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8602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冷却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包括回油管路(1)和油箱(2),其中,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蓄能器(3)、液压马达(4)、风扇(5)以及与所述风扇(5)对应的散热器(6),所述液压马达(4)和所述单向阀(7)旁接在所述回油管路(1)上,且所述液压马达(4)设置于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油箱(2)之间,以允许油液从所述回油管路(1)流到所述液压马达(4)内,所述蓄能器(3)连接在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液压马达(4)之间,液压马达(4)与风扇(5)连接,以驱动风扇(5)转动。该液压冷却系统利用回流的油液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并且减小液压系统冲击,降低能量消耗,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导致系统的能量损失,这些能量损失将转化为热能而使油温升高。当油温过高时,会严重影响液压油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的密封、寿命和传动效率,造成各执行元件出现动作缓慢、无力等现象,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设置冷却装置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是液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现有的冷却方式有两种1、在液压系统的回油管路上设置散热器,利用电机的动力带动风扇运转,冷风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进行风冷散热。该冷却方法结构和控制简单,但是需要消耗较大的电能。2、设置独立的液压冷却系统对油液进行冷却,即齿轮泵和马 达构成独立的液压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包括独立的液压泵为冷却系统提供动力,匹配相应的控制元件和液压马达工作,这样会增加系统的油耗,并且结构复杂。因此,需要一种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能量消耗低,节能环保的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冷却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利用回流的油液对液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并且减小液压系统冲击,降低能量消耗,结构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冷却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包括回油管路和油箱,其中,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蓄能器、液压马达、风扇以及与所述风扇对应的散热器,所述液压马达和所述单向阀旁接在所述回油管路上,且所述液压马达设置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油箱之间,以允许油液从所述回油管路流到所述液压马达内,所述蓄能器连接在所述单向阀和所述液压马达之间,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风扇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优选地,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阻尼器,该阻尼器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并且位于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和所述液压马达的出油口之间。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背压小于所述阻尼器的背压。优选地,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换向阀,该换向阀连接在所述阻尼器的进油口和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油口之间。优选地,在所述液压冷却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关闭。优选地,所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优选地,所述蓄能器为充气式蓄能器。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蓄能器的油腔连接,并且所述蓄能器的油腔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元件动作会产生液压冲击,特别是在大流量大冲击的液压系统中,液压系统中压力变化较大,频率也较大。当回油管路的油液压力较高时,即大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单向阀打开,油液进入蓄能器内部,以吸收液压冲击的能量,防止液压冲击产生热量而使油温升高。另外,压力较高的油液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以带动风扇转动而向散热器吹风,以进行冷却降温。当回油管路的油液压力较低时,即小于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单向阀关闭,蓄能器内部储存的油液流出,以释放蓄能器内储存的能量,从而继续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以带动风扇转动而向散热器吹风,加速散热器的散热,以对油液进行冷却降温。整个液压冷却系统利用液压系统的液压冲击和回油的压力能作为液压马达的动力源,既减少了液压冲击带来的系统发热,降低能量损失,稳定系统,又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冷却,并且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液压冷却系统的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I 回油管路2 油箱3 蓄能器4 液压马达5 风扇6 散热器7 单向阀8 阻尼器9 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压冷却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包括回油管路I和油箱2,其中,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蓄能器3、液压马达4、风扇5以及与所述风扇5对应的散热器6,所述液压马达4和所述单向阀7旁接在所述回油管路I上,且所述液压马达4设置于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油箱2之间,以允许油液从所述回油管路I流到所述液压马达4内,所述蓄能器3连接在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液压马达4之间,所述液压马达4与所述风扇5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扇5转动。其中,单向阀7的进油口与回油管路I连接,单向阀7的出油口与蓄能器3的油腔连接,并且蓄能器3的油腔与液压马达4的进油口连接,液压马达4的出油口与油箱2连接,使得回油的油液的压力冲击的富余能量能够充分利用来对主液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并且稳定系统压力。由于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元件动作会产生液压冲击,特别是在大流量大冲击的液压系统中,液压系统中压力变化较大,频率也较大。当回油管路I的油液压力较高时,即大于单向阀7的开启压力,单向阀7打开,油液进入蓄能器3内部,以吸收液压冲击的能量,防止液压冲击产生热量而使油温升高。另外,压力较高的油液驱动液压马达4转动,以带动风扇5转动而向散热器6吹风,以进行冷却降温。当回油管路I的油液压力较低时,即小于单向阀7的开启压力,单向阀7关闭,蓄能器3内部储存的油液流出,以释放蓄能器内储存的能量,从而继续驱动液压马达4转动,以带动风扇5转动而向散热器6吹风,加速散热器6的散热,以对油液进行冷却降温。整个液压冷却系统利用液压系统的液压冲击和回油的压力能作为液压马达4的动力源,既减少了液压冲击带来的系统发热,降低能量损失,稳定系统,又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冷却,并且结构简单。在传统的冷却系统中,电机驱动的冷却系统的功率为660W,而齿轮泵和马达驱动的冷却系统的功率为825W,两者功率消耗都很大 。本技术的液压冷却系统由于利用了液压冲击带来的富余能量,其功率为-660W,节约了系统耗能。特别地,单向阀7采用背压较小的单向阀,通常小于O. 02MPa,使得油液能够进入蓄能器3内部。液压马达4采用小扭矩大转速的液压马达,例如转速为2500r/min 3000r/min、扭矩为O. 2N · M O. 4N · M的液压马达,以使得液压马达4能够相对平稳地运转。液压马达4与风扇5之间可以直接同轴连接,也可以通过减速器、联轴器等传动机构连接,以保证液压马达4可以更好地驱动风扇5转动。如图I所示,为了保证液压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优选地,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阻尼器8,该阻尼器8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I上,并且位于所述单向阀7的进油口和所述液压马达4的出油口之间。阻尼器8可以采用阻尼孔或者带有阻尼的过滤器等,以产生一定的背压,优选地,所述单向阀7的背压小于所述阻尼器8的背压。例如,阻尼器8的背压约为O. 2MPa,使得回油管路I的油液大部分通过单向阀7进入蓄能器3和液压马达4内部,以驱动液压马达4工作后流回油箱2,从而液压马达4能够利用回油的液压能作为动力源,最终使得风扇5工作进行冷却降温。如图I所示,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油温正常、稳定,优选地,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换向阀9,该换向阀9连接在所述阻尼器8的进油口和所述液压马达4的进油口之间。通常,液压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冷却系统,该液压冷却系统包括回油管路(1)和油箱(2),其特征在于,该液压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7)、蓄能器(3)、液压马达(4)、风扇(5)以及与所述风扇(5)对应的散热器(6),所述液压马达(4)和所述单向阀(7)旁接在所述回油管路(1)上,且所述液压马达(4)设置于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油箱(2)之间,以允许油液从所述回油管路(1)流到所述液压马达(4)内,所述蓄能器(3)连接在所述单向阀(7)和所述液压马达(4)之间,所述液压马达(4)与所述风扇(5)连接,以驱动所述风扇(5)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绪省梁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