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包含机车的铁道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的电磁阀的动作次数减少。必要制动力取得部(12)对于包含机车的铁道车辆中的每个车辆或平车、取得所必要的必要制动力。电制动力检测部(11)检测铁道车辆的编组全体的电制动力。制动力调整部(13)在铁道车辆的1次减速或从行走至停止的动作期间,分配空气制动力,以便由1个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来弥补电制动力的变动。制动力指令部(14)将由制动力调整部(13)分配的值指令给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根据指令的值,控制车辆的空气制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用电制动器与空气制动器的鉄道车辆的。
技术介绍
在铁道车辆中,使用由摩擦力向车辆的各车轴赋予制动力的摩擦制动装置。摩擦制动装置通过将制动瓦(brake shoe)按压到装配在车轮或车轴上的盘或鼓而产生制动力。将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按压制动瓦的制动缸(brake cylinder)的制动装置称为空气制动装置。空气制动装置通过将控制用电磁阀励磁或消磁,向制动缸供给或排出空气。将由空气制动装置制动称为空气制动。 以电动机行走的铁道车辆中有机车与拖车。机车具备电动机,是自行的车辆。拖车不具备行走用的电动机,是由机车牵引或推进的车辆。机车具备利用驱动车辆的电动机的再生制动的电制动装置与空气制动装置。拖车一般具备空气制动装置。电气铁道中使用电制动器与空气制动器来进行混合控制。所谓混合控制是指组合电制动器与空气制动器来进行制动控制。在混合控制中,将电制动カ优先分配给机车必要的制动力。在包含机车与拖车的铁道车辆中,将超过机车的必要制动カ的电制动力的剩余量在全部拖车中负荷分配。在拖车中,从本车辆必要的制动カ中减去机车剩余量的电制动力的负荷分配量后的制动カ由空气制动器来供给(例如參照专利文献I)。将通过控制空气制动器而弥补电制动力的不足量称为空制补充控制。空制补充控制使用用于供给空气的电磁阀与用于排气空气的电磁阀,通过开/关这些电磁阀,产生必要的空气制动力,进行电制动カ的补充。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1-89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即便在鉄道车辆的编组存在多个机车与拖车的情况下的混合控制中,在电制动カ中存在剰余量的情况下,该剩余量也在全部拖车中负荷分配。相反,在全部机车的电制动カ比全部机车必要的制动カ小的(不足的)情况下,在拖车中由各自的空气制动器来供给本车辆必要的制动力,在机车中将电制动力的不足量负荷分配给机车的空气制动器。但是,现有鉄道车辆中使用的电制动装置不会固定产生指示的制动力,电制动力中存在变动。在上述负荷分配剩余量或不足量的方法中,为了弥补电制动カ的变动、将制动力維持在指令的值,每当电制动力中存在变动时,在全部拖车的空气制动装置或全部机车的空气制动装置中使供给电磁阀与排气电磁阀工作。其结果是,存在空气制动装置的电磁阀的动作次数增加、寿命变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空气制动装置的电磁阀的动作次数減少来使寿命提高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第I观点所涉及的制动控制装置中,由必要制动カ取得部对于包含搭载主电动机的机车的铁道车辆中的每个车辆或平车(台車)取得所必要的必要制动力,由电制动力检测部检测铁道车辆的编组全体的电制动力。制动カ调整部在鉄道车辆的I次減速或从行走至停止的动作期间,分配空气制动力,以便由I个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来弥补电制动カ的变动。控制部根据由制动カ调整部分配的值,对每个车辆或平车控制空气制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制动控制方法中,由必要制动カ取得步骤对于包含搭载主电动机的机车的铁道车辆中的每个车辆或平车取得所必要的必要制动力,由电制动力检测步骤检测鉄道车辆的编组全体的电制动力。在制动カ调整步骤中,在鉄道车辆的I次减速或从行走至停止的动作期间,分配空气制动力,以便由I个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来弥补电制动カ的变动。在控制步骤中,根据由制动カ调整步骤分配的值,对每个车辆或平车控制空气制动力。·专利技术的效果 依据本专利技术的鉄道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或制动控制方法,能使用于空气制动装置的制动控制的供给电磁阀及排气电磁阀的动作次数减少,所以能得到使寿命提高的。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制动控制装置适用于铁道车辆的构成例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制动控制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图3是示出铁道车辆的速度与电制动力和空气制动力的关系的图。图4是以柱状图来示出图3的B-B线的状态的图。图5是示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将电制动カ的剩余负荷分配给T车的概念的图。图6是示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将电制动カ的不足负荷分配给M车的概念的图。图7是说明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分配电制动力的剰余的方法的图。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分配电制动力的不足的方法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制动力分配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制动力分配的不同观点的动作的ー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制动力分配的动作的ー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动控制装置适用于铁道车辆的构成例的框图。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分配制动カ的顺序的变更例的图。