印刷面积,实现大版面的整体印刷,从而增强热缩膜的包装效果和美观度,提高热缩膜的适用性。 在提供上述复合热缩膜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印刷制作的复合热缩膜;由于该印刷方法和印刷设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应用该印刷方法制作的复合热缩膜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膜印刷方法的示意性流程 图2示出了在图I中的一个步骤S104中可能包含的分解步骤; 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印刷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印刷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印刷设备中一实施例所应用的印刷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夕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前、后等方位词,是以热缩膜印刷时的前进方向为基准定义的,热缩膜先经过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热缩膜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夹持第一热缩膜至紧绷状态;牵引所述第一热缩膜沿其印刷方向前进;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拉伸,使其达到预定的拉伸量;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印刷;对第二热缩膜进行拉伸,使其达到与所述第一热缩膜相同的拉伸量;对所述第一热缩膜进行涂胶,使其与所述第二热缩膜进行复合,形成复合热缩膜;?对所述复合热缩膜进行恒温熟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子乐李建东赵磊张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厚明德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