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029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该夹持结构包括:承载本体,具相互组固的底壳体及顶壳体,该底壳体内部设有定位抵道,该定位抵道的一侧是设有阻隔抵板;夹持装置,是包括二金属夹持杆体,该金属夹持杆体具有一体连结的插结杆、端结杆、弯折杆及夹持杆,该插结杆是插结于该底壳体内,该插结杆包括相连结的垂直段及该垂直段弯折后的外延段,该外延段的末端是呈抵止部,该抵止部是置于该定位抵道处,且该抵止部受力而抵顶于该阻隔抵板;借此起到能使夹持装置的构成结合是以垂直方式伸入固结于承载本体内,并利用承载本体内的阻隔抵板反作用力设计,从而起到结构稳固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极佳考虑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ー种车载免持装置,尤指ー种能便利免持装置的挂夹定位使用,且具有极佳的稳固结构及质感效果的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随身通话设备,为顾及行车的安全,通常在开车时会将手机置放于ー车载免持装置上,再将该车载免持装置挂夹于车内适当位置,如此,当有电话进入时不必手持手机,能够通过车载免持装置进行播音或将声讯传输至耳机以进行通话。现有车载免持装置结构如图I所示,该免持装置90包括有ー承载本体91及挂夹92,该承载本体91是用以置放手机;该挂夹92是呈ー弯曲状杆体,该挂夹92是包括有相连结的一固结杆921、弯折杆922及夹持杆923,该固结杆921是固结该承载本体91的背面(外侧)911上,而该夹持杆923是能够适当拉引扩张,用以夹持车内器物使定位该免持装置90。 前述该现有免持装置90虽能借由其挂夹92以将该免持装置90夹挂于车内器物,然,其仍有若干缺失存在。例如,该夹持杆923在进行拉引扩张时,其应カ将首先施于该弯折杆922,继而作用于该固结杆921,故在长时间使用后,该固结杆921极易与该承载本体91的背面911分离脱落,造成其夹持功能的失效,显非理想的设计。再者,该固结杆921由于固结于该承载本体91的背面911上,同时也将造成免持装置90产品不甚美观,即质感较差,亦有一并加以改良的必要。因此,如何兼顾稳固性、夹持便利性及产质量感情况下,进而改善现有免持装置其夹持构成该等缺失问题,诚为业界应再努力解决、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借由该夹持结构的设计,从而起到结构稳固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极佳考虑设计者。本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该夹持结构包括ー承载本体,具有相互组固的底壳体及顶壳体,该底壳体内部设有定位抵道,该定位抵道的一侧设有阻隔抵板;一夹持装置,包括ニ金属夹持杆体,该金属夹持杆体具有一体连结的一插结杆、端结杆、弯折杆及夹持杆,该插结杆是插结于该底壳体内,该插结杆包括相连结的垂直段及该垂直段弯折后的外延段,该外延段的末端是呈ー抵止部,该抵止部是置于该定位抵道处,且受カ而抵顶于该阻隔抵板。综上所述,借由本技术能使夹持装置的构成结合是以垂直方式伸入固结于承载本体内,并利用承载本体内的阻隔抵板反作用カ设计,从而起到结构稳固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极佳考虑设计。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车载免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壳体上视示意图。图3A为图3沿3A-3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B为图3沿3B-3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C为图3沿3C-3C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抵止部倾斜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參阅图2至图4,本技术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包括承载本体10及夹持装置30,该承载本体10是包括相互组固的底壳体11及顶壳体12,该底壳体11内部近端边部位的中央区域是设有定位槽13,该定位槽13是呈长形槽体,该底壳体11内部于该定位槽13的外侧是设有角板14,即该角板14是位于该底壳体11内部的端角部位,该角板14的对应侧是设有阻隔抵板15,且该角板14与阻隔抵板15间是形成有定位抵道16。再者,该定位槽13处设置罩盖17,该罩盖17两端是设有一外插凹ロ 171及内延凹ロ 172,该外插凹ロ 171与内延凹ロ 172间是形成有一定位走道173。另该底壳体11上是设有数个定位孔 柱111,用与该顶壳体12相固接。该夹持装置30是包括ニ呈曲状构成的金属夹持杆体,该金属夹持杆体包括一体成形连结的一插结杆31、端结杆32、弯折杆33及夹持杆34,该插结杆31是插结于该底壳体11,该插结杆31是包括有相连结的垂直段311及该垂直段311弯折后的外延段312,该外延段312的末端是呈ー倾斜的抵止部313,该抵止部313与该外延段312具有ー倾斜角度设置,在适当的实施方式中,该倾斜角度约为18.36° (图5所示);另该端结杆32是与该插结杆31的垂直段311呈垂直。本技术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组合时,是将该夹持装置30的ニ金属夹持杆体的插结杆31分别插入该底壳体11的定位槽13两端,并使该抵止部313置于该底壳体11的定位抵道16处,即该抵止部313是抵置于该角板14与阻隔抵板15间(图4所示);继将该罩盖17组固于该定位槽13,并借该罩盖17两端的外插凹ロ 171容设该端结杆32,而该罩盖17的定位走道173则容设该插结杆31的垂直段311,并使该插结杆31的外延段312从该内延凹ロ 172延伸出,而该抵止部313则定位于该定位抵道16处,且该抵止部313是能够受カ而抵顶于该阻隔抵板15,如此即完成该夹持装置30的组固操作。本技术车载免持装置的夹持结构,其夹持装置30的插结杆31固结于该承载本体10内侧,及使该金属夹持杆体的端结杆32垂直于该底壳体11的设计,使当夹持装置30组入底壳体11(罩盖17)内时会形成自然单向卡入而无法取出的状态,得以实现稳固的夹持构成及较佳的夹持设计质感。请ー并參阅图6,用以说明本技术的夹持操作状态,使用时对该夹持装置30的夹持杆34施予ー拉引撑开的作用力F1,当作用力Fl达至作用力F2吋,该阻隔抵板15将产生一反作用力R21、R22,用以防止该夹持装置30脱离承载本体10。而当施カ大于作用力F2时,该夹持装置30的端结杆32处会产生弯折,进而起到夹持对象的目的。借由上述本技术的夹持装置30的构成结合是以垂直方式伸入固结于承载本体10内,并利用承载本体10内的阻隔抵板15反作用カ设计,从而起到结构稳固性及产质量感的整体极佳考虑设计。 综上所述,本技术能确实为一相当优异的创思,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但是上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依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所延伸的变化,均应包含于以下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免持装置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承载本体,具有相互组固的底壳体及顶壳体,该底壳体内部是设有定位抵道,该定位抵道的一侧是设有阻隔抵板; ー夹持装置,是包括ニ金属夹持杆体,该金属夹持杆体包括一体连结的插结杆、端结杆、弯折杆及夹持杆,该插结杆是插结于该底壳体内,该插结杆是包括相连结的垂直段及该垂直段弯折后的外延段,该外延段的末端是呈抵止部,该抵止部是置于该定位抵道处,且该抵止部受カ而抵顶于该阻隔抵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车载免持装置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体内部近端边部位的中央区域是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是呈长形槽体。3.如权利要求I所述车载免持装置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壳体内部端角部位·是设有角板,该角板与该阻隔抵板是用以形成该定位抵道。4.如权利要求2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益平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