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7425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物滴丸,可有效解决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药物生产工艺复杂、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滴丸是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照重量比1:1~10混合后加热熔融;得混合基质,由重量百分比计的:山腊梅提取物20~40%、瓯柑果皮提取物10~30%、山香提取物10~30%、紫杜鹃提取物10~30%,总量为100%作植物提取物,按植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重量比1:2~6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滴丸具有抗菌消炎、止咳、祛痰作用,是治疗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等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
技术介绍
中药滴丸系中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制剂避免了传统中药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缺点,同时发挥了传统中药安全性好、不良 反应小的优点。中药滴丸剂主要有两类,一是将油性成分分散在基质中,滴制法制备;另一类是将不溶于水、溶出速度慢、吸收不好的中药成分或有效部位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速效滴丸,这一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滴丸载药量小,因此,中药要制备滴丸必须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使得滴丸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滴丸剂具有服用量少、崩解和溶出迅速、起效快等特点,对于提取量较小、脂溶性较强的中药是很好的剂型。近年来,随着滴丸相关辅料和制备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滴丸剂这一优良剂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的中药滴丸制剂是将中药的提取物(包括部分难溶性成分)加入特定的载体(基质或辅料),通过溶融法或溶剂一溶融法等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一种使药物呈高度分散状态的固体分散物。中药滴丸与传统的中药制剂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着其他传统中药剂型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影响中药滴丸制备的因素有很多,如配方、基质与冷凝剂的选择、滴制温度与速度、滴管口径等,均可影响滴丸的丸重、圆整度和溶散时限等。另外中药材的质量、提取物的生产工艺、基质与辅料的质量、配料的方式与方法、化料均一性、设备的性能与滴丸参数的确认、脱冷却液、选丸及包衣等,均可能影响滴丸的质量。滴丸剂是固体分散体的成熟剂型之一,与传统制剂相比,在药效学、制剂学及生产使用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符合现代药物制剂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方便贮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生产)等特点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滴丸剂制备工艺研究、新技术、新辅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滴丸剂这一优良剂型在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上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目前用于治疗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等疾病的中西药种类繁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服用后溶散时间长、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低,疗效低,使用效果差,其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因此,治疗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的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支气管炎、伤风感冒、咳嗽、痰多药物生产工艺复杂、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方便、起效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滴丸是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照重量比1:广10混合后加热熔融;得混合基质,按植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重量比1:2飞,在80°C下,将植物提取物加入到混合基质中搅拌均匀,得熔融液,在75 80°C下保温20 30min,排完熔融液中的空气泡,备用;调整滴丸机的控温系统,使滴头温度在75 80°C,冷凝液二甲基硅油的温度保持在8 12°C,将上述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储液罐中在滴距为5飞cm、滴速为40 60滴/分钟的条件下滴入冷凝液中,冷凝成丸,丸重35 40 mg,由滴丸机出口处将成型的滴丸取出,滤除表面的冷凝剂,即得;植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配比可优选如下植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的配比按重量比为1:3 5;混合基质的配比可优选如下混合基质重量比为I: I飞;其中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由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组成山腊梅提取物20 40%、瓯柑果皮提取物10 30%、山香提取物10 30%、紫杜鹃提取物10 30% ;植物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可优选如下山腊梅提取物25 35%、瓯柑果皮提取物20 30%、山香提取物15 25%、紫杜鹃提取物15 25% ;植物提取物重量百分含量可继续优选如下山腊梅提取物20 26%或27 33%或34 40%、瓯柑果皮提取物10 16%或17 25%或26 30%、山香提取物10 16%或17 25%或26 30%、紫杜鹃提取物10 16%或17 25%或26 30% ;所述的山腊梅提取物为将山腊梅叶晒干或风干,将干燥的山腊梅叶置于破碎提取器的容器内,将原料打碎成过40目筛的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60 90%的乙醇或水,进行室温组织破碎提取I 3次,若山腊梅叶干物重量为Ikg则体积浓度为60 90%的乙醇或水用量为6 10L,提取时间为2 5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药渣,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在50°C 80°C,真空度为0. 095 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00 350 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8 10,将浓缩液继续进行旋转薄膜浓缩,真空干燥成干粉,然后用研钵研成粉,通过80 120目分样筛,即得山腊梅叶提取物干粉,山腊梅叶提取物收率达到15. I 30. 