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8724 阅读:9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氨回收系统,包括液氨贮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膨胀机、中压膨胀机、低压膨胀机、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液氨贮槽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膨胀机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热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与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分离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分离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中压膨胀机的入口,中压膨胀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低压膨胀机的入口,低压膨胀机通过回流管依次连接到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氨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传统采用的液氨回收工艺和系统存在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且生产不易连续化,稳定化,精细化等缺点,所以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力差,随着世界资源的日益紧张,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视,国家也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减少能源消耗,保护资源。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液氨回收系统对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氨回收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合成系统所来液氨送入氨贮槽贮存,并控制压力和液位,再将液氨送至用氨设备(尿素、合成、精炼、氨冷器)。将氨槽弛放气经压力自调阀送至氨回收设备回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氨回收系统,包括液氨贮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膨胀机、中压膨胀机、低压膨胀机、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其中,液氨贮槽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膨胀机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与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分离器进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分离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中压膨胀机的入口,中压膨胀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低压膨胀机的入口,低压膨胀机通过回流管依次连接到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优选地,所述液氨贮槽与第一换热器的热流进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优选地,第一换热器的热流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的热流入口,第一分离器的驰放气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热流进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的液氨出口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优选地,第二换热器的热流出口与第二分离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分离器的驰放气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氨进口,第二分离器的液氨出口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第二换热器的液氨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中压膨胀机的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系统,克服了传统液氨回收工艺和系统存在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且生产不易连续化,稳定化,精细化等缺点,同时与传统的系统相比,该系统一方面实现了所有设备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能够严防各设备的泄漏,同时还实现了间歇生产连续化,连续生产稳定化,稳定生产精细化的要求,并且该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液氨回收系统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液氨回收系统,包括液氨贮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膨胀机、中压膨胀机、低压膨胀机、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其中,液氨贮槽与第一换热器的热流进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膨胀机出口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热 流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的热流入口,第一分离器的驰放气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热流进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的液氨出口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第二换热器的热流出口与第二分离器的热流入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分离器的驰放气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换热器的氨进口,第二分离器的液氨出口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第二换热器的液氨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中压膨胀机的入口,中压膨胀机的出口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低压膨胀机的入口,低压膨胀机通过回流管依次连接到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其工作过程为从液氨贮槽来的弛放气,进入第一换热器的热流进口与返流的液氨蒸发冷气和膨胀机出口的冷气换热后,温度降至-20°C左右,然后经第一分离器,分离出部分冷凝的液氨,液氨通过液位自调阀,减压后去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蒸发吸热后通过第一换热器氨出口。出第一换热器的弛放气进入第二换热器的热流进口与返流的膨胀机出口冷气、第二分离器出口冷气换热后,温度降至_40°C左右。然后进入第二分离器的进口,出第二分离器的弛放气尾气,进入第二换热器的氨进口,冷却来流弛放气后、液氨出口管后,进入中压膨胀机,出中压膨胀机弛放气,经过中间缓冲管后,进入低压膨胀机,弛放气压力降至O. 15MPa,温度降至_70°C左右,出低压膨胀机的弛放气尾气,先通过第二换热器的冷流进口,冷流出口,然后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的冷流进口,冷流出口,然后吹风气燃烧炉岗位。第二分离器分离出的液氨通过液位调节阀排入第一换热器的氨进口。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其目的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氨回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液氨贮槽、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膨胀机、中压膨胀机、低压膨胀机、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其中,液氨贮槽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膨胀机与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与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一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分离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分离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分离器通过液位自调阀密闭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中压膨胀机的入ロ,中压膨胀机的出ロ通过管道密闭连接低压膨胀机的入ロ,低压膨胀机通过回流管依次连接到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华熊立朱洪波冉琳邓国营张书培时兴亚尹学文陶建彬张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