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制动カ分配顺序变更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分配电制动力的剰余的方法的图。图16是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分配电制动力的不足的方法的图。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铁道车辆制动力分配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鉄道车辆制动控制装置的物理构成的例子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 图I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制动控制装置适用于铁道车辆的构成例的框图。制动控制装置10由控制装置I及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构成。控制装置I经由各车辆间的网络(未图示)与构成铁道车辆的各车辆的电制动装置3及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通信。在图I中,代表性地分别由I个框来示出电制动装置3及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电制动装置3配备在铁道车辆的机车(以下称为M车)中每个车辆或车辆的每个平车中。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配备在铁道车辆的M车及拖车(以下称为T车)中每个车辆或每个平车中。电制动装置3使用M车的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将铁道车辆的运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将转换后的电能返回给电カ供给侧(架线或蓄电池等),由此来制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电制动装置3,统ー控制M车的多个电动机或对多个电动机每个进行控制任ー个均可。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控制设在车辆的车轴的空气制动装置。空气制动装置利用由压缩空气驱动的制动缸将制动瓦按压到装配在车轮或车轴的盘或鼓,从而产生制动力。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通过对控制用电磁阀励磁或消磁,向制动缸供给或排出空气。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制动控制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具备制动控制单元(BCU)21、制动控制阀22a、22b、中继阀23a、23b、压カ传感器24a、24b、24c、24d、以及AS压カ传感器25。在图2中,粗实线示出压缩空气的路径。另外,虚线示出电信号的路径。图2的空气制动控制装置2控制2个车轴的制动缸。压缩空气从供给容器(未图示)经由制动控制阀22a、22b、中继阀23a、23b而供给至制动缸(未图示)。制动控制阀22a、22b由将空气供给至中继阀23a、23b的电磁阀、与将空气从中继阀23a、23b排出的电磁阀构成。这些电磁阀由制动控制单元21控制。在2个中继阀23a、23b中,分别在制动控制阀22a、22b侧连接压カ传感器24a、24b,在制动缸侧连接压カ传感器24c、24d,检测控制侧与向气缸的供给侧的压力。各压カ传感器24a、24b、24c、24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必要制动力取得部,对于包含搭载主电动机的机车的铁道车辆中的每个车辆或平车、取得所必要的必要制动力; 电制动力检测部,检测所述铁道车辆的编组全体的电制动力; 制动力调整部,在所述铁道车辆的I次减速或从行走至停止的动作期间,分配空气制动力,以便由I个所述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来弥补所述电制动力的变动;以及 控制部,根据由所述制动力调整部分配的值,对每个所述车辆或平车控制所述空气制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对于所述编组全体的必要制动力与所述电制动力的差量,分配所述空气制动力,以按确定顺序对每个所述车辆或平车依次满足所述必要制动力,直到无该差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在所述铁道车辆的每个车辆或平车必要的必要制动力以上、该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装置最大的制动力以下的范围中,将所述差量分配给所述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运算部,算出所述编组全体的电制动力与所述铁道车辆的机车必要的必要制动力之差,即剩余电制动力或不足电制动力,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 在存在所述剩余电制动力的情况下,按确定顺序分配该剩余电制动力,以满足被所述机车牵引的拖车或拖车的每个平车的必要制动力, 在存在所述不足电制动力的情况下,按确定顺序分配相当于该不足电制动力的空气制动力,以满足所述机车的每个车辆或平车的必要制动力。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在所述铁道车辆的至少I次减速或从行走至停止的动作期间,按固定顺序将所述电制动力或所述空气制动力分配给每个所述车辆或平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力调整部在确定时期变更将所述差量分配给所述铁道车辆的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的顺序。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I个所述车辆或平车的空气制动力的变动来弥补,以便所述铁道车辆的电制动力与空气制动力的合计与所述铁道车辆的必要制动力的合计相等。8.一种制动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山悦司,板野康晴,山田洋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