2% ;所述的瓯柑果皮提取物为将干燥的瓯柑果皮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置入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为70 100 %的乙醇,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提取I 3次,若瓯柑果皮干物重量为Ikg则体积浓度为70 100%的乙醇用量为6 10L,每次提取时间为20 60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在50 80°C,真空度为0. 095 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150 350 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8 12,然后将浓缩液继续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通过80 120目筛后,得到瓯柑果皮提取物干粉,瓯柑果皮提取物收率达到12. 6 28. 5% ;所述的山香提取物为将干燥的山香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置入容器中,力口入体积浓度为75 95 %的乙醇,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提取2 4次,若山香干物重量为Ikg则体积浓度为75 95%的乙醇用量为8 12L,每次提取时间为30 80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合并得到的提取液,在50 80°C,真空度为0. 095 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50 350 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的原体积的1/10 12,浓缩液继续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通过80 120目筛后得到山香提取物干粉,山香提取物收率达到10. 8 24. 7% ;所述的紫杜鹃提取物为将干燥的紫杜鹃叶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将药材装入渗漉筒中,用溶剂浸泡3 6 h后,用体积浓度为60 90%的乙醇做溶剂进行渗滤提取,若药材重量为Ikg则体积浓度为60 90%的乙醇的用量为12 20L,按流速为12 20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得到提取液,在50 80°C,真空度为0. 095 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00 300 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扩13,将浓缩液继续进行旋转薄膜浓缩,真空干燥成干粉,然后用研钵研成粉,通过80 120目分样筛,即得紫杜鹃提取物干粉,紫杜鹃提取物收率达到12. 8 21. 6% ;所述的山腊梅提取物的制备可优选为乙醇的体积浓度为75 85%,乙醇的用量为药材重量的7 9倍量,破碎提取 次数为2 3次,提取时间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提取物滴丸,其特征在于,该滴丸是将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照重量比1:1~10混合后加热熔融,得混合基质;按植物提取物与混合基质重量比1:2~6,在80℃下,将植物提取物加入到混合基质中搅拌均匀,得熔融液,在75~80℃下保温20~30min,排完熔融液中的空气泡,备用;调整滴丸机的控温系统,使滴头温度在75~80℃,冷凝液二甲基硅油的温度保持在8~12℃,将上述熔融液置于滴丸机的储液罐中在滴距为5~6?cm、滴速为40~60滴/分钟的条件下滴入冷凝液中,冷凝成丸,丸重35~40?mg,由滴丸机出口处将成型的滴丸取出,滤除表面的冷凝剂,即得;????其中:所述的植物提取物,由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物质组成:山腊梅提取物20~40%、瓯柑果皮提取物10~30%、山香提取物10~30%、紫杜鹃提取物10~30%;所述的山腊梅提取物为:将山腊梅叶晒干或风干,干燥的山腊梅叶置于破碎提取器的容器内,将原料打碎成过40目筛的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60~90%的乙醇或水,进行室温组织破碎提取1~3次,每1kg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60~90%的乙醇或水6~10L,提取时间为2~5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药渣,在50~8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00~350?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8~10,将浓缩液继续进行旋转薄膜浓缩,真空干燥成干粉,然后用研钵研成粉,通过80~120目分样筛,即得山腊梅叶提取物干粉;所述的瓯柑果皮提取物为:将干燥的瓯柑果皮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置入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为70~100%的乙醇,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提取1~3次,每1kg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70~100%的乙醇6~10L,提取时间为20~60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在50~8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150~350?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8~12,然后将浓缩液继续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通过80~120目筛后,得到瓯柑果皮提取物干粉;所述的山香提取物为:将干燥的山香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置入容器中,加入体积浓度为75~95%的乙醇,放入超声波提取器中,在室温下进行超声提取2~4次,每1kg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75~95%的乙醇8~12L,提取时间为30~80min,将提取液抽滤,弃去滤渣,在50~8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50~350?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10~12,浓缩液继续进行真空干燥成干粉,用研钵研细通过80~120目筛后得到山香提取物干粉;所述的紫杜鹃提取物为:将干燥的紫杜鹃叶粉碎,过40~60目筛成粗粉,将药材装入渗漉筒中,用溶剂浸泡3~6?h后,用体积浓度为60~90%的乙醇做溶剂进行渗滤提取,每1kg粗粉加入体积浓度为60~90%的乙醇12~20L,按流速为12~20?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得到提取液,在50~8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装置进行闪蒸浓缩,以200~300?ml/min的流量反复浓缩至原体积的1/9~13,将浓缩液继续进行旋转薄膜浓缩,真空干燥成干粉,然后用研钵研成粉,通过80~120目分样筛,即得紫杜鹃提取物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贤万焱褚意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