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180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包括呈同轴设置、并且分别用于夹持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的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以及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高效率分解减震器总成,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配件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将减震器总成的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相分解的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减震器总成通常包括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厂家生产减震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合格的减震器,因此,厂家通常需要将减震器的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以回收部分仍可使用的配件。目前,厂家通常是通过手工将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即通过人力将内管分总成从外管分总成中抽出,此种方法,效率低下,并且在分解过程中,容易造成配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并且不易损坏配件的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包括呈同轴设置、并且分别用于夹持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的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以及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驱 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时,驱动机构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至合适位置,使得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能够分别对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夹持,然后,驱动机构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远尚,使得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由于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是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所以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时,都是沿两者轴向移动,因此,在分解过程中,使得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外管分总成夹具以及内管分总成夹具的轴线呈平行设置,并且传动杆设置在内管分总成夹具相对外管分总成夹具另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沿其轴向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沿传动杆轴向方向移动,传动杆带动内管分总成夹具沿内管分总成夹具轴向移动,从而使内管分总成夹具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性,以致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杆侧部设置有与传动杆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立柱相配合的滑动座导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得内管分总成夹具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性,以致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呈桶装设置,其中部设置有凹腔,并且内管分总成夹具对应外管分总成夹具一端设置有连通凹腔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管分总成置于外管分总成外侧的一端通常外径稍大,因此,可以将内管分总成外径稍小处卡入缺口,并将内管分总成外径稍大端置于内管分总成夹具的凹腔中,变可使得内管分总成夹具对内管分总成置于外管分总成外侧的一端方便的进行夹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管分总成夹具包括固定件以及移动件,固定件与移动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持外管分总成的夹持头,所述移动件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固定件的驱动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分总成夹具对外管分总成进行夹持时,驱动单元先驱动移动件远离固定件,然后将外管分总成置于固定件与移动件之间,驱动单元再驱动移 动件靠近固定件,使得固定件与移动件上的夹持头对外管分总成进行夹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管分总成夹具设置有调节其轴向位置的调节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外管分总成夹具的轴向位置,使得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减震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螺杆、调节螺母以及底板,所述滑板与外管分总成夹具相对内管分总成夹具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外管分总成夹具以及内管分总成夹具的轴线呈平行设置,并且螺杆与滑板相对外管分总成夹具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置于滑板相对外管分总成夹具另一侧,所述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配合并置于滑板与底板之间,所述滑板设置有与立柱相配合的滑板导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螺母使得螺杆沿其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滑板以及外管分总成夹具移动,并且外管分总成夹具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性,以致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的外管分总成夹具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I至附图3,本技术公开的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包括呈同轴设置、并且分别用于夹持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的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以及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3。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将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水平方向放置,本实施例优选的,为竖直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时,驱动机构3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至合适位置,使得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能够分别对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夹持,然后,驱动机构3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远尚,使得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由于外管分总成夹具I与内管分总成夹具2是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所以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进行分解时,都是沿两者轴向移动,因此,在分解过程中,使得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2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与外管分总成夹具I以及内管分总成夹具2的轴线呈平行设置,并且传动杆4设置在内管分总成夹具2相对外管分总成夹具I另一端,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传动杆4沿其轴向方向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3驱动传动杆4沿传动杆4轴向方向移动,传动杆4带动内管分总成夹具2沿内管分总成夹具2轴向移动,从而使内管分总成夹具2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性,以致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优选的,驱动机构3设置为电机。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杆4侧部设置有与传动杆4平行设置的立柱5,所述传动杆4固定连接有滑动座6,滑动座6上设置有与立柱5相配合的滑动座导套7。如此 设置,进一步使得内管分总成夹具2的移动方向保持稳定性,以致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更易分解,并且不易损坏减震器的配件。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2呈桶装设置,其中部设置有凹腔201,并且内管分总成夹具2对应外管分总成夹具I 一端设置有连通凹腔201的缺口 202。如此设置,由于内管分总成置于外管分总成外侧的一端通常外径稍大,因此,可以将内管分总成外径稍小处卡入缺口 202,并将内管分总成外径稍大端置于内管分总成夹具的凹腔201中,变可使得内管分总成夹具2对内管分总成置于外管分总成外侧的一端方便的进行夹持。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所述外管分总成夹具I包括固定件101以及移动件102,固定件101与移动件10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持外管分总成的夹持头103,所述移动件102设置有驱动其靠近或远离固定件101的驱动单元104,本实施例驱动单元104优选为电机。如此设置,外管分总成夹具I对外管分总成进行夹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轴设置、并且分别用于夹持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的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以及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同轴设置、并且分别用于夹持减震器外管分总成与内管分总成的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以及驱动外管分总成夹具与内管分总成夹具在两者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外管分总成夹具以及内管分总成夹具的轴线呈平行设置,并且传动杆设置在内管分总成夹具相对外管分总成夹具另一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传动杆沿其轴向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侧部设置有与传动杆平行设置的立柱,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与立柱相配合的滑动座导套。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减震器总成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分总成夹具呈桶装设置,其中部设置有凹腔,并且内管分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里陈万成李才明张良成范海峰郑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戈尔德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