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398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引导支座,以用于支撑相互平行的第一铰链轴和第二铰链轴;第一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第二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相互啮合;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齿轮凸轮;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凸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固定应用在具有两个铰链轴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的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的便携式终端是指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智能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信息终端。这种便携式终端从外观上可以区分为直板型、翻盖型以及滑动型,且最近还推出一种能够佩戴于人身上的便携式终端。属于佩戴于人身上的一类的便携式终端例如有眼镜型、手镯型等。上述举例的各种类型的便携式终端之中,翻盖型的便携式终端必然具备两个壳体,同时具备可旋转地连接两个壳体的铰链装置。这种铰链装置可包括一个铰链轴,也可以 包括两个铰链轴。即,便携式终端可采用单轴铰链装置或双轴铰链装置。通常,应用于翻盖型便携式终端的铰链装置必然包括凸轮机构(驱动凸轮和从动凸轮)、弹性部件,由此给旋转的壳体提供预定的旋转角度,并且能够使得壳体的旋转以半自动的方式进行,从而给用户提供一定的方便。这主要依赖于构成凸轮机构的驱动凸轮和从动凸轮。上述提及的给用户提供的一定的方便是指在便携式终端的旋转壳体关闭的状态下,需要提供维持关闭状态的力,在旋转壳体旋转预定的第一角度下,需要提供使壳体继续旋转的力,而在壳体旋转至第二角度时,需要提供停止力,以维持壳体被打开的状态。便携式终端所采用的双轴铰链装置有韩国公开专利技术专利第2011-34189号、韩国公开专利技术专利第2007-7942号、美国公开专利技术专利2007-54710号所公开的装置。以下,参照附图对于现有的具有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现有的双轴铰链装置70包括第一、第二铰链部,由此具备两个平行的第一、第二铰链中心轴Al、A2。在所述第一、第二铰链部的一侧安装有引导轴套71,另一侧安装有柔性电路引导部72。所述第一、第二铰链部分别包括齿轮凸轮73、76,从动凸轮74、77,弹性体75、78。在旋转壳体旋转时,各个所述齿轮凸轮73、76分别旋转,各个所述从动凸轮74、77与所述齿轮凸轮73、76进行凸轮运动,由此沿着第一、第二铰链轴进行线性往复运动。符号Fl和F2分别表示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固定在第一铰链轴SI上,在旋转壳体旋转时一起旋转。为此,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插入到在所述第一铰链轴SI中的以内嵌注塑方式形成的第一固定部件80。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80的外表面上具备朝第一铰链中心轴方向延伸的固定凸起81,在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的内表面上具备用于插入固定凸起81的固定槽(未图示)。据此,当将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压入所述第一固定部件80时,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80,由此随着所述第一旋转轴SI的旋转一起进行旋转运动。由于所述固定凸起81和固定槽(未图示)朝铰链轴方向延伸,因此在进行以所述铰链中心轴为中心的旋转动作时,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同时旋转。所述第二齿轮凸轮76中也采用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73相同的固定结构。如图4、5所示,各个所述第一、第二齿轮凸轮73、76相互啮合旋转时,各个所述第一、第二齿轮凸轮73、76中形成有齿轮齿的部分相互啮合而旋转。但是,现有的双轴铰链装置70中,固定部件以内嵌注塑的方式形成于铰链轴上,对于容易发生掉落的便携式终端来说,掉落时双轴铰链装置容易受到冲击,该冲击会传递到以内嵌注塑方式形成固定部件的铰链轴,导致齿轮凸轮等容易发生变形或破损。尤其,这种现象对于旋转壳体的倾斜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现有的双轴铰链装置由于没有配备专门的止动装置,因此当发生过度的旋转动作时,对所述固定部件和齿轮凸轮之间的结合结构造成不良影响,更严重时会导致固定部件和齿轮凸轮的破损。 因此,对于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来说,迫切需要提高固定部件和齿轮凸轮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中,赋予齿轮凸轮的安装结构以刚性,由此提供更加坚固的便携式终端的齿轮凸轮安-Μ. ο而且,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凸轮安装装置,该装置将多个止动部件设置在适当的部位,通过多个止动部件之间的相互连动,防止过度的旋转动作,从而可预防因发生过度的旋转引起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破损。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引导支座,以用于支撑相互平行的第一铰链轴和第二铰链轴;第一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第二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相互啮合;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齿轮凸轮;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凸轮。而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引导支座的第一止动部件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凸轮上的第二止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凸轮上的第三止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及第二齿轮凸轮面对面的所述轴引导支座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铰链轴和第二铰链轴之间,朝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和第二齿轮凸轮凸出。其中,所述第二止动部件和所述第三止动部件分别在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和第二齿轮凸轮的一面以预定的厚度朝所述轴引导支座凸出。其中,所述第二止动部件和所述第三止动部件形成半圆筒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布置成相互对称,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铰链轴,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销,插入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以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固定在所述第一铰链轴。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包括沿第一铰链轴的辐射方向凸出的第一固定凸起及第二固定凸起,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凸轮分别具备用于使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及所述第二固定凸起插入的固定槽。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铰链轴,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键,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开口,另一部分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凸出;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上,用于使所述第一固定键的凸出的部分插入。而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铰链轴,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沿着与所述第一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销,插入于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以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固定在所述第一铰链轴;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三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二铰链轴,沿着与所述第二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键,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开口,另一部分沿着与所述第二铰链轴垂直的方向凸出;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凸轮上,用于使所述第一固定键的凸出的部分插入。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中,能够使齿轮凸轮和铰链轴之间的结合结构更加牢固,可以改善发生掉落时的倾斜功能,且能够延长产品的寿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I为表示现有的双轴铰链装置的外观的平面图;图2为表示现有的双轴铰链装置的结构的平面图,是表示去除铰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13 KR 10-2011-00696561.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双轴铰链装置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引导支座,以用于支撑相互平行的第一铰链轴和第二铰链轴; 第一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 第二齿轮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相互啮合; 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齿轮凸轮; 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铰链轴,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凸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引导支座的第一止动部件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凸轮上的第二止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凸轮上的第三止动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部件设置在 与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及第二齿轮凸轮面对面的所述轴引导支座的一面,且位于所述第一铰链轴和第二铰链轴之间,朝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和第二齿轮凸轮凸出。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部件和所述第三止动部件分别在所述第一齿轮凸轮和第二齿轮凸轮的一面以预定的厚度朝所述轴引导支座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动部件和所述第三止动部件形成半圆筒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结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凸轮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布置成相互对称,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 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成浩朴智勋白建祐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