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的过载保护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283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压力机领域内的一种压力机的过载保护油缸。包括缸体,缸体上端设有开口,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由下部的大径段和上部的小径段组成,活塞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相配合,活塞的小径段从缸体上端的开口露出缸体外,缸体底部设有一可与安全阀相连接的油口,缸体内腔底部封闭,缸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压环,压环套装在活塞的小径段外周,压环和缸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缸体内壁和压环之间依次设有弹性圈和导向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缸体内壁和压环之间依次设弹性圈和导向圈,导向圈起到的作用使压环能方便的上下移动,弹性圈的作用是当压环和导向圈发生磨损时,弹性圈的弹力作用使压环和导向圈始终能形成良好接触,其密封性能得到良好保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压カ机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涉及压カ机的过载保护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压カ机过载保护油缸,包括缸体,缸体上、下端均开ロ,缸体下端开ロ处螺纹连接有封盖,封盖与缸体之间设有下密封圈,缸体内腔中设有活塞,活塞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相配合,活塞上端的小径段从缸体上端的开ロ露出缸体外;缸体底部设有油ロ,该油ロ可与一安全阀相连接,活塞下端充满液压油,来自于活塞上部的压カ过大时,安全阀打开,油缸泄油,避免了压カ机模具及相应连接部件的损坏,但现有的过载保护油缸也具有其不足之处封盖与缸体之间螺纹连接且装有密封圈,造成了装配困难,需旋转装入密封圈,易造成密封圈损坏,在工作时,由于压盖和密封圈之间有间隙,易将密封圈挤入间隙内,使密封圈夹坏,造成漏油,且维修困难。 为此专利号为2007200421631的专利提供了ー种新的结构形式的保护油缸,其利用压环等部件的配合,提供了ー种具有拆装方便、密封性能较好的保护油缸,但在使用过程中,压环和对应缸体内壁之间还存在一定磨损,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能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カ机的过载保护油缸,使其密封性能进ー步提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缸体,缸体上端设有开ロ,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由下部的大径段和上部的小径段组成,活塞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相配合, 活塞的小径段从缸体上端的开ロ露出缸体外,缸体底部设有一可与安全阀相连接的油ロ,缸体内腔底部封闭,缸体上端的开ロ处设有压环,压环套装在活塞的小径段外周,压环和缸体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缸体内壁和压环之间依次设有弹性圈和导向圏。本技术在缸体内壁和压环之间依次设弹性圈和导向圈,导向圈起到的作用使压环能方便的上下移动,弾性圈的作用是当压环和导向圈发生磨损时,由于弹性圈的弹力作用,使压环和导向圈始终能形成良好的接触,使其密封性能得到良好保证。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压环,2活塞,3缸体内腔,4缸体,5油ロ、6为弹性圏、7为导向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为压力机的过载保护油缸,包括缸体4,缸体4上端设有开ロ,缸体4内设有活塞2,活塞2由下部的大径段和上部的小径段组成,活塞2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3相配合,活塞2的小径段从缸体4上端的开ロ露出缸体外,缸体4底部设有一可与安全阀相连接的油ロ 5,所述缸体内腔3底部封闭,缸体4上端的开ロ处设有压环1,压环I套装在活塞2的 小径段外周,压环I和缸体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缸体内壁和压环I之间依次设有弹性圈6和导向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力机的过载保护油缸,包括缸体,缸体上端设有开口,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由下部的大径段和上部的小径段组成,活塞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相配合,活塞的小径段从缸体上端的开口露出缸体外,缸体底部设有一可与安全阀相连接的油口,缸体内腔底部封闭,缸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压环,压环套装在活塞的小径段外周,压环和缸体之间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内壁和压环之间依次设有弹性圈和导向圈。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机的过载保护油缸,包括缸体,缸体上端设有开口,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由下部的大径段和上部的小径段组成,活塞的大径段与缸体内腔相配合,活塞的小径段从缸体上端的开口露出缸体外,缸体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