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洪煜专利>正文

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6216 阅读:4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包括塑料支架、弹仓和激发装置,激发装置包括扳机、左阻铁、右阻铁、左阻铁弹簧、右阻铁弹簧、左击锤和左击锤,左击锤和左击锤上端的前端设有均设有击锤击针,尾端均设有棘卡,尾端中心均设有销孔,通过转动销与支架转动连接;扳机的尾部的设有凸缘,凸缘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通过扳机转动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架采用塑料制成,降低了成本,也避免了其被改制的可能;增加的闭锁装置可防止弹仓在击发时弹起;扳机的凸缘采用台阶形式,避免同时击发双发;通过杠杆原理,大大降低了击发时所用的力,使用更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辅助器材,尤其是一种体育比赛中手持的起跑发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体育比赛中用的起跑发令器,多为转轮手枪形状,形似真枪。使用时,击发准确,动作连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起跑器很容易被稍微改造而制成发射实弹的武器。一旦使用,便会出现伤及人身安全的事故。专利号CN200620115570. 6“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一方案中,所涉及的工业塑料支架防改制双发发令器,包括支架、弹仓以及左、右扳机、左右击锤、转动销、转动销轴、弹仓连接销轴击锤复位弹簧、扳机复位弹簧,设在转动轴上的左右扳机尾部有突缘,卡住所述击锤的棘卡,使击锤定位,击发时,需要用力扣动扳机,使扳机突缘脱离击锤的棘 卡,使击锤快速击打现弹孔仓,也很容打双发;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同时双发和弹仓弹起,使用方便的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该发令器包括塑料支架、弹仓和激发装置,其中,所述激发装置包括扳机、左阻铁、右阻铁、左阻铁弹簧、右阻铁弹簧、左击锤和右击锤;所述扳机、左阻铁、右阻铁、左击锤和右击锤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左击锤和右击锤上端的前端设有均设有击锤击针,尾端均设有棘卡,尾端中心均设有销孔,通过转动销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扳机的尾部的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所述扳机通过扳机转动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左阻铁和右阻铁一面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缘对应的平面凸缘,另一面的一端均设有所述棘卡对应的楔形凸缘;所述左阻铁和右阻铁通过阻铁转动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左阻铁和右阻铁的下端分别设有左阻铁复位弹簧和右阻铁复位弹簧;所述左阻铁复位弹簧和右阻铁复位弹簧通过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固定在所述支架内。进一步,该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还包括用于防止弹仓弹开的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由锁体和锁柱组成,所述锁柱固定在所述弹仓的下端面上,所述锁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所述左击锤和左击锤上端后端的上端面均为齿形防止打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支架采用塑料制成,降低了成本,也避免了其被改制的可能;增加的闭锁装置可防止弹仓在击发时弹起;扳机的凸缘采用台阶形式,避免同时击发双发;通过杠杆原理,大大降低了击发时所用的力,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击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阻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塑料支架、2.弹仓、3.扳机、4.扳机转动轴、5.凸缘、6.左击锤、7.右击锤、8.击锤击针、9.棘卡、10导向杆、11.击锤复位弹簧、12.销孔、13.转动销、14.左阻铁、15.右阻铁、16.楔形凸缘、17.平面凸缘、18.上支撑柱、19.下支撑柱、20阻铁转动轴、21.左阻铁复位弹簧、22.右阻铁复位弹簧、23.锁体、24、锁柱、25齿型。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该发令器包括塑料支架I、弹仓2、激发装置和闭锁装置,闭锁装置由锁体23和锁柱24组成,锁柱23固定在弹仓2的下端面上,锁体24固定在支架I上;激发装置包括扳机3、左击锤6、右击锤7、左阻铁14、右阻铁15、左阻铁弹簧21和右阻铁弹黃22 ;扳机3、左击锤6、右击锤7、左阻铁14、右阻铁15、并列设置在支架I内;左击锤6和右击锤7上端的前端设有均设有击锤击针8,尾端均设有棘卡9,尾端中心均设有销孔12,通过转动销13与支架I转动连接;且在左击锤6和右击锤7与支架I之间设有击锤复位弹簧11,击锤复位弹簧11设置在导向杆10上,限定了击锤复位弹簧11两端作用点的位置,并防止击锤复位弹簧11承受压力过大导致扭曲变形;扳机3的尾部的设有凸缘5,所述凸缘5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扳机3通过扳机转动轴4与支架I转动连接;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 —面的一端设有与凸缘5对应的平面凸缘17,另一面的一端均设有棘卡9对应的楔形凸缘16 ;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通过阻铁转动轴20与支架I转动连接,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的下端分别设有左阻铁复位弹簧21和右阻铁复位弹簧22 ;左阻铁复位弹簧21和右阻铁复位弹簧22通过上支撑柱18和下支撑柱19固定在支架I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击发时,扳动扳机3,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的一面的一端设有平面凸缘17与扳机3的凸缘5接触,由于凸缘5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先带动设置在左阻铁14另一端楔形凸缘16向下运动,脱离左击锤6的棘卡9,左击锤6快速击打弹孔仓,击发一发;需要击发第二发时,继续扳动扳机3,凸缘5带动设置在右阻铁15另一端楔形凸缘16向下运动,脱离左击锤6的棘卡9,右击锤7快速击打弹孔仓击发另一发。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 ,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该发令器包括塑料支架(1)、弹仓(2)和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装置包括扳机(3)、左击锤(6)、右击锤(7)、左阻铁(14)、右阻铁(15)、左阻铁弹簧(21)和右阻铁弹簧(22);所述扳机(3)、左阻铁(14)、右阻铁(15)、左击锤(6)和右击锤(7)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架(1)内;所述左击锤(6)和右击锤(7)上端的前端均设有击锤击针(8),尾端均设有棘卡(9),尾端中心均设有销孔(12),通过转动轴(13)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扳机(3)的尾部的设有凸缘(25),所述凸缘(25)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所述扳机(3)通过扳机转动轴(4)与所述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的一面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凸缘(25)对应的平面凸缘(17),另一面的一端均设有所述棘卡(9)对应的楔形凸缘(16);所述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通过阻铁转动轴(20)与所述支(1)架转动连接,所述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的下端分别设有左阻铁复位弹簧(21)和右阻铁复位弹簧(22);所述左阻铁复位弹簧(21)和右阻铁复位弹簧(22)通过上支撑柱(18)和下支撑柱(19)固定在所述支架(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改制塑料支架双发发令器,该发令器包括塑料支架(I)、弹仓(2)和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装置包括扳机(3)、左击锤(6)、右击锤(7)、左阻铁(14)、右阻铁(15)、左阻铁弹黃(21)和右阻铁弹黃(22); 所述扳机(3)、左阻铁(14)、右阻铁(15)、左击锤(6)和右击锤(7)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架(I)内; 所述左击锤(6)和右击锤(7)上端的前端均设有击锤击针(8),尾端均设有棘卡(9),尾端中心均设有销孔(12),通过转动轴(13)与所述支架(I)转动连接; 所述扳机(3)的尾部的设有凸缘(25),所述凸缘(25)的上端面的左半面高于右半面5毫米,所述扳机(3)通过扳机转动轴(4)与所述支架(I)转动连接; 所述左阻铁(14)和右阻铁(15)的一面的一端均设有与所述凸缘(25)对应的平面凸缘(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洪煜
申请(专利权)人:解洪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